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放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有效融入的前提是理解开放教育师生关系的特点,准确把握成人学习者的特征。针对开放教育金融课程思政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文章提出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融入的关键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隐性课程,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从明确育人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建设数字资源库、创新教学方法、重构考核评价体系五个维度,深入探索课程思政的融入策略,以促进开放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开放教育;金融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20-0115-04
课程思政旨在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强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1]。近年来,课程思政研究热度不断攀升,研究热点由思政建设理论向思政教学实践演化[2]。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课程思政”核心期刊文献的计量可视化分析显示,相关文献数量从2017年的34篇增长到2023年的888篇。学科分布上,“高等教育”领域发表了2382篇课程思政相关的文献,“职业教育”领域发表了349篇,相比之下,开放教育领域的课程思政文献发表量较少。
开放教育是国家和地方各级开放大学组织实施的、面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及服务的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开放教育在校生规模大,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在籍生456.7万人,接近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的十分之一[4]。开放教育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tI1FTpJZjip2gCX3H71lOQ==、创新能力强、技术应用熟练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开放教育同样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还重视道德情操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激发。为此,有必要深化开放教育领域的课程思政研究,加快推进开放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本文以广西开放大学开放教育金融专业的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深入剖析开放教育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并依据相关理论,提出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融入策略。
一、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融入的关键问题
理解开放教育师生关系的特点是课程思政有效融入的基础。开放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不同背景、年龄、地域的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开放教育课程主要包括线上录像课、面授辅导、自主学习、习题练习、考核等教学环节。线上录像课依托国家开放大学资源,结合案例,通过视频形式解析课程要点,讲解基础知识。面授辅导则强化师生线下交流,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作为开放教育的核心特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观看录像并完成练习。相较于全日制教育,开放教育线下教学时间有限,师生交流互动相对不足,师生关系相对松散,这对教师在课程中挖掘和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增强师生互动,需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学各环节,并贯穿于资源建设、使用与管理的全过程。
准确把握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者的特征是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逻辑起点。开放教育金融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金融管理人才,教学对象主要为高中及以上学历的金融行业成人学习者。相较于普通高校学生,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者在心理、生理及社会特点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体现在学习动机、态度及风格等学习准备方面。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者特征如下:学习目的性强,学习动机多元,包括职业发展、技能提升、个人兴趣爱好及成长需求等;自主学习能力强,擅长时间管理、资源筛选、进度评估及自我反思;心理成熟,价值取向正确,职业规划清晰,人生目标明确,能自主衡量学习价值;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因此,针对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应设定多维度教学目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教学与评价体系,以增强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开放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结合开放教育金融专业的教学实践,有效实施课程思政需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重构。现有经济学教材偏重专业知识,思政元素融入不足,难以有效实施课程思政。(2)思政元素挖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引入经典思政案例,并紧密结合时政金融热点。通过深入挖掘并应用这些案例,教师可在授课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利用金融实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操守。(3)教学设计优化。针对时长分配、案例选取、问题设置及思政与专业融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确保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实施。(4)考核体系完善。当前课程考核体系偏重理论知识与技能评估,忽视了思政元素的融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5)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当前,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与执行能力尚显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因此,亟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课程思政能力,以满足教学需求。
二、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融入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学习情景、协作互动、沟通对话、意义建构是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5]。在此理论框架下,学习者需主动探索并与环境积极互动,从而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需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应致力于提升和优化教育教学的交互环境,特别是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时发挥引导作用,确保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政治学习上的双重成长。通过创新、磨合与平衡,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隐性课程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6]。隐性课程是非学术性的学习结果,对学生的影响一般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课程活动过程、教材内容拓展、能力提升等。开放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利用课堂阵地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在显性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并发挥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实现课程思政的隐性渗透,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品质的健全。
三、开放教育课程思政的融入策略
(一)明确在线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金融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同时,为满足金融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将爱国主义、绿色发展理念、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构建知识、能力和思政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例如,在讲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等关键内容时,通过介绍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典型案例和辉煌成就,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与认同,从而让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二)“二次开发”教材挖掘思政元素
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本文系统梳理了金融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紧密结合其专业特性、思维模式与价值导向,对课程目标体系进行了全面重构。这一过程旨在确保课程内容既符合金融学科的专业要求,又能够融入思政元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课程知识点为主线,对传统纸质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深入挖掘知识点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同时,注重将金融专业及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最新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融入教学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表1列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信用的内涵与类型等知识点所提炼出的思政元素实例。
(三)建设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库
数字资源作为开放教育实施线上学习和面授辅导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应构建数字资源库,搜集整理经济学领域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等,并通过远程教学平台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学生互动与交流。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需融入图文、动画、案例、微课等形式的思政素材,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知识体系,利用在线平台展现思政内容,打造寓教于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例如,在讲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形态演变时,可嵌入“中国数字货币引领全球”视频资源,直观展示货币形态的历史演变与科技创新对货币新形态的催生作用,同时强调中国货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特色,引导学生从历史视角审视问题,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af6b2bf529d2e02d0e62bf50d3649dcedd35c2d32122fdfad2a8d9e318eaf45e力,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四)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促进意义建构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利用开放教育的远程教学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实施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7]。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开展在线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增进专业知识和提升思政素养。同时,构建高效的教学互动与反馈机制,通过远程教学平台设立在线讨论区,鼓励学生围绕课程内容及学习难点展开讨论,并由教师或助教定期在线答疑,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为增强课程思政的实践性,适当引入国内外经济领域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济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实现知行合一。
(五)基于思政理念重构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以提升思政教学实效为导向,巧妙地将思政理念融入考核内容之中,并对在线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全面优化与重构。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测试题目和综合作业,结合在线提交与自动评分系统,实现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实时跟踪与反馈,有效检验了学生专业知识与思政素养的双重成效。考核内容要科学规划,确保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比例合理。此外,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及作业完成情况,并创新性地引入优秀作业展示、学习积分奖励等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同时,定期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广泛收集学生、教师及专家的反馈意见,为课程思政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基于这些反馈,不断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与方法,灵活调整其融入策略,为求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改善思政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开放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普及性、灵活性和包容性,是推动高等教育普及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将思政教育融入开放教育的每门课程,能够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助力终身学习者实现全面发展。通过课程思政,学生可以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成为新时代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鉴于开放教育在校生规模大,且以成人学习者为主,其师生关系独特,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开放教育领域的课程思政,是一个亟待深入探究的课题。
本文聚焦于开放教育领域的课程思政,深入剖析了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者的特征,提出了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融入的关键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隐性课程,以金融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从明确育人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建设数字资源库、创新教学方法、重构考核评价体系五个维度,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融入策略,对提升开放教育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具有实践意义和借鉴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 31-34.
[2] 温素彬,董必荣,李慧.课程思政的知识结构与动态演化:基于课程思政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 财会通讯, 2022(18): 42-49.
[3] 祝智庭,魏非,胡姣,等.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融创发展:新议题、新思维、新行动[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6):19-28.
[4] 欧媚.哪里有需要,学校就办在哪里:国家开放大学办学45周年纪实[N].中国教育报, 2024-06-21(3).
[5] 赵大伟,易加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研究生“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39(6):79-86.
[6] 高芳,胡小娜.师范生教育情怀培养的困境与破解[J].教育评论,2020(11):120-125.
[7] 何克抗.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0):5-14.
[责任编辑:梁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