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元曲里的四季

2024-10-30 00:00:00鲁珉
躬耕 2024年10期

文学里的四季不仅仅是在唐诗宋词里更替,元曲里的更是呈现出一圈圈五彩缤纷的岁月年轮。春天是生机盎然、色彩明丽,夏天比唐诗宋词更为热烈、奔放,秋天却往往满是萧瑟、凄凉,冬天更是寒冷、肃杀。这就是元曲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美感和震撼。

春在元曲中徜徉着,感念岁月如诗,尽享静美时光。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这首“天净沙·春”,是元曲四大名家之一的白朴的小令,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庭院中喧闹,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庭院中生机勃勃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这是元曲名家关汉卿的一首名曲《大德歌·春》。此曲开头以子规鸟的啼叫引起少妇的思念,写尽少妇的离别之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后用双燕衔泥反衬少妇的孤独之苦。全篇紧紧围绕一个“春”字,从各个侧面描绘,突出了少妇的思念。行文上惜墨如金,不蔓不枝。

王实甫在《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中,借境抒情,对渐渐依身的春,进行了写实的描述。“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曲子里的山、水、桃、柳、阁,无不紧系思念之情,仿佛你就置身于一袭春雨中。不易捉摸的感情,景物描写和形象的描述,表露无遗。

若提起马致远,立马就会想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那首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小曲。马致远对春的喜好,也融进那首《水仙子·和卢疏斋西湖》之中了。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一曲小令,将西湖的繁华拨弄到你的眼前。管弦、莺歌,花团锦簇。西湖无时不美,无处不美。春之西湖与睡足了的西施醒来之比并,将春的西湖赋予了一种情的极致。

梨花瓣落,春将归去。这样的景色也出现在元曲中。刘庭信的《一枝花·春日送别》,将春绿梨白描绘在一贴画上。“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这不就是么,梨花似雪,杏花怒放,柳枝起舞,如此良辰美景,全是春风的功劳。春意盎然的江南,在丝丝细雨的滋润之下更显得婀娜多姿,景色宜人。

不论春有多么美丽,你是如何地眷恋,她总会随着季节而去。于是,吴澄把那种对春的依依不舍写在心上。

“名园花正好,娇红白,百态竞春妆。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为试铝霜。诗朋酒伴,趁此日流转风光……问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飞过东墙。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

虽对春光无限眷恋,却无伤春情感。百花盛开,娇红白,争荣斗艳。朋酒伴,不负大好春光。可春终究会远去的,看莺燕翻飞不厌,蜂蝶飞过东墙也不憾。留下的,是一个无限怀想的春。

曼妙春日,让我们暂别唐诗宋词,漫步在元曲的小径中,也能找寻到一份和煦的美丽,一份极致的真趣。

盛夏来,阳光刺眼地照着,就连树上的蝉鸣声音也小了许多。

小院里,有一棵葡萄树。不远处,还有几棵大樟树,树冠很大,遮住了小半个院子。

闲时,坐在樟树下的石凳子上,一壶清茶,一本书,让微微的风轻轻拂过面颊。随风而来的,是元曲里的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这曲《天净沙·夏》,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所作。轻读,仿佛看见那个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的芳龄女孩,静静地消受着宜人时光。猛一转身,却发现刚才还是大雨倾盆的景象,变得雨过天晴,水也散发着凉爽的气息了。

读完这首小令,似乎没有了夏天燥热、喧闹的特征,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静谧、清爽的夏,不禁使人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的神清气爽。

“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荼蘼院。蛛丝挂柳绵,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元代散曲大家钱霖,一个盛夏的午后,天气燥热,可他依然在庭院里那棵古树下,一杯茶,一叠书,书童在研墨,写下这首《清江引》。

窗帘半卷,院门深掩,花开正妍。已经远去的春天,把一帘幽梦带向遥远,仿佛看到钱霖无意往来世俗的心境,流露在夏的蝉鸣里。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张养浩的这首《水仙子·咏江南》,活脱脱把一个江南的夏写尽。

一曲小令,将空间转换,仿佛看见夏时江南,似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遥望大江远山,两岸人家映入眼帘,芰荷池塘,沙洲水禽,极目天际的画船,定格在眼前。倏地,又回到静谧的村落,还有那幕酒帘。江南的秀丽风景,轻轻地便飘进你的心里。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元曲大家元好问,也是盛夏写下这首《四块玉》。

君不见,夏的田野里,绿叶繁茂一片浓荫,池塘中的荷花开得正艳,风掠过水面,阵阵清凉便拂面而来。飞来飞去的燕子,叽叽喳喳,不时有蝉鸣声传来,惊扰了夏时骤雨,淋湿了池塘里片片新荷。一幅动感十足的画面,呈现在你的眼前。

元曲里,不提关汉卿就不能说知元曲了。他在夏日清凉的屋檐下,轻蘸淡墨写下这样一首曲子:“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一间老屋,一壶老酒,几个老友,喝尽兴了,空壶便添了无数个。随风听蝉,饮酒赋诗,吟咏唱和,好不快活。

关汉卿用质朴的文笔,将乡间生活表现得活灵活现。读于此,也希冀在乡下那间青瓦老屋里,邀约几个好友,摆一桌土菜,听夏风从竹林吹过,看萤火在眼前飞来飞去。

炎热的夏,偶尔拿几首元曲静心来读,些许清凉便会涌进心田,浸透整个身心。

秋景秋意,不仅唐诗宋词里有,元曲里也有。可那个秋,不单单是层林尽染,也会有悲秋。或许,写满喜怒哀乐的秋,才是真实的,就如元曲里的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有描写秋的元曲,当属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最为动人。

《天净沙·秋思》,灵动地把一个秋意写尽。拆开小曲里的单词,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枯藤、老树、昏鸦,不正是故乡老屋前的那幅景象么。故乡的小桥、流水、人家,仿佛秋风正轻轻地吹,草黄天净,一派秋意正浓。

只是,当开始凋零的秋天遇上黄昏,悲怆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夕阳西下时,一缕愁绪便涌进心怀,将悲秋意境用最唯美的方式展现出来。

咏唱秋的元曲还有四大家之一的白朴。他在《天净沙·秋》里,以轻盈的笔调,写出一个别样的秋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对于秋,古代文人无一例外地都对其喜爱有加。为秋,可谓是秋语不惊誓不休。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将自己的对秋的感悟,用立体的文字搭建了一片秋的美好景象。从孤村,到红叶黄花,渐进地把一个秋,多层次地表现出来,使人赏心悦目,而又韵味无穷。这首小令,典雅,清新,将一个色彩斑斓的秋,跃于纸上,嵌入心里。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田边斜月,新雁两三行。”贯云石的这首《小梁州·秋》,将一幅清丽明净的西湖秋光图展现你的眼前,即使千百年后,读此词依然可以感受那种西湖秋色。西湖的满眼秋光,渐次铺开,开阔秀美,也正是散曲通过起伏的韵律和节奏,才能够极致地表现对大自然的爱怜。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这支《沉醉东风·秋景》,是元代文学家卢挚的散曲。读罢此曲,顿时感到那秋之景历历如绘。松枯,孤鹜,随那散漫的西风缓缓来到你面前。静的夜,斑斓的月光,2nkUwqaVa682gTKu5Vp2rKYscc5CvMgvmGDPPDhdTzk=一片秋色,融入画中。高天寥廓,秋的清凉,回荡在自然与心间。

悲秋也有一种残缺的美,如关汉卿元曲里的秋。“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叠字起,将一个多情的秋写得灵动而富有生气。面对秋的季节,借用陈抟的典故,写秋下怎难入眠。就连秋蝉寒蛩的鸣叫,都那么充满愁绪,更何况秋雨潇潇中的芭蕉,怎能不伤心和愁怨。

吴西逸的《清江引·秋居》,将一个款款而来的秋,写得轻盈飘逸。“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将一个多彩的秋,用最简洁的词来表达,白雁,白霜,凉夜,醉踏松,落笔于满天星斗。虽是笔调有些清凄,却能使人感到那个秋,也是浪漫的。

元曲里,让我们感受不一样的秋天。或是大美,或是凄美,都是世间不可或缺的元素,共同构筑起这个多彩的世界。

冬景冬雪,不仅唐诗宋词里有,元曲里也有。可那个冬,不单单是白雪飘飘,晶莹剔透,也会有苍凉寒冷。或许,写满喜怒哀乐的冬,才是真实的,犹如元曲里的冬。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衷草孤村。”这是白朴的《天净沙·冬》。读这首小令,仿佛看见那白雪飘飞的时节,静伫河边山前的小茅屋,静静地享受着雪花轻抚。雪落无声,更是增添了孤村的寂寥,怎不叫人多几分惆怅呢。

元曲大家马致远则不同。他曲中的冬天,有雪,还是漫天飞雪,带有喜气喜色的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这是他的《寿阳曲·江天暮雪》起势,梅花相映,雪纷飞,一幅动感十足的画。“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仅仅有雪不够,还要添加灵魂。于是,画面里走进钓鱼人。也是独钓雪的高人,在冬的雪景里定格,恰到好处。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身披长袍的关汉卿,隔窗望着纷纷飘落的雪,风急雪大,只好掩上重重的木门,好将凛冽的风雪挡在门外。“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 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此时,曲风突变,猛然看见,那个临窗望雪的人,却是那样憔悴,孤独情深,盼人归。思念的人,定是夏去秋未回的亲人。是妻盼夫归,还是母盼儿回,留下一道未解的谜。

还是白朴,写不尽冬之物语。“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明明是晴空万里上凤凰,却道厚云也来遮。已是黄昏,雪落梅上,寂静的楼台上,笛声响起,连同那一弯明月也吹落下来。突兀、丰富、余韵,贴切的比喻,灵动的夸张,自然巧妙地写出了对冬的独特感受。

元曲中,景元启并不是大家,可他的《殿前欢·梅花》却能够让耳目一新。“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写冬不见冬,写雪无雪踪。

同样,贯云石也不为大多人所知,他的元曲,更像是一老者,喃喃低语。“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从冬寒里,率先看见春的迹象。虽如此,却身在寒冬。“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虽然已经窥见了春的影子,却依然是飘雪而至。这首《清江引·咏梅》,道出了冬未尽梅正开春欲来的至美景象。

元曲中,《蟾宫曲》曲名很少见,薛昂夫就写过一曲《蟾宫曲·雪》。薛昂夫的曲很优雅,他的代表作《阳春白雪》《太平乐府》流传很广。“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把漫天飘飞的雪,比喻成仙女洒下的晶莹美玉,似点点扬花,又似片片鹅毛,飘逸,灵动,妩媚,写得美艳奇绝。“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曲风急下,写意转为写实,从天上回到人间,红炉,羊羔,毛驴,已是人间烟火,耐人寻味。

元曲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丽之花,能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足以见得它的成就。元曲里的冬天,一篇小小的文章不能穷尽,但也可窥见一斑。

元曲里,让我们感受不一样的冬天。或是大美,或是孤冷,都是世间不可或缺的元素,共同构筑起这个洁白而又多彩的世界。

从四季的元曲中,我们看了春花来了盛夏,送走秋月走进寒冬。透过它清丽婉转的词语,仿佛就能够穿越到那个时代。或举杯邀月在别院,或踱步在流水小桥。在春花盛开之时,在夏日荷花池边,在初秋菊花黄里,在雪花飘飞的寒冬,咏唱一首墨迹未干的元曲,那一定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