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的推进促使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出现新的变革,教师除传授理论知识也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也重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知不到位,尚未按照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并创新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这种情况下,高中物理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调整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使教学模式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学生角度出发,探索最适合学生的物理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究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1 引言
物理的知识覆盖面广,同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对学生来说,快速掌握物理是一件难度较高的事.新课改和新高考的大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迎来了创新和改革的新机遇,为显著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勇于尝试、积极创新,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此外,除讲授物理概念,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发现物理的乐趣和魅力,当下,教师应首先解决现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2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的部分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习惯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面向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将课本知识作为授课的唯一重点,教学方案严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脱离.学生一直缺少自主探究的机会,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还会加剧学生对物理的抵触.有些教师无法洞察自身教学中的漏洞,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优化教学内容,不懂得因材施教,导致天赋较好的学生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很难跟上授课的节奏,所以学生很难在物理学科的学习道路上取得更大突破,这无疑是教学的重大失误.
2.2 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科技水平的提升促使我国的教学工具愈发多元化,近年来我国已陆续为高中教室配置了多媒体等电子设备,但部分高中物理教师不懂得同时代接轨,仍保守地一直使用口头教学,书本结合板书的模式到现在,靠讲述为学生阐述课本知识,讲解完一章节后,会利用剩余的时间安排学生完成习题,多媒体完全变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部分教师也从未尝试过翻转课堂或小组讨论等授课形式,教学方式单一化,这是不顺应新课改要求的表现,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十分低下.
2.3 教师与学生互动效率不高
传统物理课堂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由“教师教,学生学”组成,一般由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可是却严重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反馈,因此导致教学成为单向的“教”的行为,而不是一个彼此交流、互相进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缺乏沟通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不利于学生的进步成长,只会让学生沦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逐渐思维僵化,找不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2.4 教学评价存在不足
部分物理教师严格按照制定好的教学目标进行授课,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出现偏差,可是由于过分重视教学任务是否如期完成,导致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课上表现,没有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所以学生的实际课堂参与度并不高,即使存在认知错误也难以被教师及时纠正过来.另外,有些教师重视教学评价,但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将考试分数看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沟通合作能力的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此外,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够科学,他们习惯采用终结性评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靠批评和罚写使表现差的学生进步,却忽略了过程性评价,没有看到学生不同时期的进步,也未给表现较差的学生实质性的指引,导致这类学生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自身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进步.
3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3.1 新高考政策为现行教学模式带来的巨大冲击
新高考政策的出台使得高中物理教育迎来了全新的转折点,从命题角度分析,新高考题型除考查基础知识,也逐渐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情境式题目数量增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认为只有依靠大量刷题和机械式记忆才能真正巩固学生的基础,使学生获得高的分数,但是这种教学理念十分落后,无法适应新高考的要求.由于近几年的命题方向已经出现转变,教师应正视这种转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使高中物理教学能够紧跟新课改和新高考的步伐.
3.2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发展大背景
教师应遵循“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学科将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即物理概念、科学思维、科学技巧、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从这四个方面对学生展开教学,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更加端正,学习能力也会逐步提升.另外,我国对创新能力强、综合能力突出的人才有很大需求.为满足社会需求并解决我国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高中物理教师应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
4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应对策略
4.1 运用翻转课堂,提高学生主体性
翻转课堂是指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颠倒过来,由学生利用课堂内外时间设计一堂物理课,学习决定权交到学生手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通过设计翻转课堂的形式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双向提升.为将翻转课堂落实到位,教师可结合教学任务制作一段微课,微课中可包含某一节的学习计划,学生在课前利用一段时间浏览微课,然后根据微课提供的学习任务有序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由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面向全体学生和教师讲述课前学到的新知识,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学习自主性很强.
例如 以“电场强度”教学为例,教师要围绕本节教学目标制作一段微课,时长控制在30分钟左右.在微课中,教师用深受学生喜爱的方式讲解知识,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图文并茂的模式降低了理解知识的难度.微课制作完成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计划,可分为概念题、计算题、探究题等类型,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查.之后借助群聊或APP将微课发送到学生手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微课,自行尝试掌握知识点.到了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小组不能按成绩优劣划分,要相对公平,确保每个小组综合能力差不多.要求学生先利用一些时间在组内共享个人课前的学习成果,互相探讨,找出讲解知识的最佳方案,之后每个小组的代表走上讲台,轮流进行知识讲解,若讲解不到位,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若存在疑难问题,教师应及时疏导,使翻转课堂顺利进行下去.这种授课方式能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开动脑筋、活动思维,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4.2 丰富教学方式,强化学习质量
新课改强调教学应追求多元化,高中物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大胆创新,尝试更多高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质量.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并将方法和内容相结合,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氛围轻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开展探究式学习,体会物理的乐趣.
例如 以“摩擦力”教学为例,教师可尝试使用情境教学法,需事先借助互联网查找同摩擦力有关的生活素材,如轮胎纹路、传送带输送物品等图片或视频,将这些素材添加到多媒体课件中,用动画或视频进行展示,这些材料的加入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直观展示了一个摩擦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快速找到摩擦力与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其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讲解这些生活化的素材,学生也更易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原理,从而降低了理解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案例教学法也适合进行物理教学,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将知识同生活案例结合,通过熟知的事物了解摩擦力.为增加学生参与度,教师可适当向学生抛出一些问题,由学生自行解答,问题难度要控制得当,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课堂提问,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4.3 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加强知识的运用
新高考政策出台后,考试大纲也做了调整,更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受新课改影响,教师也转变了传统教学理念,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期待将学生培养为社会所需的人才.物理是一门重点学科,同其他学科知识存在交叉关系,近几年的高中试卷试题更加多变,覆盖了许多同自然现象、科学信息有关的题目.因此,为使高中物理教学顺应新课改的需求,教师可将试卷作为突破口,为学生讲解和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并对学生展开专项训练,学生通过解题形成解题思维,也掌握更多解题技巧,最终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 以“波的形成与描述”教学为例,教师先使用教具讲解与“波”有关的知识点,如使用实验器材或实物投影进行演示实验,直观讲解知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波的特点,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得到提升.另外,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向学生提供不同实验题目,如丝带抖动实验、水波实验等,由学生根据个HGmL1XucDef3r0fnCjp1eQ==人喜好选择并自主完成对应的实验.结束试验后,将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这个过程是学生了解波动的过程,学生课堂体验感更强,理解知识的速度也更快.此外,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授课,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各自完成不同题目的实验后,给学生提供展示实验成果的机会,评价学生是否完成了实验任务.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反馈,评价分为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评价方式越多元,对学生的检查也会越全面,有利于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因此评价起到了良好的督促、指正的效果.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教师要给予提醒和指正,针对学生在小组汇报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教师也要及时给予指正.这种模式科学且高效,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学情,进而为后续调整教学安排提供参考.
4.4 改进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改政策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开展学习评价时也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用主体多元、方法多元的评价方式,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也无法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教师要坚持以新课改为导向,顺应新课改和新高考政策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可从主体、方向、方式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评价体系,使教师基于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展开最全面的评价,教师也能借助评价了解学生并对后续教学做出调整.
例如 以“磁感应强度”教学为例,教师在知识讲授阶段便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课上表现,并点评学生的听课状态,鼓励学生积极听课,对状态不佳的学生做出提醒,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课堂中的不足之处.授课结束后,教师进行互动,先引导学生自行表达个人对本堂课知识的理解,教师要通过分析学生的反馈来判断学生是否在现阶段取得了进步,要善用过程性评价,对比分析学生的成长情况,可从知识掌握水平、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查,并对学生展开评价,告知学生的进步之处和欠缺的地方,为学生指明改进的方法,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评价结束后,教师可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由学生评价其他学生的听课表现和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从学生一方获得评价,来自学生的评价是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不足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推进促使高中物理教育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教学方式弊端较多,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及时作出改变,根据学生学情和学习规律采用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逐步转变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发现学习物理的乐趣,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荣.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3(02):88-90.
[2]陈健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17(71):159.
[3]刘志强.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3):66-67.
[4]胡耀文.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3(25):94-96.
[5]董林伟.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知识文库,2021(0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