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诗,写出了农民耕种的辛苦。那你知道他们是如何耕种的吗?和现代人相比,古代农民耕种都有哪些窍门呢?来听一位古代“种田能手”给大家讲讲他的经验之谈!
作为祖祖辈辈与土地打交道的庄稼人,我想说的是,要种好地,真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耕种是有时间表的。什么时间该种什么,该收什么,都有讲究!很久以前,人们会根据小鸟的叫声、花开的时间等来确定是不是适宜耕种,比如“望杏敦耕”这个词,说的就是人们根据杏花开的时间来安排耕种。
后来,人们发现了大自然的节律变化,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依据不同节气的特征,摸索出了适合种植的庄稼,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
此外,人们还会根据节气当天的天气来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以此来判断是否适合农事活动,例如“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等。这些都是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用你们的话说,这就是我们古人的“大数据”。这些“数据信息”代代相传,不断完善,直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四节气仍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想要种好地,光有时间表还不够。对庄稼人来说,还得有称手的家伙,也就是农具。据说,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学会了利用木棍、石块、骨头、蚌壳等来挖土、播种、切割等。
后来,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制作翻耕土地的农具,比如耒(lěi)和耜(sì)。耒是从挖土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下端加了一段短横梁,便于脚踩助力,能更好地利用下半部分的尖端松土、挖掘等。后来,耒下面的尖端发展成板状刃,就成了耜,看起来有点儿像铲子。
一开始,人们选用宽扁的石块或锋利的兽骨做耜的板状刃。随着铜、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就出现了金属的耒耜;而且人们在日常耕作中还发现,用牛代替人来拉着耒耜翻耕土地,效率更高,而这种牛拉的耒耜就被人们称为犁,这种翻耕的方式被叫作牛耕。根据形态不同,犁又可以分成直辕犁和曲辕犁,适用于不同的耕作环境。
到了战国时期,锋利的铁制农具和牛耕强强联合,开启了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变革。
地翻耕好了,接下来就要说说播种的农具了。看,这就是2000多年前出现的播种机,它的名字叫耧(lóu)车,三只脚的耧车最常见。耧车的“脚”尖尖的,能在翻耕好的地里轻松地划出沟,上面容器里的种子就会顺着三只脚的管道滑到沟里,车后还会有专门的部件来掩盖浮土,保证种子的安全。就算是现代最新式的播种机,和耧车相比,功能上也只是增加了一道压实的工序。可见我们祖先耕种的技术多么先进!
有了耕种时间表,有了称手的农具,并不意味着就能种好地了。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南北方差异较大,不同地方的耕种流程也并不一样。
以北方为例。中国北方春季干旱多风,农民要重点解决抗旱保墒(shāng)(土壤湿度)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成本低、十分环保的抗旱技术,即耕—耙—耱(mò)耕种体系。
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耕—耙—耱”就是用犁翻耕农田的土壤,然后人站在耙子上,由耕牛拉着前行,一边整土一边碎土,最后把耱平放在耙好的地里,由耕牛拉着进一步压实土壤。这个过程能最大限度减少水分的流失,达到保持土壤湿度的目的。直到二十一世纪,我国北方仍在沿用这样的耕种技术。
我们古代的农民在充分利用土地上,也有许多小技巧。
第一种方法叫多熟种植,意思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充分利用作物生长的时间差连续种植作物。比如江南地区秋天适合种麦子,来年夏天麦子成熟后,农民就会抓紧再种稻子,到了秋天,水稻收获了,就又到了种麦子的时候,如此循环,充分利用了土地。
第二种方法叫间种或套种,意思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种两种以上作物,比如种一行桑树,种一行绿豆或者小豆,然后再种一行桑树。间种和套种的区别是,间种是在同一时间种不同的作物,而套种是在不同时间种不同的作物。不过,无论是间种还是套种,耕种的作物都必须“性格相合”,要像好朋友一样才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种方法叫轮作,简单来说就是一块地今年种这种作物,明年换种另一种作物。这样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的养分,还能防治病、虫、草害,有效改善土壤,调节土壤肥力。
最后再告诉你们一个窍门,农民在种水稻的时候,还会在稻田里养鱼或养鸭。这些鱼可以吃掉杂草和害虫,鱼的粪便还可以做肥料,鱼在稻田里游动,可以翻土通风,促进水稻生长,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人们既收获了香喷喷的稻米,又收获了肥美的鱼,真是一举两得!
耕种虽然很辛苦,但也充满了智慧和挑战。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离人们越来越近。期待大家将来也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助力农业发展,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