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水果,有一种水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那就是“弯弯藤上结掌叶,圆圆明珠叶上结”的葡萄,据说它还是水果中的“老资格”呢!
在有650多万年历史的地层中,古生物学家发现了葡萄叶和种子的化石,证明从那时起葡萄就已经存在了。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它们的南岸。那里和丝路上的忘忧果——石榴的老家很近。
那“葡萄”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至今还有不少争论。《诗经》中说:“绵绵葛藟(lěi)。”葛藟指的就是当时的野生葡萄。汉朝时,人类选育出的优质葡萄传入了中原地区。在我国的史书中,“葡萄”二字最早见于西汉的《上林赋》和《史记》中,两处都写作“蒲陶”,后来才有了“蒲桃”“葡萄”的写法。“葡萄”这个词,据说是波斯语的音译。
大家都知道,用葡萄可以酿出甘甜醇美的葡萄酒,而关于葡萄酒的第一份书面记载,是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当时,葡萄酒十分珍贵,只在祭祀的时候供埃及法老和贵族享用。
到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在希腊,HKNsA3sSyy8kRgU3olb3rg==葡萄酒终于进入了百姓的生活中,成为古希腊人最喜欢喝的饮品。当时,人们无论喝多么高级的葡萄酒,一定都要掺上水,还会掺上香料、蜂蜜。到了炎热的夏天,聪明的古希腊人还会将葡萄酒放入井水中,制成“冰镇葡萄酒”。
在中国古代,葡萄酒也是稀罕物,从东汉到盛唐,葡萄酒都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我们的古籍中第一次明确记载用西域方法酿造葡萄酒是在唐太宗年间,《册府元龟》中记载,唐朝攻破高昌国后,得到了酿酒技术,收集了马乳葡萄,唐太宗改良技术后酿出了芳香的葡萄酒,把酒赐给大臣们品尝。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酒自然也要配好杯子。在距今2000多年的古老壁画与浮雕中,我们看到古希腊人用双耳瓶盛装葡萄酒来供奉他们的酒神,双耳瓶的容量很大,差不多是现代标准葡萄酒瓶的4倍。
公元5世纪,古罗马人制造了一种高脚的、杯身较浅的阔碗形大酒杯。而我们现在使用的葡萄酒杯,据说源自15世纪的一种有杯身、杯梗和杯底的高脚杯。
在中国,酒杯不仅盛酒,也表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渴望。《凉州词》中说:“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成了“葡萄美酒”的“官方搭档”。
早在2000年前,甘肃酒泉就出产了由墨玉或翠玉打造的高级夜光杯。这种杯子的杯身是墨绿色的,杯薄如纸,光亮似镜,在月光之下,杯中的酒液光彩奇异。
到了距今600多年的明朝成化年间,葡萄花纹的瓷器风靡一时。葡萄多籽,工匠们就在葡萄纹旁边写上“福寿葡萄”四个字,有“多福、多寿、多子”的寓意。
又到金秋时分,一颗颗晶莹透亮、味美多汁的葡萄正在向我们招手,还不快去尝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