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势学习为支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4-11-01 00:00龚建涛胡显强胡月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4年11期

摘 要 新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尤其需要拔尖创新人才。优势学习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势潜能,以优势学习理念引领,模式构建,评价赋能,并营造开放的适宜学生成长的环境土壤,提供必要的支持平台,通过引领学生优势学习,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出类拔萃,成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关 键 词 拔尖创新人才;优势学习;自主生长;因材施教

引用格式 龚建涛,胡显强, 胡月.以优势学习为支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教学与管理,2024(31):11-15.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基石,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源动力,是国际竞争的关键点。纵观历史,世界的每一次进步,无不是创新的结果。进入新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阵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同时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国在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鉴于此,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成为国家意志与时代任务,以此服务国家战略新需求,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所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各层级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刚需。当前,我国已然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必须直面我国在各行各业缺乏具有核心技术与关键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事实,正如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即拔尖创新人才稀缺成为我国教育的一块短板。本文拟通过优势学习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点,从学习者的角度,探讨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方式与规律,以期引发更多深入的实践与研究。

一、优势学习与拔尖创新人才的涵义

1.优势学习

所谓优势学习,指的是运用教育专业技术与学生一起对学习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譬如学习风格、学习关键期、学习环境等,在分析过程中重在发现学生表现突出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进而引导学生将其运用于学习过程中[1]。在优势学习四个要素中,优势学习内容是核心,优势学习方式是根本,优势学习时间是关键,优势学习空间是基础,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支撑着优势学习的推进和落实[2]。显然,优势学习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对学习态势或效果的预期并开展的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关注学习者学的变革,相对于教育者的教而言,学习者的学更多是学习者本人的意愿,其更具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正如加德纳所认为的那样,人类智能包括多个方面但又不应该仅限于他所确认的几种类型,所有智能都能应用于创造发明,然而大部分人只在某个特定领域展现创意。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只能在一两种智能上有出色的表现[3]。传统智慧强调刻苦努力学习,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针。然而铁杵是否应该磨成针?让铁杵继续做好铁杵,去买一根针来缝衣服不是更好吗?这就是因材施教。优势和才干唯有“乔丹们”才有吗?还是人人都有?盖洛普说,优势不是“乔丹们”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先天优势。所谓优势,简单说是天生能做一件事,比其他一万人做得好。优势由才干、技能和知识构成,其核心是才干[4]。这种优势,就是多元智能理论里有出色表现的一两种智能。“优”在辞海里的解释是,优良、美好,抑或充足、富裕。“势”在辞海里的解释是,形势、气势,或者情势,姿势等。优势即“做某件事的持续的近乎完美的表现”[5]。基于此,我们把优势定义为:在某个特定情境或领域中表现出持续的比其他人有利的智能,或者在某些方面智能超过同类的态势。同时,把优势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因自身智能而持续表现出的在自己有利的、有出色表现的、超过同类的领域里的主动优质学习。

2.拔尖创新人才

对本质内涵的追问是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可谓众说纷纭,主要有如下观点。一是侧重于阐述“拔尖”一词。有研究者认为“拔尖”作为修饰语旨在强调出类拔萃与卓尔不群,其关注的是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是能够进行“大创新”的人才,也是我国最为紧缺的高水平人才[6]。二是侧重于解释“创新”。比如有研究者认为创新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里走到最前沿、无路可走时的突破,其必定在某个领域具有深度认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7]。三是对整个概念进行了定义。有研究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中的“拔尖”实质上是一个比较概念,着重于指向特别出众的小部分人,而“创新人才”指的是具有创新素养的人[8]。也有研究认为其实质代表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高度,这类人才是国家实现整体创新水平提升的前提条件与关键因素[9]。如果这类人才先天因素居多,而且具有人格和智力结构的稳定性,那么对人才的识别、选拔就显得很重要。相反,假如后天因素更为重要,那么“创新人才”可能不是一类特殊人群,一个人的创新潜能会因为其成长环境的变化而勃兴或衰竭,也会因为介入领域不同而取得不同的创新成就,后天的“干预”和“培养”便会居于更重要的位置[10]。本文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个体在先天“优势”基础上,结合后天“干预”“培养”“影响”“环境”的作用,重点通过自身的持续“努力”,在某一个点或某个领域里持续表现出的创新方面的出类拔萃的人。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我们承认学习者先天的某个方向的优势,同时,也更信奉后天“干预”“培养”“影响”“环境”的作用,特别是学习者本人的持续“努力”更为重要。

二、优势学习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关联

在认识层面,优势学习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生长是可行的。首先,优势学习是学习者在某方面的学习持续表现出的优异特质,而不是偶尔的突出表现。这意味着,其一,学习者通过无数次对该领域的尝试后,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由此从做的这件事的过程与结果中得到获得感、满足感、成就感。其二,学习者为了把这件事做得出类拔萃,并不需要在各个方面都具备优势,即不需要学习者样样都精通。其三,学习者的成功在于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优势,而不是尽力去克服弱点、以及弥补其短板[11]。其次,拔尖创新人才是个体的人在某个领域持续表现出的出类拔萃,其同样不是偶尔的超常表现。这意味着,其一,拔尖创新人才是个人在某个领域里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以破解一个又一个别人无法破解的难题,在该领域起奠基或领跑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使该领域的某项理论或技术等得到颠覆性的改变。其二,拔尖创新人才之所以在某个领域获得如此成功,并不是这类人无所不能,相反,他们有可能在其他很多方面显得很幼稚,低智商,甚至很无能。第三,拔尖创新人才骄人成绩的取得是其长期执着于自己优势领域的努力,而不是去做自己不擅长的、欠缺的,自己不喜欢做的领域的事。因此,优势学习与拔尖创新人才有着紧密的联系,表现如下:第一,两者都是将自身的行为限制在某一个领域里,这个领域是其最擅长的优势领域,通过持续的学习,或持续的探索与研究,取得近乎完美的表现,或是达到顶尖的地位。第二,由于都是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的学习与探索,相对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的学习与探索,其更容易获得成功,从而产生获得感与成就感,也就会激发其持久的兴趣,进而产生更强的内生动力继续学习与探索。第三,优势学习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似乎有着因果的关系,学习者通过持续在某个领域的优势学习与探索是“因”,就更有可能造就该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果”。在实践层面,优势学习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生长是可为的。上海市市西中学在“优势学习”视域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实践,学校将学生优势学习与发展作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在优势学习内容、优势学习方式、优势学习时间和优势学习空间对拔尖创新人才实践探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理念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12]。

三、优势学习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功能

每一个个体均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智能,优势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紧密契合学习者的优势智能,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习者的学习在有优势、真喜欢、能专注、愿付出、能生长的过程中得到最优化最大化发展,这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可以提供理念引领、方法引领、评价引领,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1.优势学习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念引领

班级授课制解决了规模性向一定数量学生授课的问题,这为学生的基础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高考制度解决了学生的升学选拔问题,建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平选拔机制。进入新世纪,一方面,在宏观层面国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加快推进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作为个体的人而言,人民对优质教育更加渴求。然而,当前的教育过多地依赖集体的班级授课制与独木桥式的高考制度,过多地依赖统一的标准,这与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匹配,不能满足人们对发挥学习者个性的扬长教育的需求,不能满足国家对多元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尽管教育需要一定标准,但针对于人的培养不能采取如工厂般模式化的生产方式,否则个体很可能被平庸生产。这显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相左[13]。优势学习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承认学生在某方面的智能有出色的表现,在优势智能领域里的学习即为优势学习,将优势学习作为一种存在方式,也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一方面,优势学习将“优势”视作学习者学习的起点,学习者通过尝试优势学习,以此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更促进学习者自由和谐生长,也更能激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也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另一方面,优势学习也将“优势”视为学习者成长的阶段性成就,优势学习的落脚点在于学习者通过优势学习,更能彰显学习者的优势潜能,实现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最大化发展,达成“人尽其才”目的。优势学习为不同学生提供了适合其本人的学习路径,实现了“扬长学习”而更容易在优势领域里出类拔萃,从而得以生长为各行各业高素质的有用人才。由此,优势学习理念为拔尖创新人才生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以优势学习理念展开的学习,学习者的创新思维更容易被激活,优势潜能更容易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优势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拔尖创新人才生长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2.优势学习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方法引领

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探讨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重视教师教的同时,也更重视作为主体的学习者的学,这两个话题从古至今一直是教育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共同关注与探讨的重要话题。特别是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以及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迫切,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下,如何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益成为当务之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能实现更多人在短时间内受到同等的公平的教育的目标,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漠视了学生的优势,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整齐划一的教学与选拔模式,相对阻隔了优秀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的生长,特别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顺利地“冒”出来。优势学习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学习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及其呈现的优势智能,一是教师通过因材施教,以充分顺应学生天赋与优势潜能,实现教育效益的最优化与最大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标准与定向的原则,基于学生个性发展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通过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发展及展示自身的优势、个性[14]。二是学习者在学习时,承认并借助自身的优势智能以展开优势学习,通过方法探讨、目标制定、困难克服,不断在优势智能领域取得进步,从而使学习者产生获得感与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者的持续学习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创新思维更容易被激活与点燃,促进学习者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发展。因此,优势学习能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契合,并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方法引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学习者个性的充分彰显,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以扬长教育、优势学习打破传统教育的“集体平庸”与“片面平均”,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于自身的优势领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为拔尖创新人才生长提供更多的可能。

3.优势学习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评价引领

评价是教育的晴雨表、风向标、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人才。以分数论成败的评价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评价选拔方式,尽管这种方式能够选拔出一些优秀学生,但通过“喂养式”的培育以及“标准答案式”的考核,很难将“天才、奇才、偏才、鬼才”选拔出来,这就使得他们之中具有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人被此时的选拔制度过滤掉,这显然是一大缺失[15]。特别是新世纪在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过程中,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我国人才评价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评价难以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因此,在评价上需要秉承“人尽其才”的评价理念,创设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与标准,为更多人开启适合于他们的优势领域的成长大门,让他们有机会持续在其优势领域学习与探索。基于优势学习的评价充分尊重人的多样性与个性优势智能特征,认为各领域的人才不能靠单一的评价方式选拔出来,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不能用唯一的、绝对的评价标准。评价的目的旨在面向全体学生的优势智能促进其通过优势学习获得更好的更充分的发展,以此成为诸如科技型、管理型、技能型、艺术型等各行各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基于优势学习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评价不是只通过唯一的分数来评价与选拔拔尖创新人才,而是通过“多把尺子”“多种标准”“多个维度”“多种方式”为全体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使更多学生在适合于自己的优势领域里得到持续发展的机会,并使评价的反馈赋能学习者之后的优势学习,从而使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基于此,优势学习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评价方面的引领,有助于教育者改变原有的对单一评价的依赖,让评价成为赋能学习者个性化优势学习的助推剂,从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优势智能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教育。

四、优势学习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多元智能理念明确作为个体的人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学习者在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通过优势学习能获得更优质更充分的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优势学习的学习者学习理念,创设适合于优势学习的学习模式,探索适合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评价体系,从而使优势学习成为撬动拔尖创新人才生长的一个支点,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智慧生长。

1.树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及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攻坚阶段,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需要改变目前人才培养的“大面积丰收”政策,改变仅培养一般劳动者和一般技能人才的“平均主义”做法[16]。这种改变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新城市学校,教师们共同编撰了一本书,介绍他们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类型来教授各个年级的每一门课程”[17],这与优势学习如出一辙,不同智力类型即是不同人的智力优势,教育者以个体的智力优势引领学生展开优势学习,以此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生长。一是树立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标准的人才识别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优势学习的学习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其本质是人在其优势领域的充分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承认并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属性,明确人的智能的多样化及其呈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优势,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其智能的优势因材施教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引领学习者在适合于自己的领域优势学习,使其优势智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二是树立“差异教育”“扬长教育”“个性教育”的教育理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中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在保证其共性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展开差异教育,根据学习者的优势智能开展扬长教育,制定适合于不同的优势个体的个性教育,使拔尖创新人才在适合于自己的土壤里酣畅淋漓地吸取营养,促进其核心关键能力的快速高质量发展。三是树立“以优定学”“以人定学”“以才定学”的学习理念。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都有其优势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具有更强烈的优势智能发展需求,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需要扬长避短,要根据学习者的优势智能与自主发展需求确定学习内容,根据不同的个体确定学习方法,根据不同的领域确定学习任务,从而建立适合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生长的个性化学习体系,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活其创新思维,使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智能得到极致的发挥。

2.创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类似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选拔有可资借鉴的例子,如美国联邦政府于1968年成立了“白宫资优及特殊才能特别委员会”,对天才教育dAwYb2kPsorEAaF1XahgopVT2qWVPFtbuyw8+49arfU=事业进行监督和指导的目的在于“不要让有天才的人消失,要把每一个有天才的人落实到天才教育中”。197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成立了“天才儿童教育局”,专门管理天才儿童的选拔和教育问题。1973年,美国教育署在各州又设立了“天才教育处”[18]。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是要建立多维选拔方式,确立多元培养目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国家战略,事关民族振兴与社会发展,因此,必须建立适合于拔尖创新人才识别的多维的选拔模式,同时,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智能确定适合于其本人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培养目标,使拔尖创新人才增进能被“冒得出”“看得见”的可能。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多类学习方式。事实上,每一位学习者都有着自身偏爱的学习类型,有的学习者属于视觉型,即喜欢以看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有的学习者属于听觉型,主要采取听的方式获得知识;有的学习者属于触觉型,通过移动身体或触摸来更快掌握技能;有的学习者则是“群体相互影响”学习者,在与他人互相影响时会学得最好[19]。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其优势智能得到最大化发展,因此,要摒弃满堂灌的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与不适合于学习者个体学习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作为独立个体的学习者的独特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使拔尖创新人才增加了能“摸得着”“长得好”的可能。三是多方协同推进,多样机制保障。每个个体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介于作为个体的人的复杂性,拔尖创新人才位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其培养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多方协同,建立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深度介入,企业单位、协会、学会,研究所、孵化中心,共创基地等深度参与,企业家、商人及出资人等深度呵护,协同推进参与共建共育。同时,须出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选拔、激励、用人等多样机制保障,使拔尖创新人才“长得壮”“长得高”成为可能。

3.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着重于完善评价选拔机制,以此而加快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步伐[20]。多元、多维、包容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生长,是拔尖创新人才得以被识别、生长、任用的重要保障。因此,拔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要确立“基础知识+综合素养+优势特长”的评价内容。拔尖创新人才的评价在考核其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兼顾其学科素养与综合素养的评价,同时,重在考核其优势特长里的核心关键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的评价。二是坚持“因人而异”“因才而异”“因时而异”的评价策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意在让人的天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特质得到最大化发展。因此,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评价要在基础共性评价的标准上,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人而异充分尊重其个性特质,对其优势展开评价。同时,评价要结合各个时期重点发展的点确定评价指标。三是综合运用“学业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面试答辩评价”“档案袋评价”以及“大数据测评”等评价方式。拔尖创新人才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凤凰涅槃般地生长,其评价更需要遵循拔尖创新人才生长的规律,既要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掌握其基础发展情况,还要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了解其发展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以增值评价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后续的自主学习。同时,以定量评价了解差距,以定性评价预估其发展方向。此外,根据个体差异建立基于面试答辩评价以更深入地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用档案袋评价跟踪建立拔尖人才培养各个时期的纵向学习情况,用大数据测评建立同类人才横向评价体系,以此建立更科学、更客观、更合适的拔尖人才评价体系,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在各个成长时期都得到最优化最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君武,方秀红.优势学习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5.

[2][12] 董君武,方秀红.“优势学习”视域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上海市市西中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3(06):15-18.

[3] 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天赋[M].王或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5.

[4] 白金汉,柯夫曼.首先,打破一切常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5][11] 白金汉,克利夫顿.现在,发现你的优势[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38,39.

[6] 褚宏启.如何看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23(09):1.

[7] 冯嘉慧.美国的课程制度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访俄亥俄州立大学包雷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23,52(07):117-128.

[8] 杨清.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23(08):64-70.

[9][13][14] 朱德全,王小涛.差异教育:撬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阿基米德点”[J].重庆高教研究,2024,12(01):10-16.

[10] 戴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42(01):1-23.

[15][18] 杨德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缺失和建议[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06):3-9.

[16][20] 王伟,杨德广.新时代我国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阶段[J].教育发展研究,2023,43(Z2):24-31.

[17][19] 沃斯,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顾瑞荣,陈标,许静,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71.

【责任编辑 王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