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已然成为教育工作中的核心议题。这不仅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过度偏重于语言知识的机械传授与应试技能的训练,往往忽视了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这样的教学倾向,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英语教育在涵养家国情怀、培育民族情感与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为此,可从“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为原则”“以新课改相关要求为指导”等方面来全面开发和有效实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学英语课程。这不仅能有效弥补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更能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其深厚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自信。
【关键词】家国情怀;地域文化;课程开发;小学英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显得尤为重要。家国情怀不仅是个体对家乡和国家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对民族、国家和世界的责任感与担当。然而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往往过度关注语言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对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视野构建上存在明显不足。为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家乡,了解中华文化,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笔者所在研究团队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以重庆市为例,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学英语课程,来弥补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实现家国情怀的涵养。这不仅是对英语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更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以下几个维度出发,详细探讨地域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意义、构建方式和具体实施。
一、地域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意义
(一)丰富学科育人价值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祖国”就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即看得见的“祖国”。优秀的地域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梳理和优选本土地域文化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不仅契合了英语课程目标中关于“中外文化理解”与“优秀文化鉴赏”的培育要求,更能够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更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弥补课程教材不足
近年来,小学各学科课程教材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优化的地方。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整体设计不足、系统性不强、课程定位与目标不清晰、内容存在碎片化倾向和重复交叉现象等。因此,地域文化特色课程内容的开发应严格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同时结合学科特点,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真实、全面、生动、系统地展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小学课程教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
(三)推动地域文化传播
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历史悠久,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涵盖了三峡文化、巴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火锅文化等多个维度、不同层面的文化。它们极具弘扬和传播价值。将优秀的地域文化系统地融入英语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全面深入认识其内涵和价值,可在培育其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同时,培养他们向世界传播地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更能够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二、地域文化特色课程的构建
开发地域文化特色课程时应当从涵养家国情怀、实现内容与语言双聚焦以及促进教师育人与教学能力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出发。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内涵,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重庆市为例,课程内容的开发以“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的转向为出发点,以《中国风·重庆篇》小学生爱国主义、国际理解教育英语系列丛书的编写、出版与使用为载体和实践方式,着力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基于学情开发出系统的小学英语地域文化教学资源;二是如何有效运用此资源,构建校本课程,实施有效教学;三是如何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其文化表达能力,真正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一)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导向:优选地域文化,落实课程思政
英语课程思政是小学英语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它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把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道德修养等思政要素与英语课程知识、技能有机融合。本研究团队经过前期的搜集和梳理,精选了一系列关于重庆的历史变迁、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名人轶事、地方特产、城市建设、科技发展等素材作为课程内容的基础。这些素材不仅全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而且通过英语将文化的抽象概念具象化,将其转化为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这进一步强化课程的育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为根本:遵循教学规律,体现时代要求
确定课程设计原则,是一个综合性且系统性的过程,它涉及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等多个方面。以下将对本课程设计的五大原则进行详细的阐述。具体而言,一是思想性。选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优秀的地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整体性。课程围绕八大主题搭建框架,将相关内容均衡而有梯度地分布到各个单册、单元和板块中,使整个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三是趣味性。选材要生动鲜活,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四是真实性。注重情境创设和问题设置,营造真实场景,跳出单纯关注语言教学的窠臼。五是时代性。课程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将时代性体现在课程理念、选材等方面。
(三)以新课改相关要求为指导:践行课程标准理念,服务课程实施
在内容上,本课程全面涵盖了重庆“人物”“美景”“美食”“物产”“天气”“交通”“历史”和“未来”等八大主题。每个主题对应一个单元,全面覆盖了小学3~6年级的学习需求,五年级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每个单元采取多元平行结构,以探究主题意义为线索,巧妙串联了旨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读前活动,丰富阅读内容、贯彻“双减”政策的读后任务,以及对比中外文化的拓展板块。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五育融合”的学科课程育人理念,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课程形成了以“重庆—中国—世界”为认知链条的特色框架,以相关主题为语境,基于小学生认知逻辑,构建了以语言思维进阶为核心的文本体系。与此同时,该课程与相应的语言文化知识进行了匹配,以促进学生语言文化思维的协同发展。这将有效服务校本课程的建构和实施(如表2)。
三、地域文化特色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本研究团队构建了新的实践范式,它可有效促进课程与教学、语言与文化、内容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此外,在地方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师发展与课程建设、资源开发与教学转化、文化传播与情怀涵养的耦合之处找到课程建设的生长点和发力点,为课程的持续优化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以文化教学理论为依据:科学规划配置,提升课程效力
文化教学理论倡导把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作为资源和方法,将文化教学的起点建立在对学习者自身文化知识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用共情同理之心去感受和理解他们的文化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接近“文化真实性”。依据这一理论,在课程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实施了“三结合”,即显隐结合、课内外结合以及家校社结合。具体而言,就是把以教材为载体、课堂教学为依托的显性课程和以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为形式的隐性课程相结合。同时,利用课后作业渗透、亲子双语共读、基地研学活动等方式,联通课内外,整合家校社资源,实现课程效力的提升。
(二)以有效教学探索为路径:实施“五动”教学,增值课堂效能
英语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活动性、参与性、情感性和体验性,侧重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因此,本研究团队结合文化教学理论的感知法、比较法、分析法、判断法、评价法、表达法,全面实施“五动”教学。具体而言,教师采取多种文化教学法引导学生“能动”;用文化教学法结合学生活动促进学生“会动”;提供丰富地道的文化表达素材确保学生“敢动”;通过各种任务活动推动生与生、师与生、家长与学生的“联动”;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乐动”。本研究团队致力于把知识灌输转向为价值引领,从机械操练到内在体悟,从形式感知到内涵把握,进而通过文化知识的熏陶塑造学生的文化意识,不断优化和丰富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
(三)以科学评价实施为保障:创新评价方式,落实育人效果
为确保育人效果的实现,必须强调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本研究团队探索出“五式”与“多样化+趣味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如图1),提升教学效果。“五式”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同学、家长、自己、外方(外国师生)。不同评价主体根据其角色特点和学习背景,采用各有侧重的评价方式,从而确保评价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过程性评价环节中,注重体现“多样化”的评价特点。具体方式如下:一是用榜样进行口头评价,如“像小萝卜头一样好学”“像非遗工匠一样细致”等;二是用实物进行书面评价,如教师画重庆土特产、地域特色元素等;三是建立档案,实施激励性评价,记录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运用案例引导其健康成长。在终结性评价中,注重体现“趣味化”的特点,通过链接真实世界,采用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制作宣传海报、担当文化产品代言人、设计一份旅游指南、拍摄一段重庆文化视频等。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提升其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本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是一次守正创新的尝试,更是对英语课程的全新探索与革新。本课程通过深度整合地域文化与英语教学内容,成功解决了英语教学里中华文化失语的问题,为英语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课程也成功破解了地域文化如何有效融入英语课程的关键难题,为其他省市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切实可行的操作范式,并且为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为2024年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优秀案例之一,由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选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蔷,葛晓培. 英语课标(2022年版):突破有“语言”无“文化”的教学窘境[J]. 中小学管理,2022(6):24-27.
[3]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14-03-28)[2023-03-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4]李臣之,王虹,董志香. 地方文化的课程价值刍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9):63-68.
[5]吴艳玲. 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解读[J]. 基础教育课程,2021(7):5-9.
[6]张茂芹,周刘波. 家国情怀的教育逻辑与实践进路[J]. 历史教学问题,2020(4):148-15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8]常俊跃,赵永青.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CLI)的提出、内涵及意义:从内容依托教学到内容语言融合教育[J]. 外语教学,2020(5):49-54.
[9]王飞涛,江苹. 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意义、内涵及实施路径[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1):2-5,15.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