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

2024-11-01 00:00:00周义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18期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之下,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基于问题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理解和消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首先对以问题为中心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其次对具体的教学途径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水平,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关键词】问题中心;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在高中教育阶段,相比于其他学科,物理学科对于学生抽象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从而也使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在过往的教学实践当中,虽然很多教师也在致力于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创新,但仍无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学习思路,优化学习体验,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1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1 能够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提高学习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提高教学难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和效果[1].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问题为中心的物理课堂教学,能够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所学内容,学生在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同时,也能对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准把握,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的目的.与此同时,以问题为中心,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其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2].

1.2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由于物理知识复杂繁琐,从而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此情况下,要想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水平,教师就要加强教学模式和理念创新,增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物理知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3].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物理5689e6c9888d53ec1b631b2e6df21d83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自信和主动性,构建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这种高效互动,一方面能加强教师对于学生的正确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也能确保学生思维活跃,帮助学生在理解和把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穿插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思路,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4].

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途径

2.1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落实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就是要在问题设计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同时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增强问题有效性和针对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之下,去探索和学习更多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出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将其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实践,提高知识实用性.

例如 在对电磁感应“楞次定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情境创设,通过“跳环”实验将本节课重点内容引出,在可拆变压器铁轭上安装一个轻质铝环,电源接通之后,铝环会出现“跳起来”的现象,之后教师便可提出问题:“相比于塑料管,为什么磁铁在铝管中下落更慢?”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正式的课堂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进度继续提问,让学生继续思考,提高其学习热情,以最大限度发挥出问题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物理教学质量[5].

2.2 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学科知识复杂繁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很大压力,久而久之也会弱化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降低了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提问,促进师生之间的高效交流和互动.

例如 在对“简谐运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提出问题,例如,“同学们,常见的四种运动方式分别是什么呢?”学生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纷纷回答有平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以及匀速圆周运动,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还要继续提问:“今天我们还会接触到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那就是机械运动,现在请你们动脑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振动现象呢?”接着,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振动现象,具体如弹簧运动、钢尺振动等,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物体振动特征,加深学生对于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做支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6].

2.3 以人为本,确保问题设计科学性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之下,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对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行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特征,确保所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认知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以最大限度突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满怀热情地融入问题情境当中,并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实践.

例如 在对“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能量的知识和转化关系,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如足球运动员将足球踢到空中,都涉及了哪些能量?足球在从空中落到的过程,动能和势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论证能量守恒的相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与物理知识进行联系,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问题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生质量和效率.

2.4 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提出问题,将物理知识点串联在一起,真正实现融会贯通,加深学生对于物理基础知识和概念的了解,转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片面认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发展的目的.相比于其他学科,高中物理学科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开阔的思维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其学习效果和质量.

例如 在“对圆周运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避免将知识点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问题情境进行设计,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其回答有关于圆周运动的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利用了圆周运动呢?”学生在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回答游乐场的摩天轮是利用了圆周运动,还有的同学回答其实火车在过弯道的过程中也是利用了圆周运动,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上的物理概念进行探索,加深学生对于圆周运动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种生活化的问题,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模式和理念的调整,同时还要大胆融入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出一些符合学生认知,同时又具有一定吸引力的问题,集中学生注意力,用思维引导取代知识灌输,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发展,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魅力[8].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以问题为中心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其次,对具体的教学途径进行探讨.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提高其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就是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其次还要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确保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最后还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d15ea3b5a0f2c5b70fa52da1c83d8481发挥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旭,符程,王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以“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简单的光控灯”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2,51(20):43-46.

[2]许永生,习会勇.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电路及其应用”单元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2(24):17-20.

[3]任虎虎.指向学科大概念的高中物理U型教学策略——以“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为例[J].物理通报,2022(01):61-63.

[4]沈正杰.基于学科情境凸显高中物理科学思维的问题设计——以“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为例[J].物理通报,2023(08):102-105.

[5]丁聪,朱巧萍.基于”问题链"解决高中物理运动学多过程问题——以“一道高考题”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23,19(03):73-76.

[6]胡姗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设计——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轨迹问题”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2023,30(13):41-45.

[7]张永刚,朱巧萍.基于原始物理问题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探究——以高中物理光学为例[J].教学考试,2022(04):45-22.

[8]罗冬英.基于长汀一中345生态课堂教学下的高中物理问题生成教学实践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0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