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河北省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北省的港口资源日益显得紧张和碎片化。如何整合省内港口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港口的联动发展,已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北省港口资源现状
1.港口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存在重复建设。河北省境内港口众多,目前已建成港口41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港口25个。但这些港口规模普遍较小,10万吨级以上港口的吞吐量也多在1000万吨以下。同时,各港口分布散乱,功能和吞吐量结构高度相似,存在大量重复建设。重复建设导致千头万绪的小港口分散各地,不仅加大了基础设施和维护成本,也很难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效率。此外,港口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竞争更甚于合作,不利于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
2.港口功能单一,结构趋同性严重。河北省内大部分港口功能较为单一,以散货港或兼营少量集装箱为主。且港口之间主要业务都较为雷同,80%以上吞吐量来自煤炭、矿石、钢材等散货。功能单一加之结构高度趋同,很难根据货源和运输需求进行灵活调配,也限制了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此外,大量小型散货港分布在沿海,不仅占地面积大,也加重了沿海区域的环境压力。港口之间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整体核心竞争力也较为薄弱。
3.港口布局分散,联运体系不完善。河北省内港口主要分布在黄骅港一带和东南沿海,但各港口之间的运输衔接不顺畅。铁路、公路等联运系统不完善,大大增加了联运成本。同时省内铁路、沿海高速公路容量有限,也制约了港口运力的进一步提升。此外,信息系统割裂使各港口很难实时协调调配资源,降低了运营效率。总体而言,省内港口的分散布局和碎片化运输体系,大大制约了河北全省港口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河北省港口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
1.港口管理体制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河北省内港口分属中央和地方不同部门管理,且多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横向协调机制。中央管理的港口主要包括秦皇岛港、黄骅港等大型港口,而绝大部分10万吨级以上的中小型港口则分散由地方港口、交通、发改、国资等多个部门管理,部门间缺乏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多头管理的结果是各港口之间缺乏战略协调,竞争多于合作,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政府对港口的监管和扶持也比较分散,中小港口发展缺乏全局视角的支持。
2.港口之间信息交流不畅,联动发展困难。河北省内各港口及联运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不同港口和运输企业之间缺乏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和数据标准,很难实时了解其他港口的运力、货源和运价信息。信息不互通直接导致各港口无法根据整体情况灵活调配资源,也很难与铁路、公路公司就联运事项进行协商。信息壁垒使得港口之间联动发展十分困难,整体资源无法优化整合。此外,港口之间还缺乏战略合作机制。除业务往来外,各港口鲜有共建物流基地、冷链系统等长期合作。信息交流和战略协作的不足制约了河北港口的协同发展。
3.港口资源配置不足,整体运营效率不高。在港口数量众多的情况下,河北省能实际运营的高标准深水港口仍十分稀缺。秦皇岛港和黄骅港近年吞吐量已接近饱和,而新的港口建设又面临选址、建设周期等问题。同时规模较小的中小港口问题更加突出,题库资源配置明显不足,很难满足运输需求。总体而言,河北港口和后方运力不匹配的问题制约了港口运输体系效率的提升。
三、基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河北省港口资源整合的对策
1.理顺港口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和协调机制。①统一港口管理部门,实行统一行政。当前,河北省内港口分属中央和地方不同部门管理,有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国资委等,且多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这种多头并行的港口管理体制导致各部门只看重本部门的业绩和发展指标,很难站在全局高度统筹港口的整体布局,也很难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港口的协同发展。为此,建议统一港口管理部门,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作为省级港口资源的主管单位,负责规划、审批和监管全省各类港口的建设与运营。取消目前港口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管理状况,实行统一行政管理。交通运输厅下可设立省级港口管理局作为政策研究、制定和执行的专门机构。港口管理局要按照全省范围的视角,制定统一的港口规划建设标准,明确各港口的功能定位与发展重点,统筹推进港口的存量资源整合与增量布局。此外,港口管理局还需加强内部协调和对外沟通,定期与发展改革、商务、海关、自然资源等部门召开会议,形成工作合力,保障港口建设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立项目审批和运营监管的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终极目标是建立统一协调、高效便捷的港口管理体制,确保政府的组织职能能够与港口资源整合的目标要求相匹配,有力推动河北港口的协同发展。
②建立定期沟通和联席会议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港口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港口资源整合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在河北省政府层面成立港口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该小组要定期召开例会,专题研究港口发展政策、布局规划、建设项目和运营监管等重大事项,及时协调解决港口管理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成员可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厅局负责人为成员,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国资委等部门均需派代表参加。小组下设办公室,港口管理局可担任具体的日常联系和组织协调机构。办公室要建立项目档案,开展现场调研,梳理各市港口建设项目推进情况,确保省政府下达的规划指标和资金安排如期落实。此外,建议河北省内各设区市也可参照成立地方性的港口建设领导小组或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小组或机制通过加强协作配合,有力整合和发展本地区重点港口,更好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省级与地方的港口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定期会晤和项目督导,可以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我省港口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各项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③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港口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这是推进河北省港口资源整合的重要保障。因此,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对省级重点港口项目的建设补贴和运营奖励。中央可安排专项建设基金,用于补助秦皇岛、黄骅等国家级港口的码头和航道扩建工程。地方政府也可设立港口发展基金,补贴中小港口的智慧港口建设和联运系统提效升级项目。同时,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PPP模式、BOT模式等参与港口基础设施和智慧港口建设。可在港口建设项目中预留一定股份或收益比例招商引资,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推动河北港口建设。此外,要创新金融支持方式,由省政府牵头,设立支持港口建设的专项贷款或融资平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港口建设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提供港口企业专项借款和融资担保,降低其融资成本。还需加快港口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出台促进港口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配套政策,完善港口用地划拨、项目审批、企业监管等制度,为港口资源整合创造良好环境。使企业主体能在规范有序的制度框架下推进投资建设。
2.加强港口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战略合作。①搭建统一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议统筹省内港口与铁路、公路等运输企业,共同出资搭建河北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旨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省内各港口及联运系统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平台需要整合港口、铁路、公路的运力、价格、订单等海量数据,还要设置统一的数据接口与安全标准。届时各港口和运输企业只需对接平台标准,就可共享信息、协同运营。信息平台具体可提供动态查询港口航线、泊位、吊装等运力信息的功能。运输企业也可发布运力和运价信息,便于货主统筹比较选择。平台还可协助优化船舶调度计划,提升装卸作业效率。此外,通过云仓和物流状态跟踪功能,有助于各方实时掌握货流状态。该信息平台的建立,将有效提升河北全省范围内的港口运营效率和协同能力。它也将促进港口企业之间的交流对接,开展泊位、桥吊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②建立港口战略联盟,推动共建共享。建议充分发挥省内龙头港口的引领作用,由秦皇岛港、黄骅港等大型港口牵头,广泛联合沿海主要港口共同发起成立河北港口战略联盟。联盟旨在促进信息共享、实现资源整合、推动联动发展。联盟内港口可明确分工,规范竞争秩序,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补协作,降低重复建设。例如可共建公用港池和铁路专用线等,实现大宗设备和运力的共享,节约建设成本。港口战略联盟也可在政府支持下,共同设立港口建设基金或发展银行。通过自身和社会资本的共同参与,解决瓶颈资源的共建问题。此外联盟内港口还可优化整体功能布局,实现工作的重点分工。秦皇岛港可聚焦发展中韩临港功能,黄骅港可发挥内河枢纽港作用,其他港口也各自明确特色定位。通过功能互补实现协同发展。港口联盟也为深入合作提供了平台,港口之间可共享运力、开拓货源,还可携手港口所在城市,推动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③共建冷链物流和末端配送网络。建议港口企业与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公司等共建冷链物流和末端配送网络。发挥各方在场站、仓储、运力等方面的优势,打造覆盖全省的温控物流体系,为开展高附加值的水果、养殖品等出口提供港口保障。首先,港口企业可与陆路冷链运输企业合作,在港区建设冷链中心站,并统一开发配套的冷库、冷藏运输工具。铁路货运公司可提供代为订舱和全程冷链运输的一站式服务。港口与铁路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其次,可共建农产品的中转仓储基地,并设置货架分拣系统,实现集中配载。再其次,可以依托物流园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订单拼装、清关报关等增值服务,以提升物流效率。
3.优化港口布局,促进功能互补与联动发展。①统筹规划,明确港口的功能定位。河北省境内港口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功能高度雷同,核心竞争力较弱。为实现港口的联动发展,建议从全局和长远角度,统筹研究划定河北省主要港口的功能定位,并科学合理布局不同港口的类型、规模和运能。在沿海地区,建议适当提高大宗散货港的比重。充分考虑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和重化工业基础,大力发展专业化的大宗散货运输港口,例如铁矿石、焦炭等,提供高效的装卸转运服务。根据腹地实际货源情况,合理设置这些散货港的具体运能和配套铁路线。内河黄河中下游地区,建议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的中转仓储类港口。这类港口可充分利用内河运输成本优势,与沿海港口形成分工配合。在滦河流域地带,建议以发展货柜班轮运输港口为主。依托津霸铁路运输通道,承接京津冀区域外贸出口运力,实现港口结构的多元化。此外,在港口的具体规划当中,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港口的经营模式和政企关系,实现差异化竞争。鼓励混合所有制港口,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机制作用。通过科学设置港口布局和运营模式的多样化,整体提升河北省港口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保障运力稳定增长。
②发挥区域中心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建议培育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心港口,发挥其在腹地经济建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些中心港口可根据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提供定制化的高效运输解决方案。具体而言,秦皇岛港可发挥北方矿产资源基地和能源运输中心港的作用。依托附近的秦皇岛和唐山重化工业区,提供匹配的大宗散货运输服务。黄骅港可发挥内河枢纽港的功能,承接中西部地区农副产品的集运任务。秦皇岛、黄骅等中心港还可带动周边中小港口共建仓储保税物流中心,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的运输网络。此外,滦州、 塘沽等区域性港口可以发挥腹地工业区的支援作用。这些港口可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推动相关加工业聚集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丰富港口的业务类型,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③统筹内外贸运力结构。鉴于河北省贸易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态势,建议在港口规划和资源整合过程中,统筹考虑内外贸运力结构的优化配置问题。重点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对高标准港口的需求。具体来说,在沿海等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和区域,建议适当扩大货柜运输功能的港口比重。这类港口可充分利用邻近的铁路、公路系统,承接外贸出口企业的小批量、多品类的零担集装箱运输任务。同时,在渤海湾地区重点打造承接中韩、中蒙国际班轮的港口。依托泰达港等既有基础,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形成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的枢纽港。此外,要优化河北省内港口的集疏运体系,防止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可发挥秦皇岛、黄骅等枢纽港的集疏分流作用,支线港口错峰协作,实现货源的有序配置。还要统筹港口与铁路、公路的运力配比关系。提升腹地内河、铁路系统运输能力,防止出现港口装卸能力过剩的情况,确保港口运力和后方运输体系的匹配性。
四、结语
河北省港口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从管理体制、信息平台、布局配置等方面着手,推动港口的联动发展。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和协调机制,可以打通部门联动的藩篱;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战略联盟,有助于港口企业之间的交流协作;优化港口布局,实现功能互补,可以缩小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港口资源的整合利用,不仅关系到河北省交通运输体系的优化升级,也关系到服务周边地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提升。需要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快建立统一、高效的港口管理运行机制,为港口的联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期待通过港口资源的深度融合,带动河北省交通业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