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客教育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创客教育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价值,探讨了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践策略,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究
一、引言
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创客教育的引入标志着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它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技术的深入理解,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如何有效融合创客教育与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所需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面临的挑战。因此,深入探索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探讨如何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同时,确保教学内容的现代性,成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一)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应该从最基本的电脑操作和安全上网开始,包括如何正确启动和关闭电脑、使用基础办公软件、掌握相应的网络安全知识。对小学生的编程教育应以图形化编程为起点,例如,使用Mind+或Blockly这类适合小学生的编程工具,拖放代码块即可实现编程。教师利用简单的编程工具进行编程教学,让学生通过创造简单的动画、故事或小游戏,在玩乐中学习编程逻辑和基本结构,并逐渐建立对更复杂概念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此外,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包含基础的数字媒体制作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使用简单的图像编辑软件、创建基础的音视频作品完成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为学生提供表达想法和创意的新方式。小学生还应该学习基本的网络概念和简单的硬件知识,如了解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它们的基本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诸如拆解旧鼠标或键盘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硬件的组成结构和作用原理[1]。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为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创客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以简单、有趣为主,避免抽象的技术概念和复杂的操作。例如,使用图形化编程工具如Mind+,学生可以通过拖拽编程积木来创作游戏、故事或动画,这种学习方式不仅简单易懂,而且学习成效快速明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创客教育应当包含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制作简单的电子工艺品或小型机器人。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基本的电路知识和机械原理,还能够通过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开放式的项目主题,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创意并加以实践落地。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解决日常生活常见问题的小发明,这样的项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教师通过组织团队项目,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也能让他们在团队协作中共同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技术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在创客教育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研究自行寻找答案。例如,在一个关于编程控制机器人的项目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机器人的路径选择”,或者“如何使机器人的运动更加高效”。这样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深度思考、评价现有解决方案的优劣、提出自己的方案建议、对自己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案例研究、角色扮演或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从而不仅提升学生对技术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网络安全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辩论,探讨不同的网络安全策略及其潜在影响。分组辨论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培养从多角度审视问题的习惯。创客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技术背后的原理,并鼓励他们对这些原理提出质疑。例如,在学习编程时,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编写代码,还要引导他们思考编程语言的设计原理。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编程语言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以及“是否有更优的编程语言解决方案”等。思考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技术的理解,还激发了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在评估学生的项目成果时,教师不仅要看他们的成果,还要关注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使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强调质疑和探究的重要性,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提出和探索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2]。
三、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通过情境启发激活学生思维
在创客教育中,教师要创造真实、具体、相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技术技能。创客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实践创造来实现学习目的。情境启发是创客教育的常见教学方式,是指将学生置于模拟或真实的问题场景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理论、掌握技能。例如,在进行编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场景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编程控制一个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如导航迷宫。为了完成这个场景任务,学生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地使用代码来控制机器人,同时,为了保证对机器人控制的有效性,学生可能需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代码进行调试和优化。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编程技能,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创客教育强调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设备,如3D打印、简易机器人套件、电子制作板等工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使用中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任务:制作一个帮助整理桌面的小工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用先设计建模,再用3D打印完成制作。在这样的实践项目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设计建模和3D打印技术相关知识,还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深入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客教育中,情境式启发教学还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来实现。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个项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站或一个小游戏。在完成这个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应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还需要学习如何协作、沟通和解决冲突,这种真实的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如,教师还可以设置模拟业务场景的项目式任务,如“开设一家虚拟的电子商务公司”,让学生扮演产品设计师、编程员或市场分析师等不同角色。在这样的模拟环境中,学生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知识来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帮助他们理解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3]。
(二)通过研究作品让学生积累经验
在创客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各种信息技术作品,如软件应用、网页设计、编程项目等。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观察作品的最终展现形式,更要引导学生探究作品背后的设计思路、技术实现和功能原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个简单的网页设计,让学生学习HTML和CSS的基本用法,理解网页布局和样式的配置。随着教学阶段的深入,在同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逐步提升难度,从最初的观察和探究,增加简单的项目修改任务。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个现成的小游戏编程,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代码修改,为原有游戏增加新的功能或改变原有游戏的规则。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作品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进行功能的添加和规则的个性外,还应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设计作品,让学生讨论其优点和不足,并思考如何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也能让他们学会从用户的角度审视技术产品。例如,教师可以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展示其自制教育游戏,并组织同学们围绕游戏的互动性、教育价值和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探讨,鼓励学生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在研究和重构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编写学习日志、制作进度报告或进行口头展示,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遇到的挑战,这种反思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这些基于作品的研究、修改、重构等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为他们日后在技术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创新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4]。
(三)通过任务模仿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创客教育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模仿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设计的模仿任务,应当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编程软件模仿制作一个迷宫游戏。为了完成此一任务,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基本的编程技能,如循环、条件判断等,还要能拆解已有游戏的基本结构并理解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进行模仿任务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在理解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如添加个性化的元素或改进功能。例如,在模仿制作电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增加新的游戏角色、改变游戏规则或设计新的关卡。这种在模仿中探索创新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进行任务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持续的指导和即时的反馈,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原理,引导学生及时发展问题并进行修正。例如,在模仿创建网页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HTML和CSS基本规则的指导,帮助他们理解网页布局和设计的基本概念。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在模仿过程中自主寻找资源、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完成模仿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创作过程、遇到的挑战以及克服挑战的方法。分享、反思和交流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进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入思考。以任务模仿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通过作品分享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创客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作品分享,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教师在组织作品分享时,要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技术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简单的编程任务,如使用Mind+创建简短的动画或故事,并鼓励学生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任务成果。在作品分享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积极反馈和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同时也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例如,当学生分享自己的编程作品时,教师不应该仅仅将关注和点评的重点放在最终的成果上,而是对学生在编程逻辑和创意表达上的努力表示赞赏,同时,针对作品提出优化建议。
进行作品分享式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开展,还可以将展示范围扩大至家长群和学校社区。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平台等展示学生的作品,也可以在家长群中分享学生的作品,从而不仅增加了学生作品的曝光度提升了学生的自豪感,也让家长和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成果和进步。
为了进一步提高作品分享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了解不同的创作思路和技术应用。例如,在分享Mind+设计项目时,学生可以讨论如何通过不同的编程来实现特定的动画效果或游戏功能。教师可以将作品分享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例如,教师完成新的编程概念或技术工具教学后,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新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编程任务项目中,并在下一次作品分享时展示使用这些新技术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激发了他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5]。
四、结束语
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深入实践,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之举,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关键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教师应当继续探索和完善创客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策略,使其更好地融入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将创客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学生平台,也能为学生在数字时代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李凡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翰林小学
参考文献
[1]高晓翾.创客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18):129-131.
[2]何静雨,曲艳红.信息化背景下创客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23):149-151.
[3]沈健华.基于创客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186-187.
[4]杨玉梅,张勇.创客教育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01):258-259.
[5]祁晓东.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09):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