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专家:吴振华
吴振华,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正高级教师。先后主持、参与“初中语文阶梯式作文训练的实践研究”“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等多个市、区级课题研究, 30余篇论文获市、区级一、二等奖,在《北京教育》《中小学教育》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著有《初中作文技法例谈》《走进经典——名著阅读学习指导》。
【中考真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1)故宫、人民英雄纪念碑、香山、居庸关、卢沟桥、漕运码头……坐落在北京中轴线或文化带上,成为北京的文化标志。胡同古镇、奥运场馆、美丽新农村……同样富有文化内涵。漫游北京,寻古访今,可以丰富见闻,开阔视野,感受真善美。请选择你熟悉的地方,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本试卷第一大题涉及的文化场所不在写作范围内)
(2)一日三餐,往复循环,“盘中餐”熟悉又陌生。盘中可盛一饭一蔬,让我们体会家庭的温暖,理解稼穑的艰辛,回味故土的风情,感受文化的厚重。请以“盘中餐”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①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出现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专家评析】
题目一是给定主题的游记写作任务。
主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文化资源,深入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的辉煌成就,通过亲身经历展现北京的文化魅力,传达对真、善、美的感受。
写作对象:依然延续近年来凸显北京地域特色的特点。
题目既列举了故宫、卢沟桥这些名胜古迹,也列举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奥运场馆这些现代建筑;既有香山、漕运码头、胡同古镇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名胜,又有美丽新农村这样融合自然生态、乡村风貌和现代发展成果的综合性景观。一个省略号又将写作对象的范围无限放大,这充分反映了命题者希望激发考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对考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尊重。
写作要求:游记体裁要求考生按照游览的顺序或者逻辑来组织文章,清晰地描述所选取地方的景观特色、自己的感受等。同时,“丰富见闻,开阔视野,感受真善美”的提示,要求文章不仅要有对客观事物的描绘,还要有考生主观的感悟和思考,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内涵。
题目二是以“盘中餐”为题的命题作文。
主题:“盘中餐”这个题目看似平常,实则蕴含丰富。它既强调了考生的生活体验,又突出了文化的传承,引导考生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出发,深入挖掘其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劳动、地域文化等多重意义。
写作方向:“体会家庭的温暖”启发考生可以描写家庭聚餐时的温馨场景,以及通过饮食所传递的亲情关爱;“理解稼穑的艰辛”则需要考生思考食物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体会农民劳作的不易;“回味故土的风情”能够让考生回忆家乡特色的美食,展现家乡独特的风土人情;“感受文化的厚重”则可从传统饮食文化入手,探讨饮食与历史、传统习俗的关联。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给予了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写成记叙文,讲述与“盘中餐”相关的具体故事;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述“盘中餐”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还可以写成散文,以抒情的方式抒发对“盘中餐”的种种感悟。
总体而言,这两个作文题目既注重考查考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同时又能检验考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鼓励考生积极向上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样的命题提示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知识积累的同时,还要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自己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