讨论校长要不要上课不算是什么新鲜事。据笔者观察,现在能真正上课的校长已经不多了。何谓真正上课?就是和其他任课老师一样履行上课职能,承担上课责任。直接不上课的校长不在少数,估计将来能进教室上课的校长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校长不再上课或不能再上课,会在全国成为现象级的现实呢?是什么原因让校长连进教室上课,都变得如此“艰难”与“稀罕”?
讨论校长为什么不上课或者为什么上不了课之前,至少要讲清楚校长为什么要上课和校长上课需要什么条件支持。
一
校长为什么要上课?关于这个问题,可能不需要做什么思考,大家就有“张口就来”的诸多答案。比如,校长是教师,教师上课天经地义;校长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学、对学生、对课堂应该有所参与,方能了解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学校是教育专门机构,作为学校负责人的校长应该是专业的,而体现专业性的方法,大多数人认为就是上课(虽然笔者并不赞成这种观点);校长是岗位,不像教师是职业,校长岗位是可以变化的,而教师是校长的终身职业;等等。
对于校长要不要上课,其实有两个半观点。一个观点是校长要上课,其理由见本文上述段落。另一个观点是校长不需要上课,理由就是校长既是岗位,也是职业,是一门具有专业技术的职业(虽然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官方明确的认证,但也未否定)。校长的职责是管理学校,他们的专业是学校管理,上课不应是校长岗位和职责的范畴。还有半个观点,这半个观点是从工作量与职务来辨析校长该不该上课,一般以学校规模大小与校长职级高低来决定。校长职级分两种,一种是行政级别,如科级、处级、副厅级(还未听说过基础教育学校有正厅级的校长);另一种是校长等级,如一类、二类或A级、B级等。
如果持校长应该上课的观点,那么关于校长上课需要什么条件就有讨论的价值。如果持校长不需要上课的观点,那么关于校长上课需要什么条件的讨论就没有意义。但有必要继续研究与讨论校长是岗位还是职业,或是“岗位+职业”。这样便于对校长职责的价值、定位和专业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这类研究对校长、对学校,乃至于对我国基础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持以学校规模与校长职级来决定校长是否上课的观点,那么也要研讨标准与规范,以便在实践中有依据可以参考。
二
校长上课需要什么条件,这好像是现在争论校长要不要上课的重要问题。
先把校长上课需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转化为校长上课需不需要条件。笔者认为,校长上课是需要条件支持的,否则,校长无论从精力、时间上都难以承担上课的责任。当然,这个条件不是指与教师上课所需要的条件一样,如校长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而是指校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客观问题。
那么,校长上课需要哪些条件呢?
首先,需要机制条件。校长上课需要机制条件支持,好多地方对校长是否上课是有“机制”的,但这些机制都是对校长上课提出要求,并没有为校长上课提供支持。如对校长要不要上课、上什么类别的课、周课时多少等方面做了要求,也形成了制度。然而这些要求与制度,只解决了这些问题:校长要上课,上什么课和多少节课。这些要求与制度是建立在校长没有上课或校长本身不想上课“假设”之上的规定,并没有真正解决校长要上课的客观问题。
校长不上课有校长自身的主观原因,就是校长不愿意上课。但这只是校长不上课的诸多原因之一,甚至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客观现实不支持校长上课,或者说没法让校长上课,因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支持校长上课的“机制”。如:校长上课期间,可以不参加除特重大事件以外的会议;校长上课时,可以不参加除特重大事件以外的接待,包括来校检查、视察、调研、参观等活动;校长上课时,可以不及时接听电话;校长要有备课、参加教科研、批改作业、监考、阅卷、与学生交流、适当参加学生活动的时间等方面的支持。
如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出台这些支持校长上课的机制,却要求校长上课,这种要求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或者“逼着校长造假”。与其这样,不如说清楚,校长是可以不上课的,或者对校长上课不做要求。
其次,需要评价条件。评价为什么重要?因为你干对了还是干错了,干得好还是干得差,都是基于评价。校长上不上课,也是基于评价。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让校长上课,在对学校工作整体考核评价中,加上了校长是否上课、上了多少节课、上了什么学科的课、该学科与校长所学专业学科是否一致等内容,这就是评价。教育主管部门希望用评价促使校长上课:校长像普通老师一样上课,上多少节课、上什么课才算是合格或优秀校长。
笔者认为,这类评价指向,是对校长上不上课问题进行“升维”,“升维”到了学校办得好与不好的整体考核评价中去。这是值得商榷的。校长是否上课应该基于校长本身而言,不应该上升到学校层面。如果这样,校长上不上课就不是校长个人的问题,而是学校治理与发展方面的问题。如果把校长上不上课上升到学校办学层面,那校长上不上课不应该停留在校长个人层面。这就涉及区域教育治理、评价考核、学校生师比、岗位配置、学校资源、经费预算、校舍安全等相关管理与评价问题。
如果校长需要上课,那需要明确对校长课堂教学如何管理、校长日常教学常规如何检查、校长如何参加校本教科研、校长如何完成教师层面的工作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践中经常产生,虽然也得以化解,但通常用一些“非规范制度化”的方式解决,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如果没有出台科学有效的解决校长是否上课的系统方案,校长上课或不上课都是“伪命题”。而在校长上课的系统方案中,评价是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支持。
最后,需要生态条件。校长是否上课、校长如何上课、校长上什么课与校长上多少课等问题,需要地方与学校的教育生态支持。
关于校长上课的思考,简单地看是校长个人的问题,实则彰显和影响区域与学校教育的生态构建。
从校长上课这个问题,可以看到区域教育生态的端倪。如:若一个区域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以文件、以要求、以明察暗访、以考核评价管理来要求校长上课,不断强调校长上课,并把这个问题作为区域教育治理的“重要事情”来抓,那么,这个区域的教育生态应该好不到哪里去。
理由有三。第一,这个区域教育管理是低层次循环、粗糙而缺乏专业性的,可能连教育教学常规的规范性制度都不健全,也很难落地。这个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的策略,还是“生产队式”的方法,以肉眼所见、以声音所及、以情绪所感、以手脚所到的方式进行管理,而非以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具有的基础认知与能力。第二,这个区域的校长,如果连自己上不上课,都需要区域教育主管部门想尽办法确定,甚至让校长与教育主管部门玩“猫抓老鼠”的游戏,那么可想而知,校长岗位定位与责任在哪里?校长专业需求与发展在哪里?这样,如何放心把学校发展,以及“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等教育目标交给这样的校长?由此可见,这个区域的校长队伍建设会是怎样的状态,而从这种状态中也可以看出区域教育生态存在一定问题。第三,这个区域更多的人只关注校长上不上课,这只能说明两点,一是区域教育整体发展出了问题,教育管理不得法,而以校长上不上课做“挡箭牌”,忽视了区域教育更核心、更客观、更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区域教育及教育队伍出现了问题,大家都以谁少做事、谁做轻松的事、谁让别人多做事、谁不做事为荣,认为这些是体现自身能力与本领的“参照标准”。区域出现教育管理人员工作任务轻、普通教师工作任务重的现象,也进一步说明该区域的教育生态不佳。
校长要不要上课,上什么课,上多少课,看似是一个普通的问题,实则是教育理解、教育治理与教育生态的综合问题,绝不是简单“拍拍脑袋”的“上”与“不上”以及“上多少”的问题。
(作者系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