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民营企业规模与影响的不断扩大,一些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频频暴露,严重威胁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民营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就必须认识到财务风险对企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所处行业的宏观发展情况以及自身的业务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做好财务规划,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并加强对各种财务风险类型与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全面了解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保障企业财务管理高质量发展。文章站在民营企业的角度,详细地分析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控制;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财务风险是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对于企业经济收益以及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民营企业应当增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结合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目标,合理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将财务风险纳入企业内控建设中,正确认识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改善财务风险管理内部环境,进而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民营企业要重点培养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完善风险组织机构,明确各个部门相应的职责,做好各部门统筹和协调工作,逐步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严格贯彻落实企业风险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从全局角度进行风险管理,进而确保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1 财务风险主要类型分析
第一,筹资风险。企业所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的不断变化,增加了经营管理的难度,导致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严重影响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企业发展。企业所处市场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加之企业经营不善、投资决策失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影响企业健康发展。企业为了激发发展活力,推动自身良性运行,就会选择多种筹资方式与手段,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而筹资活动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购买力风险等[1]。例如再融资风险,部分企业本身筹资结构不合理,不能调研与分析企业内部资金需求,未做好筹资需求计划,难以有效利用资金,增加了再融资的难度。
第二,投资风险。企业为了提升经济收益,将流动性资金用以项目投资,从而产生投资收益,但是投资活动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险,企业在投资活动中,市场需求变化对最终收益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无法达到预期收益,则称之为投资风险。企业不能对具体的投资项目做好市场分析与调研工作,未对该项目预期成本投入与产生的投资收益进行核算,无法实时对该项目所处行业国家政策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加以分析,不能及时掌握该项目相关的信息,无法合理安排与配置各项资源,也不能及时针对部分异常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直接影响到企业投资收益。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例如通货膨胀风险,部分企业投资收益低于通货膨胀,降低了货币的购买力,投资者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风险。
第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各项具体的经济活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各个环节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于企业资金运转产生不利影响。经营风险主要包括生产、采购、应收账款以及存货变现风险等。以存货变现风险为例,部分企业未做好市场调研与分析工作,未充分了解到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销售模式等,销售模式以及销售理念较为落后,产品不能很好地迎合市场,从而造成商品滞销,增加了库存压力,导致企业大量资金被占用,无法获取大量的销售收益。而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市场销售量,采用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部分客户并不能严格按照销售合同价款支付期限足额支付价款,产生了较多的坏账、死账,不利于企业发展[2]。
第四,存货管理风险。企业需要结合市场需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最优库存,既能保证其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减少企业库存压力,从而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当企业存货量较多,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时,企业便无法获取大量的项目收益,也就不能将资金投入下一轮的生产销售等环节中,无法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稳定开展,同时还占用了企业较多的资金,产生了较多的库存成本,而且当库存产品丢失或者损坏时,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反地,如果企业库存存货量较少,当市场需求较大,xhHCGMwCpPRE8mQytr8hFg==供不应求时,容易导致企业违约,从而影响企业的信誉。
第五,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企业资产不足以偿付债务或者不能正确转移的风险。企业在正常运行的同时,受市场经济环境变动以及内部决策等因素影响,时常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企业应当合理利用现有资金有效解决问题,防范与控制各项风险。
2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存亡的关键。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只有做好财务规划,强化内部控制,科学有效地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才能够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企业良性稳定运行[3]。如果财务风险不能得到妥善的管理与控制,就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面临破产。具体而言,民营企业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全面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各项风险因素,正确认识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建立全方位、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手段,准确定位与分析财务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企业投资活动、融资活动以及资金收支活动加以规范与管控,从而保证资产安全,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3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3.1 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民营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其主要的精力与目光都聚焦在如何抢占市场资源、提高产品销售量方面,却忽视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知之甚少,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一般都是凭借自身的管理经验开展工作,难以有效监督与推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以及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完善,无法保证风险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管理者不能对企业所处市场宏观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准确地判断财务风险发展趋势,无法快速确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加之其对财务风险类型以及具体的措施缺乏一定了解,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从而产生了较多的风险,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秩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民营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加。而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较为落后,其没有把握风险管理的本质,不能准确认识并分析出各项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类型与具体的风险因素,只是在风险产生并对企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之后,才会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与方法进行控制,并没有对风险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加之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了解,未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因此就会影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2 财务内控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对内控制度的建设缺乏重视,不能针对各项财务活动制定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无法对各个部门的工作权限与职责作出明确的规定,容易出现各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部分民营企业在资金支出活动中,不能明确各个层级资金支出审批人员的审批权限范围以及职责,管理人员不能在自身权限范围内行使职责。同时,企业并没有形成全过程的资金支出监控机制,无法追踪与监控每一笔资金支出流量与流向,导致企业不能高效利用资金,容易出现资金使用风险,甚至造成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企业后续的发展。
另一方面,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一般专注于事后环节的风险管控,并未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与评价机制,无法将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中,甚至还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营危机。例如,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财务人员并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所处市场环境整体的变化,无法准确识别财务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不能全面了解与掌握财务风险产生的动因以及其对企业造成的具体影响,不利于财务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势必会影响财务风险控制成效。与此同时,部分民营企业不关注事前环节的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未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对各项异常数据形成有效的监控,也不能及时发现各种风险因素,财务人员只能在事后环节采取补救措施,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经营危机[4]。
4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4.1 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人员在输出财务价值的同时,也应帮助管理者树立财务思维,引导业务人员规范行为,进一步强化企业财务内控和风险防控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民营企业要加强财务内控,将财务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到企业整体的文化理念中,形成财务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增强企业管理者与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企业管理者应当提高站位,从企业整体发展角度出发,认真研究并分析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强化责任,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重点关注财务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将目光聚焦在财务风险管理理念文化的形成过程上,对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立即整改,确保财务工作程序严谨无误[5]。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必须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认真调研与分析本企业所处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对潜在的财务风险和危机要有较强的警惕意识和识别能力,及时识别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引进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掌握专业的风险防控方法,针对具体的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从而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全方位提高企业效益。
4.2 健全财务内控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民营企业要健全完善财务内控机制,以内控建设促进财务内部管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方面,民营企业要加强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强化对各项财务活动的管控,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权限与职责,实时追踪与监督管理人员的行为,及时发现财务风险,保障企业财产安全。首先,民营企业应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加强资金收支活动管控,明确各个管理人员资金支出审批的权限以及职责,确保各个部门人员能够积极配合,强化资金安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民营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管体系,追踪与监控企业每一笔资金流向与流量,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确保资金高效使用,避免资金浪费。最后,民营企业应当将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等具体的资金运转活动上,加强资金管理,做好财务规划,提高财务安全。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重点关注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完善工作,包括事前、事中与事后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前端,树立业财融合的思想意识,全面了解业务活动实际情况,了解每个项目成本投入情况,预估项目收益,明确资金的去向,实时监控并合理安排好各项资源,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首先,民营企业应健全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引进先进的财务风险评估方法与工具,全面分析与评估财务风险产生的动因以及对企业产生的具体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与方法加强风险控制,减少企业经济损失。其次,民营企业要建立严格的风险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后,为了有效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成效,民营企业要重点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的审计岗位,实时监督企业资金收支活动、审批流程、财务内控机制的落实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等,通过审计及时发现管理漏洞与不足,帮助企业完善财务内控机制,改进财务管理流程与方法,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更好地实现民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6]。
另外,民营企业要重视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工作,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运用信息化系统实行动态监控,借助现代技术对各种异常的财务数据及时预警并上报给企业管理层,管理层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的财务风险信息,强化财务内部控制,不断规范自身的管理行为,积极贯彻落实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
5 结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强化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与责任,认真贯彻落实风险管理理念与管理体系,将财务风险管理理念覆盖到所有工作环节中,合理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民营企业需要健全财务内控机制,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与规范,强化内部控制,为企业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碧珍.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 大众投资指南,2023(7):134-136.
[2]杨志英.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1):120-121.
[3]赖明慧.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措施[J]. 黑龙江科学,2019,10(11):114-115.
[4]黄红英.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8(35):1-2.
[5]吴正红.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研究[J]. 经贸实践,2018(22):93.
[6]袁惠芬.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研究[J]. 经贸实践,2018(18):111.
[作者简介]陈芬,女,宁波海曙人,宁波泰盛源集团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