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自然的“中国布”

2024-11-02 00:00覃奕
奇妙博物馆 2024年10期

中国有个成语叫男耕女织,这个成语一听就和古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人们穿的衣服大多是由女性织布做成的。织布,那自然就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纺织工具和技术了,其实,织布还离不开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以及昆虫,这听上去是不是很神奇?让我们听一位织女讲讲其中的故事吧。

清末民初粉彩耕织图鹿头尊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夏布制夏衣

我是一个会织布、做衣服的织女,说起布料来我可是很在行。

看,远处那片绿油油的像草一样的植物叫“苎(zhù)麻”,苎麻可以用来做衣、制鞋、造纸,还可以用来编麻绳和麻袋。用苎麻纤维制成的麻布,质地轻盈、挺括、透气,而且吸水快干,容易散热。夏日炎炎,穿上我织的麻布衣服,身上就会清凉干爽很多。由于麻布常用来制作夏季衣服,因此也被称为“夏布”。麻布做的衣服颜色朴素,还不容易发霉和虫蛀。

宋麻袋残片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虽然麻有很多优点,但是麻布的制作过程很麻烦,要经过浸麻、剥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浆、纺织等十多道工序,不过它价格便宜,对穷人还是很“友好”的。要知道,古时能被称为布的,主要是麻类织物。麻布也是平民百姓日常能穿得起的布料,所以平民百姓也被称为“布衣”。

“抽丝剥茧”与“锦上添花”

我家有一间蚕室,圆圆的蚕匾上铺满了绿莹莹的桑叶,轻啃着桑叶的白胖小虫就是我养的蚕宝宝。它们吐出的蚕丝是丝绸的原料。

养蚕需要像照顾婴儿一样费心思。比如,我要根据蚕宝宝的生长阶段调整喂桑叶的次数和室内温度,还要及时清理它们的粪便、换蚕匾。蚕宝宝长大结茧后,我要及时收起蚕茧,然后煮茧缫丝,也就是所谓的“抽丝剥茧”。缫丝完成后,我还要进行络丝、染色,才能开始纺织。好在,最后的收获,完全对得起我耗费的心力。

看一看,摸一摸,丝绸真的是光滑细腻,冬暖夏凉,比麻布强多了。要是再加上刺绣、提花等技艺,做出来的丝绸更是华丽绚烂、光彩夺目。“锦上添花”说的就是在华美的锦缎上绣上花。

清真丝织锦蟒袍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如此珍贵的丝织品在国际上也大受欢迎,中国因此被称为“丝绸之国”。可惜,我生活的时代生产力水平有点儿低,这样费时费力制作出的丝织品十分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

温暖的“花”

世上有一种能让人感到温暖的“花”,“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你猜到是什么了吗?答案就是棉花!

其实,棉花并不是真正的“花”,它指的是棉的花朵凋谢后,果实棉桃里保护种子的絮状纤维。和丝、麻相比,棉花的优点很突出,它比丝绸便宜,又比麻布保暖。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等地。它被引进中国后,在海南岛、西南和西北等地区落地生根。宋元时期,棉花已成为人们主要的纺织原料。而那时的棉纺工艺和工具也经过了好多轮升级。织女们最感谢的是元朝一位叫黄道婆的棉纺织专家。

在流落并居住在海南崖州(今三亚)的时候,黄道婆向当地的黎族妇女学习棉花纺织,再把这种技术与江南原有的丝麻织造技术融合,总结出了一套先进的、全新的棉纺织技术,回到家乡松江府(今上海市)后,她还改造了弹弓、纺车等纺织工具,进一步提升了棉纺的效率和质量。

当然啦,想要人人都有棉衣穿,只有先进的技术还不够,还得提高棉花的产量。进入20世纪,我国成功培育了“鲁棉1号”等新品种,大大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清朝《棉花图》石刻拓本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棉花图》又称《御题棉花图》,是一套记录从植棉到织染成布全过程的图谱。全图共16幅。

说了这么多,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麻、丝还是棉的利用,都离不开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和认识。我们的祖先把苎麻、桑蚕、棉花从野外带回家里种植、培育,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这些朴素的原料“摇身一变”,成为各有特色的布料和衣服,陪我们度过春夏秋冬。我们的祖先从大自然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