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日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

2024-11-01 00:00周骁捷江玲燕
全国新书目 2024年9期

这是一套为青少年精心打造的节日文化读本,既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也包括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这些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纪念日,书中讲述了动人的民间传说、经典的历史故事和难忘的红色记忆,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广大青少年读者从中华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我们的节日》

(拼音本、小学本、中学本)

《我们的节日》编写组 组编

武汉出版社/2024.3/41.00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面临着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也遭遇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挑战。如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而《我们的节日》这套专为青少年打造的节日文化读本,就是我们尝试给出的答案。

与时代价值相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建立起公民与祖国间最牢固的情感纽带。因此,我们选择以爱国主义作为核心,深挖节日文化内涵,让传统节日与红色节日契合统一,也使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深度融合。

当前市场上有关节日的图书琳琅满目、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普遍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将目光聚焦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介绍传统节日的来源、典故、民俗等。我们突破了既往的节日文化视域,将劳动节、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这些红色节日纳入节日文化范畴,深化拓展了节日文化的内涵。除了在内容结构上打破边界、相互融通,我们更加重视传统节日与红色节日在精神内涵层面的同频共振。相比起红色节日的共同精神内核——爱国主义,传统节日的主题是丰富多样的,如春节、中秋的阖家团圆,清明、端午的追思先人,七夕的浪漫爱情,重阳节的尊老敬老等,这些主题虽然指向的是个人的小家,但中华文化历来主张“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许多传统节日背后其实饱含深沉的家国情怀。于是,我们在讲述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腊八等传统节日时,注重挖掘和放大其中的家国天下意识,突破“为小家谋”的局限,展现“为天下计”的胸怀。比如在《春节·一日今年始》中,万年为天下苍生制历法、定节序;在《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中,颜真卿一家忠贞节烈、为国尽忠;在《端午节·屈子当年赋楚骚》中,屈原一心为国、九死未悔;等等。爱国主义是贯穿《我们的节日》全书始终的核心主题,成为传统节日与红色节日之间的黏合剂,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相融合。

与读者需求相契合

“作品”产生于读者与文本的相遇和交流过程中,只有把牢把准读者需求,打造读者乐于阅读的高品质节日文化读本,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入脑入心,真正激活节日文化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精心构思与设计。

每一个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它们包含丰富的文史知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针对这一特点,许多节日文化读本以板块的方式分门别类呈现相关节日的源流、典故、民俗、诗词等内容,这种方式可以尽可能地展现节日蕴含的丰富内涵,但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经常失之枯燥,可读性与吸引力不足。因此,我们舍弃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内容呈现方式,转而以故事为中心,润物细无声却久有回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融于一则则动人的民间传说、一个个经典的历史故事和一段段难忘的红色记忆中,讲好、讲活、讲透节日文化。

在具体故事的选择和讲述上,我们则以立意为先,深入挖掘相关节日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春节·一日今年始》中,我们没有选择耳熟能详的年兽的故事,而是讲述了春节与万年历的由来,展现我们的祖先在对日升月落、斗转星移的观察中探索时间的规律,创制了独特的历法。这个关于“时间”的传说是中华民族敬畏自然、探索自然、顺应自然的精神的见证,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放在全书之首足以统领所有的节日故事。又如《中秋节·千里共婵娟》,我们也没有选择众所周知的嫦娥奔月的神话,而是讲述了一段真实的“人事”——以苏轼三首著名的中秋词为线索,展现苏轼与苏辙动人的兄弟情。这个历史故事将中秋团圆从天上带回人间,更贴近日常生活,更具人文关怀,更能打动青少年读者的内心。

考虑到单纯的节日故事并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节日文化的深厚内涵,在保证故事完整性、不影响读者阅读连续性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利用插页灵活融入相关节日的由来、演变、民俗、史实、诗词等,为读者奉上尽可能丰富的文史知识,如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清明节的“扫墓祭祖”“放风筝”,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重阳节的“登高”“佩茱萸”等。这些插页利用精美的图文,对节日民俗进行生动展示与详细介绍,能够加深读者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红色节日由于形成时间较短,尚未产生固定的民俗活动,于是我们为相关节日选配了史实类的插页,如劳动节的“八小时工作制”,青年节的“北大红楼”,建党节的“红船”,建军节的“井冈山会师”“军训”,国庆节的“升旗仪式”“华表”等。它们或是对历史细节的阐发,或是对节日故事的拓展,或是介绍红色节日的仪式,可以引导读者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军,厚植家国情怀。

节日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着民族精神和共同记忆。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成为了全球性文化盛事,中国节日也正在走向世界。愿每一位读者在阅读《我们的节日》的过程中,都能感受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挖掘节日背后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复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