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述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的使用要求,阐述了冲淤破坏、沟渠损坏、进出水口堵塞、超高渐变段积水和路基病害等方面的路基排水设施常见病害。结合实际制定病害处理方案,采用新型施工技术优化排水设施,通过路基边坡加固治理和做好排水设施的养护管理等措施,为治理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的病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常见病害;治理措施
0 引言
在高速公路使用过程中,受气候变化和养护缺陷的影响,其路基排水设施的水毁、损坏现象较为显著,对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行车安全问题。路基排水系统的健全、稳固和排水顺畅,是保障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路基排水设施病害的处理工作,及时有效地消除病害,为公路安全行车奠定坚实基础。
1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使用要求
1.1 确保排水设施的稳固性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分布在路基、地面和地下等多处位置,包括边沟、截水沟、急流槽、渗沟、盲沟以及横向排水管道等多种类型。在降雨量较大时,要求路基排水设施稳固地发挥作用,及时将雨水排出路基范围之外,避免对路基的稳固产生不利影响。
排水设施需要具备良好的冲淤平衡功能。但在排水设施的进出口及其衔接部位,在雨水的长期冲刷作用下,会发生水毁现象。在强降雨状态下,会出现泥沙淤堵、积水漫溢现象,对路基、路面造成危害[1]。因此必须强化路基排水设施的养护工作,及时排除其病害,确保其稳固性。
1.2 确保排水系统的完善性
高速公路路基的排水设施组成了排水系统,排水设施是排水系统能否正常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某一排水设施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排水系统产生堵截、积蓄和功能失效,严重时会导致公路路基出现水毁现象。因此在排水系统设计、施工、使用、养护等环节,都应强化对排水系统性的重视。
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路段的降水量等因素,合理优化路基排水设施的设计参数,确保排水系统的径流量符合路基排水的实际需要。当前相关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排水设施的最大尺寸,鉴于此,在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排水系统的完善性,同时避免资源浪费。
1.3 提升路面行车的安全性
排水设施病害处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保障高速公路路基稳固的基础上,实现路面车辆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使用过程中,要确保路面积水在最短时间内排到排水设施中,并确保排水设施连接顺畅,边坡保持稳固无坍塌。为此在排水设施使用、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精准评估不同路段的积水和边坡水毁情况,开展排水设施病害和行车风险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路面行车的安全性。
2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常见病害
2.1 冲淤破坏导致排水不畅
冲淤破坏是高速公路排水设施使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其原因主要是沟渠排水性能不足、排水设施之间配合不协调。高强度降水会对排水设施产生较为显著冲刷作用,造成冲淤破坏,使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出现明显泥沙淤积现象,导致排水不畅。
冲淤破坏根本原因主要包括:设计环节没有深入做好地貌水文调查,水力计算有偏差,排水设施截面尺寸及沟底纵坡等参数设计不合理,排水设施的高度与位置设置不合理,不同的排水设施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结合[2]。
排水沟渠过长也会因水流冲刷作用过大而导致冲淤破坏现象。出现冲淤破坏现象,不仅会对路基运行的稳固性产生影响,还会对其边坡土体和植被产生破坏作用。在降雨量较大时,还会造成雨水漫流至路面,导致行车出现安全隐患。
2.2 沟渠损坏导致排水不畅
沟渠是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排水有效性的关键设施。在高速公路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路基沉陷、边坡滑坡等现象,都会造成沟渠损坏,导致其排水不畅。
某些高速公路的浆砌片石直接铺设在土基上,若此时土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会造成沟渠底部出现开裂、沟渠垮塌等病害。若些高速公路会出现边坡滑坡现象,会造成沟渠塌陷或泥石流流入沟渠,导致沟渠堵塞或破坏,甚至对边坡稳固性产生影响。
在雨季降水量较大的情况下,沟渠受雨水长期浸泡,也会造成沟渠的沉陷或断裂,对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产生影响[3]。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沟底纵坡及其抹面的平整度不足、或部分位置有裂缝时,也会造成沟渠的破损,导致排水系统运行不畅。
2.3 进出水口堵塞现象
进出水口被认为是排水设施的开关,进出水口、尤其是出水口出现堵塞,必然会对排水系统整体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进出水口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设计方案不符合规范或实际情况,在进行计算验证时,所选用的水文地质数据不准确,排水能力设计不符合要求,造成进出水口冲淤平衡能力较差。
二是排水设施的孔径参数设计不合理、后期养护及清理不到位,造成泄水孔堵塞严重,导致路面汇集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而渗入路面,对路基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部分路段的路基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分布不均或质量不合格,造成路基强度和稳固度不足,在进出水口堵塞时,积水大量渗入路基内部,从而导致路基严重破损。
2.4 超高渐变段积水严重
超高渐变段是指高速公路曲线段与直线段衔接的路段。为确保行车安全,需要将超高渐变段的路拱由向外侧倾斜调整为向内侧倾斜,使得路拱的横坡发生变化。由于倾斜方向发生了变化,造成超高渐变段部分路段出现零度横向平坡。
在出现强降水时,该路段两端集中汇流至平坡位置,导致积水在路面形成漫流现象[4]。尤其是积水集中于中央隔离带部位时,会造成该部位积水明显、泥沙淤积。此时如果与集中井相连的横向排水管失效,不仅会造成积水无法及时排出,还会由于长时间浸泡导致部分排水设施产生病害,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固性。
2.5 路基病害导致排水设施病害
高速公路车流量和承载量较大,如果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在长期超出设计流量和承载量时,会造成路基出现不同形式的病害,导致排水设施随之产生病害。如果路面密实度不足,会造成路基沉降、边坡滑落或塌陷,会导致排水设施受损。
如果部分路段的边坡风化现象显著,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会造成边坡崩塌、面层滑落病害。路基病害引起的排水设施病害,通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养护难度较大,给高速公路安全行车带来不利影响。
3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病害的治理措施
3.1 优化路基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路基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是否规范、设计参数是否合理,对排水设施病害发生具有直接影响。排水系统设计不当,必然会造成排水设施存在缺陷,导致其使用过程中发生病害。排水沟在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沟底纵坡、路堤填土高度、路面结构类型、沟身材料等因素,并需依据地质勘察、施工规范和材料性能等参数,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可保障排水设施使用性能,降低排水设施病害发生概率[5]。可以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构建排水设施模型,模拟排水设施使用情况,分析排水设施的预期寿命,针对其不足之处,采用优化施工材料、改变水流方向等方式进行优化,有效提升排水系统整体使用性能,避免发生病害现象。
3.2 结合实际制定病害处理方案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病害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应当结合实际合理制定处理方案,以便有效防止排水设施产生病害。在处理上述病害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针对桥梁部位发生的病害,采用增加挡土墙、加固跌水井和使用混凝土回填边沟空洞等方式,修复和优化排水设施。
二是针对中央隔离带无防渗结构,采用在中央隔离带底部增设纵向和横向排水管道的方式进行处理,尽量消除积水在中央隔离带的渗入,减少因堵塞造成的病害现象[6]。
三是针对急流槽病害较为显著、甚至在路面形成冲沟等病害,采用将表面虚土清除后,利用混凝土和浆砌片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原位加固,并确保各个排水设施之间形成良好衔接状态。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原位加固原理如图1所示。
3.3 采用新型施工技术优化排水设施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发生的不同形式的病害,可采用新型施工技术予以消除,同时优化排水系统整体使用性能。例如在传统施工方案中,浆砌片石沟渠应用广泛,其具有造价低、施工便利等特征,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破损、堵塞及砌石脱落等病害。上述病害通常采用预制装配式沟渠进行修复,其在排水设施病害治理方面的应用效果良好。
某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发生上述病害后,工程人员采用了新型施工技术优化了排水设施。具体措施如下:在利用预制装配式沟渠技术的基础上,将沟渠上部设计为生态蝶形沟,增设集水井和倒虹吸装置,实现雨水的高效收集,降低了沟渠冲刷风险。此外,针对超高渐变段及中央隔离带存在的汇水漫流问题,应用路面排水技术提升路面排水能力,减小积水对路面行车安全的影响。
3.4 路基边坡加固治理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的加固治理,能够有效避免外部因素造成的病害。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针对没有防护或者防护欠佳的边坡,可采用锚固、抗剪力混凝土结构、支护等措施,提升边坡的稳固性。在实施过程中,可采取sca7zHdfjEv3R5X65hIHEQ==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的方法。
在分析边坡治理措施对排水设施病害控制、路面行车安全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注浆加固、锚杆加固、土钉加固及预应力锚索加固等具体方法,减轻因坡面径流、泥沙及滑坡对边沟、沟渠等产生的冲击作用,确保边坡的稳固性。此外边坡加固治理工作,还应当考虑地形条件,充分利用地形条件进行加固处理,在确保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3.5 做好排水设施的养护管理
深入做好排水设施的养护管理,可有效提升其排水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也是有效控制病害的重要措施。应当重点关注排水设施的淤积和堵塞现象,结合其养护工作常见病害,制定系统性的养护计划。
在排水设施日常养护工作中,要及时清理沟底杂物,定期做好质量检测。对于发现的病害,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修复计划,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及时进行修复处理,尽量消除病害对路基的不良影响。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当提升对排水设施养护的重视程度,重点检查和分析强降水情形下排水设施的排水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改进,确保排水设施保持良好状态。
4 结束语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发生病害后,对路基完好和使用寿命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加强路基排水设施的施工和后续的养护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和强化对排水设施的病害监测和修复工作。要明确高速公路对路基排水设施的基本要求,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准确分析病害现象发生特征,优化养护方式,构建系统性的防护体系,降低病害发生概率,为路基排水设施的完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亚君.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病害类型及处治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3):119-121.
[2] 胡枭.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病害类型及处治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21,47(12):91+93.
[3] 魏香斌.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8):234-235.
[4] 陈振义.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21(3):114-115.
[5] 罗大天,邹静蓉,李嘉薏.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调查与病害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20):152-154.
[6] 肖洪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存在的问题及快速养护方案[J].交通世界,2020(1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