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魔术师——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2024-10-31 00:00:00周兰兰
美育 2024年10期

真正的艺术家,能够比较敏锐地察觉到世界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以及人类复杂的情感波动。同时,他们还能够用出人意料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比如,当我们陷入迷茫,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时,可以借助文字清晰地传达这种感受,而艺术家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艺术家会寻求恰当的媒介、形式和文化隐喻,以期让人们深刻体验这种情感。以雕塑和大型装置艺术而闻名的冰岛裔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就曾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释。

这套装置艺术作品,从外观来看是一条悠长且封闭的黑色走廊。当参观者推开走廊尽头的小门,踏入其中的那一刻,就仿佛跨越了现实的界限,走进了无边的虚空。参观者置身于白色的浓雾中,分不清方向,看不见边际。在这似乎空无一物的空间里,只有远处一点微弱的光芒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随着参观者的脚步继续深入,原本白色的雾气渐渐变成深灰色,看起来甚至比冬夜的雾还要浓。偶尔能看见前面不远处有晃动的人影,可随即便被浓雾淹没,消失不见了。或许,在这浓雾中正潜伏着蓄势待发的猛兽,它在与你一两米的距离伺机而动,而你却无法察觉。

在这寂静的浓雾中,你能听见清晰的脚步声。你知道,此刻有人与你同行,然而,你却仍然感到孤独,只能继续前行。雾的颜色逐渐变化,从淡黄色到深黄色,这些颜色的变化提醒着你,你的视觉并未失灵,你看到的重重迷雾正是你所身处其中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里行走,需要极大的勇气。视觉的受挫使得其他感官变得更为敏锐,听觉、触觉和直觉开始替代视觉,成为你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再往前走,雾的颜色变成了蓝色、淡蓝色,最终回归为白色。终于,一扇门出现在你的眼前。当你推开这扇门,迷雾不再跟随。

这件装置艺术作品是埃利亚松在2010年创作的《你的盲人乘客》。在丹麦,人们把非法移民称为“盲人乘客”。这件作品引发了人们对欧洲难民危机的思考。生活如同一张未完成的草图,每个人在某些时刻都可能感到迷茫和无助。正因如此,这件作品才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广泛的共鸣。

早在2003年,埃利亚松就创作过一件利用雾霭和光线所形成的装置艺术作品,名为《天气项目》。该作品位于伦敦泰特美术馆。这件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艺术家将一个仿佛被雾气笼罩的夕阳景象,封装进一个宽敞的室内空间中。这一创意不仅呼应了伦敦作为历史上的“雾都”之称,更让观者在室内就能体验一次身处缩小版“宇宙”的奇妙感受。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几米的漫画《月亮忘记了》里面那个无处不在的月亮形象。

步入泰特美术馆的涡轮大厅,你立即就会被一片橘黄色的迷雾所笼罩,而悬浮于半空中的巨大“太阳”则吸引着你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它。此时,地面和桥上已经聚集了许多游客,他们或坐或躺,姿态悠闲,仿佛在享受一场室内日光浴。当你抬头仰望,会发现“天空”是一块巨大的镜面,里面映射出许多镜像小人,只需对着“天空”挥挥手,你便能找到自己的身影。由于光和雾霭的作用,你只能注意到两侧的高墙,而两墙之间的尽头,则仿佛通向了无垠的“宇宙”。

作为装置主体的“太阳”是一个由数百个单频灯组成的巨大半圆形结构。单频灯不同于一般的照明灯,它是以单一的频率发光。例如本组装置作品是黄色单频灯,因此观者除了黄色和黑色之外,看不见其他的颜色。在大厅顶部,覆盖着一层镜面铝箔,利用镜面反射效果将半圆形的“太阳”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同时也将大厅的视觉高度增加了一倍。这种巧妙的设计并不显眼,因此参观者往往难以立即察觉到,实际上有一半的空间和“太阳”是通过反射创造出的假象。至于弥漫的雾气,则是由两侧不断喷出的糖水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在空中不停地飞舞、聚散,最终填满了整个大厅,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我相信我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理解程度,我们就像清晨天空中的一粒尘埃一样飘浮其中。”

在欧洲,人们见面时的对话经常以天气开头,在天气多变的英国尤其如此。天气是一个允许存在分歧的主题:你可以说你讨厌下雨,而我可以说我喜欢下雨,这并不会导致我们成为对立的两方。因此,讨论天气成了一个高度包容人们个性的话题,它容得下思维的自由延伸。人们对自然的好奇、探索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在天气这个宽广的“容器”中被全部接纳、交融。

人类作为恒温动物,对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温度稍有变化就会引起身体不适。下雨时,我们担心淋湿,低温会让人着凉;阳光猛烈时,我们又害怕过强的紫外线会对我们的皮肤造成伤害。天气是人类和自然最直接的交互,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自我感知和文化发展。

《天气项目》是通过纯手工打造的“天气”。人们通过建造房屋、制造空调、设计衣物来适应变幻无常的“天气”,与此同时,人类又离不开“天气”。试想一下,如果自然天气遭受彻底破坏,失去了其应有的变化,这个装着“天气”的大厅,是否会成为人类最后的避难所?

埃利亚松的作品关注自然与人的关系,他的这种创作方向深受童年成长环境的影响。1967年,埃利亚松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他的父亲是丹麦人,母亲是冰岛人,他的童年时光大多是在冰岛度过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冰岛这个遥远国度的自然环境非常奇特,身处其中,甚至能够让人产生置身于其他星球的错觉——这是冰川与火山和谐共生造就的一片净土。这里有纯净无瑕的雪原、璀璨梦幻的极光。在温暖的季节,山上的积雪条纹斑驳,与一望无际的灰色苔原相映成趣,大片大片的鲁冰花海生机盎然。人们常用“世界的尽头”形容冰岛。童年的埃利亚松在这里观察天空和瀑布,与岩石和大海对话,在荒野间漫步,以步为笔,“描绘”出山脉的走向和磅礴的气势。他和许多冰岛人一样,对自然怀有深厚的热爱。

1989年,埃利亚松进入哥本哈根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1994年,他移居德国柏林,在柏林艺术大学工作。在这里,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汇集了建筑师、工匠、艺术史学家、平面设计师、电影制作人等专业人才。他们共同致力于研究和制作装置艺术,以及探索跨学科和实验性建筑项目。

埃利亚松的另一件有趣的作品是《纽约城市瀑布》,它是由四座瀑布组成的大型装置艺术,分布在总督岛和曼哈顿大桥之间。艺术家将山野间的瀑布元素引入城市中来,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惊喜与愉悦,让他们无须远行便能享受瀑布带来的夏季清凉——这正是艺术家的目的之一。当水流静止时,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周围的环境;而当水从高处倾泻而下时,近在咫尺的人们能感觉到风的力量以及被风吹起的小水珠落在皮肤上的感觉。这种体验唤起了人们对环境的感知意识。

《纽约城市瀑布》的建造过程展现了埃利亚松的环保意识。100多名工程师、科学家、潜水员和水手共同努力,确保高达30多米的钢架结构不会对任何鱼类造成干扰。每分钟从河里抽取约25000升水的巨型水泵仅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形成瀑布所需的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脚手架。埃利亚松耗资1500多万美元,打造了一个看起来花费极少的瀑布,这或许是对自然环境恶化的一种隐喻,提醒人们珍惜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作为在冰岛长大的孩子,埃利亚松自然对冰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分别在哥本哈根、巴黎和伦敦举办了三次名为“冰钟”的展览。在这些展览中,来自格陵兰岛的巨大冰块被放置在露天的环境中,冰块携带着来自故乡的气息,让人不禁联想到北极的冰川。观众可以自由地观察、触摸、拥抱,与冰块“对话”,甚至聆听它们的声音。目睹冰块的消融过程,引发了人们对极地冰盖融化速度的关注。散布在城市广场的冰块,在人们面前显得巨大而沉重,但相对于城市建筑的体量,它们又是微不足道的。这一展览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城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块逐渐变小直至消失,这是一场关于冰川消融的巡回表演,也是一场不错的环保宣传活动。

埃利亚松的作品形式多样,横跨雕塑、装置、绘画、摄影乃至建筑等多个领域。他热衷于使用镜面、圆环、多棱和反光等多种形式和素材,擅长运用虚实相映的表现方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艺术体验。他的创作灵感源于对感知、运动以及自然、建筑和技术之间关系的迷恋。埃利亚松运用科学手段,让观众置身于多维度的空间意象之中。在他的作品中,人们能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渺小与伟大、宏观与微观并存的世界。

埃利亚松坚信,人是因感觉而存在的,这位艺术家力求将人们从麻木的日常状态中唤醒,去关注自己的感觉,去关注人类共同的情感和命运,进而引发人们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