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其发生与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属于一类多系统、异质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后,如不进行及时治疗,病情将呈现急性加重表现,导致患者肺功能受限,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为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道炎性病变,临床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气喘等,并伴随持续性呼吸道症状与气流受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变化,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给经济和社会造成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后,将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如不及时进行对症治疗,随着病情发展、恶化,将诱发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本文主要综述慢性阻塞性治疗方案研究进展,为临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抗感染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诱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是常见的病毒类型。对于这类患者,可选择抗病毒治疗。穿琥宁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其抗病毒作用较为显著,用药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气道内各项炎症介质水平,强化抗感染效果。临床不建议针对因流感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经验性抗病毒药物治疗,仅对伴随发热、咽痛、乏力等典型流感症状患者建议应用抗病毒治疗。所有流感病毒均含有神经氨酸酶,因此针对伴随典型流感症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可选择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能够最大程度上减轻流感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并且患病后48 h内用药能够降低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此外,扎那米韦也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通过口服吸入或鼻腔注射用药,可有效预防流感并发症,效果较好。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进展的关键,且会加重气道阻塞,超过5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对细菌感染致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选择更加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并在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前,根据患者细菌耐药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于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随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加、痰液变浓等症状,可暂不予以抗菌药物治疗,或适当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如临床症状加重或72 h内反应较差患者,需重新进行痰液培养,再进行对症治疗;针对中度或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选择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治疗,用药方式主要为口服,但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静脉滴注用药,再根据其病情变化情况改为口服用药。通常情况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为3~7 d,但在临床实际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延长疗程。
1.Z5kjFyaKd/QFlDVPvqjWir25+UUTkb2eWB5z3csDgJ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真菌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下呼吸道可检出真菌感染,以曲霉较为常见。对于痰液培养检出曲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进行积极对症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卡泊芬净以及两性霉素B等。此外,氟康唑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也较为理想,用药后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且用药主要以小剂量为主,能降低不良反应率,保证用药安全。
2抗炎
2.1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用药后能够与机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降低乙酰化酶-2水平,使组蛋白呈去酰化状态,对严重基因扩增机制起到抑制效果,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其不同发展阶段均伴随不同程度的炎症,因此通过糖皮质激素用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十分必要。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心脏代谢疾病、胰岛素抵抗、骨质疏松症等,因此临床在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时较为保守[2]。目前,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是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糖皮质激素用药。
2.2 其他抗炎药物
2.2.1 乌司他丁注射液
乌司他丁注射液是一种广谱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由人体尿液分离获得,具有较强的抗炎、细胞保护功能。在临床应用中,可通过对机体各类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控制,从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在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3]。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乌司他丁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抑制炎症介质与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清除氧自由基,纠正肺氧合障碍,改善肺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临床中,关于乌司他丁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研究较少,其具体临床疗效、安全性表现需更多的对照研究进行验证[4]。
2.2.2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在用药后,能够对细胞质中环磷酸腺苷水平进行改善,抑制气道炎症与放松平滑肌[5]。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药物种类较多,其中roflumilast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首个长效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药物,经对症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减少由脂多糖诱导而进入人体肺部巨噬细胞的各类炎性因子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释放炎症介质与蛋白酶,最终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炎症,有效性高[6]。在临床应用中,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治疗初期容易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头痛、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因此临床应用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治疗剂量,保证用药安全[7]。
3祛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伴随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且部分患者痰液不易排出,如气道内痰液无法及时清除,则可能导致气道阻塞或病原体的侵袭,进而增加感染风险[8]。此外,因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痰液分泌量将增加,从而加重呼吸困难、咳嗽以及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9]。因此,清除气道痰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十分重要。
3.1 乙酰半胱氨酸
乙酰半胱氨酸具有强效抗氧化应激效果,能够降低痰液黏滞性,促进支气管分泌物液化和痰液排出,安全性较高,并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咳嗽、咳痰的症状[10]。当前临床常用的乙酰半胱氨酸主要有口服和吸入两种形式,其中雾化吸入疗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肺部,起效更迅速,用药剂量更低,可增加治疗安全性[11]。
3.2 盐酸氨溴索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能够通过促进浆液腺作用,抑制黏液腺功能,达到降低气道黏液黏度的效果,促进痰液稀薄,从而使痰液更易排出[12]。此外,盐酸氨溴索还能加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提升气道纤毛的运动频率与强度,促进痰液排出,加强气道的自净功能。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盐酸氨溴索对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部感染症状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13]。
3.3 福多司坦
福多司坦也是一种黏液溶解剂,能够改善机体痰液的黏度与弹性,促进纤毛清除黏液,从而促进炎症反应的改善与调节[14]。福多司坦是一种半胱氨酸衍生物,具有一定的黏液活性,能够对呼吸道上皮杯状细胞的增生进行抑制,调整黏蛋白基因的表达,有效抑制呼吸道黏液的大量分泌[15]。福多司坦进入机体后会生成活性巯基,促进痰液中糖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达到改善痰液黏稠度的效果[16]。此外,福多司坦能够对痰液内海藻糖、唾液酸水平进行调节,促进呼吸道浆液分泌,帮助患者排出痰液[17]。
4舒张支气管
支气管扩张剂具有促进平滑肌松弛、改善气流受限程度、预防过度充气损伤肺功能的效果,可利用平喘功能改善肺功能[18]。当前,临床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有抗胆碱类药物、茶碱类药物、肾上腺受体激动剂等[19]。
硫酸镁为钙离子通道拮抗剂,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具体来说,硫酸镁可以抑制胞浆内质网中钙离子的释放、激活钠钙泵,以及抑制钙离子与肌球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此外,镁离子还能适当增加β2受体激动剂与相应受体的亲和力,增强药物的支气管舒张效应[20]。
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且患者普遍伴随炎症反应、肺功能损伤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控制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当前,临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fdQNB35uMCOG58Z/H6KdLw==以抗感染、抗炎、祛痰、舒张支气管等治疗方案为主,不同治疗方案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势,临床需结合实际情况个性化用药,保证治疗效果,保障治疗安全性,控制病情,预防病情复发,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郭春明,江露,范有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3,18(7):108-113.
[2]董晗,欧静,张程,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及治疗反应差异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8):49-53.
[3]崔克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治疗现状及进展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2):183-187.
[4]黄婷婷,程德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氧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2):329-333,338.
[5]凡颖,史宇欣,张军.姑息治疗在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0):899-902.
[6]刘颖,曾宪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10):1977-1981.
[7]赵思维,曹晓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6):13-19.
[8]王亚林,裔传华,朱慕云.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及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8):128-132.
[9]贾金涵,王晓龙.高压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慢性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1):189-191.
[10]周文,郭洪花,何海霞,等.衰弱评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2,28(11):876-880.
[11]刘耘充,王红梅,郑丹蕾,等.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进展与争议[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2):159-164.
[12]孙耀琴,薛晓明,周波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7):145-148.
[13]覃雅婷,张蕊君,杨斌.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5):188-191.
[14]李鹏飞,刘利凯,张建华,等.N-乙酰半胱氨酸抗炎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及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22,27(2):285-289.
[15]杨艳珍,庞敏.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评估和治疗中的指导价值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22,26(12):2345-2349.
[16]黎威,何青,王新卫,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联吸入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22,24(2):314-318.
[17]黄平,李玉红.α1-AT及NE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研究,2021,2(2):57-60.
[18]耿菁,代华平.吸入性三联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5):510-514.
[19]邓艳,江德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黏液淤积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21,26(1):151-154.
[20]宋宏宾,张丽琴,姚奇,等.硫酸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结节围手术期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10):1550-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