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出自《诗经·小雅·斯干》,诗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我国古代宫宇的建筑之美:外形端正如一位君子的肃立之态,边角齐整如箭矢,飞檐仿佛鸟儿展翼腾飞,装饰华丽就像锦鸡般色彩斑斓。
虽然历经千年岁月,多少楼台都已湮灭在烟雨之中,然而,透过一首首经典的诗文和一幅幅美妙的画卷,我们仍可突破时空的限制,一览古建筑之美。
宫殿庙宇
古代宫殿大多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尤其是秦朝时期修建的阿房宫,更是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和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唐代文学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文字如此描绘阿房宫的壮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清代画家袁江则凭借其深厚的古代建筑方面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在《阿房宫赋》的文意之上创作了一幅《阿房宫图》,再现“天下第一宫”的盛景。这幅作品使用12条通景屏的表现手法,别出心裁地将阿房宫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安置于峻峭的山峦和辽阔的水域之中,以山水的阻隔将建筑群落层层分开,又利用山水将建筑物层层推进,使画面既气势磅礴又层次分明。
在细节的处理上,《阿房宫图》的建筑群以浓郁的大青绿色为主色调,呈现出浓重而生动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山峦和林木则运用了水墨和淡彩色调,与建筑的鲜艳色彩形成对比,赋予了整幅画作一种宏伟与细腻并存的独特美感。
庙宇也是古人笔下常见的建筑类型。清初“新安派”画家弘仁的《松壑清泉图》中绘有一座屹立的高山,在山的右侧深处,于翠绿竹林间藏有一座双层楼阁式的寺庙。其屋檐线条平直,屋角没有翘起,展现出一种简约之美。周围山石的轮廓以简洁6cca659805d11761bd8c9e3eb8247a2c有力的线条勾勒,使整个画面于清新脱俗之中透露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明代画家颜宗的画作《湖山平远图》中亦有庙宇出现。画面中有两人骑驴,一童子背着琴和书紧随其后,远处有一座寺庙掩藏于层峦茂林之间,隐约浮现于烟霞之外,整幅画面充满深山藏古寺的祥和气氛。
亭台楼阁
亭,小小一座,造式无定,四面敞开,不设门窗,多以柱子撑起顶部。苏东坡写《涵虚亭》时说:“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意思是这一方小角落,能观得大天地。元代画家倪瓒曾创作一幅《松林亭子图》,描绘了一座孤寂的亭子坐落于空旷的天地之间,远处是起伏的山丘和浩渺的湖,近处的岸边有稀疏松林,杂木数株。整幅作品简中寓繁,小中见大,勾勒出寂静、萧瑟之感。
台,指高于地面,供人远眺观景的建筑。相传,元代画家张可观绘有《露台月夜图》,一位书生端坐于露台观月,身后有两位童子侍立于左右。一棵古松从露台左前侧倾斜而出,古意盎然。
楼,指古建筑中两层以上的房9d560837eb6c8dfb554e756d26c2b233屋,亦称重屋。自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名句便传颂开来,赋予了岳阳楼更多的人文内涵。此后,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凭栏抒怀,将其咏之于诗或形之于画。元代画家夏永所作《岳阳楼图》,便将雄伟的楼阁巧妙地融入辽阔无垠的自然景观之中,呈现出“岳阳天下楼”壮观恢宏的景象。
阁,外形和楼相似,但不采用庑殿式的屋顶结构,并在四壁开窗,可供人远眺观景、游乐休憩及藏书礼佛之用。南宋画院中人所作《高阁凌空图》,画家在构图上独辟蹊径,画面左上部分留白,空旷高远,如入仙人之境。画面截取了高阁的一角着重描绘,特别是回廊直冲画面底边的安排,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高阁玲珑精巧,松树冉冉生长,阁内有一位女子静坐,旁边有侍女侍奉,整个画面静谧恬适,展现了人物自在安闲的状态。
田园悠居
古诗画里的建筑,自然少不了百姓生活中的庭院、草堂和茅屋。东晋诗人陶渊明几经沉浮,最终归隐田园,他在《桃花源记》中写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既是他个人的向往,也为后世留下了一座庞大的精神家园,令无数人在心底埋下了“田园梦”的种子。
唐代诗人王维也以热爱田园山水而闻名。他在晚年隐居于辋川,并购得一间“辋川别业”,与友人在此作画吟诗、参禅奉佛,过着如陶渊明一般的田园生活。
据王维描述,辋川有20处盛景:“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泮、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他还针对每一处风景写了专门的诗作,即《辋川二十咏》。其中,描写鹿柴的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写柳浪的为“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描写竹里馆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外,王维还绘有一幅《辋川图》:群山环绕之中,一座古朴端庄的私人别墅坐落于此。别墅里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别墅外一条小河从门前流过,偶有舟楫来往,一派超尘悠然的意境。这幅画使辋川成为文人雅士游历山川的理想之地,也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所向往的“神境”。元代书画鉴赏家汤垕曾如此评价:“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也。”
繁华闹市
繁华闹市的画卷,杂糅了各种类型的建筑,佛寺、民居、水榭等鳞次栉比,茶庄、药铺、饭店等应有尽有。
清代宫廷画家徐扬曾奉乾隆皇帝之命,创作了一幅宏大画卷《京师生春诗意图》。该画作以鸟瞰式构图,展现了太平盛世里雪后初春热闹繁华的京城全景,前门箭楼、天安门、端门、午门、紫禁城、景山、西苑、中海、南海、琼岛乃至天坛祈年殿等皆收入画幅之中,一派银装素裹、气势磅礴的景象。
《姑苏繁华图》也是由徐扬创作的,画面“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从太湖北岸介狮和两山间入姑苏郡城,自葑、盘、胥三门出阊门外,转山塘桥,至虎丘山止”,真实地再现了苏州连绵近百里的水乡田园、湖光山色、古渡行舟、官衙商肆等场景。据统计,整幅画作中有12000余人,往来船只400多艘,桥梁40多座,店铺200多家,房屋2000多栋,将彼时苏州城物产富饶、百业兴旺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绮丽的建筑遇上古诗古画,其间的亭台楼阁仿佛都拥有了生命,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它们的过往。诗画与建筑的相互渲染,浪漫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相互交融,让今天的我们得以同时领略到诗意之美与空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