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2024-10-31 00:00:00刘自国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18期

黄河万里,奔涌激荡,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走遍沿黄 9省(区),全方位为母亲河整体把脉、系统开方,并在上中下游分别主持召开 3次座谈会专题部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宽广的历史视野与深邃的历史洞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举旗定向,擘画未来。

不忘本来,方能赢得未来。“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殷殷嘱托、犹在耳畔。5年来,水利人牢记总书记嘱托,一场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正在神州大地奏响。

水脉连着文脉,守护黄河水脉就是延续中华文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河实现了岁岁安澜,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流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搭建起安澜广阔的平台,黄河流域优秀的中华文化,在传承中得以新生。黄河保护治理过程中贯穿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水和谐的治理理念,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水治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滚滚长河流日夜,千年文脉贯古今。加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5年来,水利人沿着水脉述文脉,汲古润今,明体达用,推动黄河文化积厚成势。

这 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谋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构建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空间骨架。

这 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应时而生,以法之名护佑母亲河文脉远播。弘扬和传承水域文化被编入流域立法,将文化属性纳入流域内涵,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根脉。

这 5年,《中国黄河文化大典》《家国黄河》《黄河画传》以史入画、以画载史,呈现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让人们在重温文化记忆中,不断巩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这 5年,寻踪遗珍,拜谒乡土。沿黄地区摸清黄河文化遗产底数、加强文化阐释研究、实施一批保护性项目,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内涵,以厚重的黄河文化涵养文化自信。

这 5年,水波蕴秀,创绎风华。“河润山东”黄河国家风景道山水相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沿黄生态走廊化茧成蝶,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成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道德观念、各民族同根共有的精神家园。

这 5年,扬黄河文化于海外,增黄河水文化之声名。河南黄河河务局“大河安澜——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精品线路被世界研学旅游大会推介;黄河博物馆选送的摄影作品《黄河水车》和绘画作品《生命之源——水》在联合国总部展出,揭黄河千年之壮丽,示人民治黄之波澜。

大河汤汤,华夏泱泱。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扬文脉,兴国脉,为中华民族提供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和丰厚滋养的古老黄河,正破浪乘风,弥足坚韧,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共同构筑起中华文明新时代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