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写作技法中,有所谓“一字立骨”的写法,就是以一个关键字(或词)作为立言之本,以此展开写作,提挈全文。在我们学过的名篇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最为典型。全篇以“乐”字立骨,写到山水之乐、四时之乐、宴游之乐、禽鸟之乐,最后落脚于太守的“乐民之乐”“与民同乐”,内容丰富但并不显琐碎散漫,正是因为有“乐”字作为贯穿始终的主心骨。
这篇《武侯论》用的也是“一字立骨”的写法。开篇以设问的方式亮明了全文的论题“武侯曷为不能兼天下?”和论点“遭时然也”。主体部分紧紧围绕一个“时”字立骨,列举了大量事实,说明刘备、诸葛亮一方自始至终处在一种“时不利”的局面中:刘备和诸葛亮相遇太晚,当时曹操已平定北方大部,孙权在江东已历三世,留给刘备的只剩西南一隅,这就属于“先天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成就霸业不是没戏,但要有条件,就是“俟天下之变”。结果“天下之变”没等来,刘备自己这边先出事了,先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张飞也意外被害,接着又是猇亭之战惨败,元气大伤。而曹魏、孙吴依旧强大,物资、人才储备也远远胜过蜀汉。即便后来只与曹魏对抗,那边张邻没了还有曹真,曹真没了还有司马懿,蜀汉这边却只能凭一个诸葛亮苦苦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诸葛亮的忠义、才能举世无9c66906c2f3d121aaa58f2e68ca62e93双,也是回天乏术。别说诸葛亮,商汤、周武王光自己厉害也不行,也得赶上对面站着的是桀、纣这样的昏君、暴君,不然同样没法取而代之。最后的结论就是,不是诸葛亮没本事(“将略非长”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而是“时不利”。
这个结论全面吗?当然不全面。但写文章围绕一点立论时,本来追求的也不是全面,而是深刻、独到。正如苏洵的《六国论》,“弊在赂秦”也很难说是全面的结论,却能发前人所未发,提供新的视角,而且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向性。郑獬的这篇《武侯论》,围绕“时”字做文章,当然不仅仅是为诸葛亮身负兼天下之才却未能卒业而惋惜:如此反复强调、渲染诸葛亮的生不逢时,不是更凸显出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可贵和感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