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喔——
嘹亮的公鸡啼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农家院子一派六畜兴旺的景象。反正也睡不着了,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这些劳苦功高的动物朋友吧!
在农村,公鸡打鸣儿就是农民起床劳作的信号。鸡的叫声催人早起,鸡肉、鸡蛋还富含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这样的小动物谁不喜欢呢?
在神话传说中,鸡是凤凰的后代,被驯化前的原鸡喜欢在高处栖息,人们就在高处给鸡搭窝,之后逐渐将它们“引”入地上的笼舍。最晚到汉朝时,就已经有了人工养虫喂鸡的方法,鸡开始快速长胖,产蛋量也变多了。
母鸡下蛋孵化小鸡,会受到季节和场地的影响,逐渐掌握规律的人就学着人工孵蛋。宋朝时,古人已经会利用牛粪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人工孵蛋了,后来又发明了稻糠孵、炕孵、火孵等多种技术。我爸爸在这方面就很有经验,他会利用光照观察蛋壳里的变化,从而控制孵化温度,让鸡顺利孵出小鸡。
二十一世纪的养鸡场里,智能孵化器、自动翻蛋机、声音监测系统、LED光照调节设备……这些高科技工具让小鸡的诞生越来越顺利。
我家贪吃的小猪们一个个圆滚滚的,看上去憨态可掬,但实际上,它们的祖先竟是长嘴獠牙、身长体壮的凶猛野猪。听说,最晚在8000年以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捕获并圈养驯化野猪了,后来它们逐渐变成了性格温驯的“小胖”。
猪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肉食来源,为它们建造住所可不能马虎。汉朝时人们把厕所建在猪圈上,肥料足,猪自然长得好!这样的建筑还能有效利用空间,减少污染,一举多得。
“家”字的上半部分表示房子,下半部分“豕”指的就是猪。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有了房子和猪,才算是有了真正的家。
听爸爸说,中国的猪为世界猪种的改良贡献了很大力量。比如,英国在18世纪时引进广东猪种改良英国当地猪,育成了约克夏猪(大白猪)等。19世纪初,美国引进广东猪种,育成了切斯特白猪等。现在,我国的荣昌猪、金华猪等知名猪种仍是国际公认的宝贵猪种资源。
哞——我家干活儿最卖力的老牛过来了。老牛耕地、拉车、负重都是好手。
在家畜中,牛的力气非常大,而人类让牛听话的秘诀就是给它穿了鼻环,环上连着绳索。中国的牛鼻穿环技术最晚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牛是农家种田的好帮手,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禁止私自宰杀耕牛,必须精心饲养它们。拿我家的牛来说,它的饲料要精细、洁净,牛栏要勤打扫,还要注意让它们防寒防暑防疲劳。现代化养殖场里,牛也过着“高科技”的生活,甚至连挤奶工作也都是自动化的。
我家养鱼最“神秘”,不在水缸里,也不在池塘里,而是在稻田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稻田能为鱼提供食物的来源和休息场所,鱼吃掉杂草和害虫的同时,搅动水和泥土,有利于水稻生长,而鱼的粪便又可以做肥料……水稻和鱼这是在互相帮助呢。
我在书上看到过,2005年6月,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大约在商朝时,人们就学会了把搜集到的天然鱼卵和鱼苗放到池塘中饲养。从唐朝开始,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逐渐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由于食性和栖息的水层不同,这四种鱼还能在同一个池塘里混养呢。随着养鱼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已经开始探索在海里建立养鱼基地了。
听完我的介绍,想必大家更加明白,这些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学习科学喂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年年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