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儿童心理诉求及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2024-10-29 00:00陈婷
社会与公益 2024年8期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家校共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一模式旨在通过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对此,本文立足儿童心理诉求,探讨家校共育视角下儿童心理教育实践路径。

关键词:家校共育;儿童心理诉求;教育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家校共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诉求,以促进其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家校共育视角下儿童心理诉求

从家校共育的视角来看,儿童的心理诉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要被爱与关怀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爱与关怀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基石,是他们建立自信、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和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爱与关怀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积极行动起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首先,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亲密的伙伴。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这种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孩子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被爱和尊重。同时,父母还应该通过言行举止,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其次,学校也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爱心和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在学校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教育他们如何表达爱、接受爱,并学会将爱传递给他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爱是人最富有的情感之一,这种爱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全、自信,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爱与关怀并不是无条件的纵容和溺爱。

(二)需要安全与归属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安全感与归属感是不可或缺的两大心理需求。它们像是一对坚实的翅膀,帮助孩子勇敢地探索世界,自信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然而,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孩子的情绪和智能发展都可能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孩子感到安全时,他们才能无忧无虑地玩耍,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地学习新的事物。反之,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他们可能会变得胆小、谨慎,不敢尝试新事物,甚至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样的心理状态不仅限制了孩子的个人发展,还可能对他们的未来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而归属感是孩子融入集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当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认可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开朗,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那么,如何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需求呢?这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作为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家长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学校方面,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和温暖的学习环境。

(三)需要自在与规则

儿童,作为生命的初始阶段,天生充满了活力与好奇,他们如同未被雕琢的玉石,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他们喜欢无拘无束地奔跑、欢笑,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在他们的世界里,玩耍是生活的主旋律,而规则与约束常常成为他们快乐的绊脚石。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放任他们完全自由,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自由也不例外。

对于孩子来说,规则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虽然限制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但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渴望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但同时也需要这些“墙壁”来引导他们,保护他们免受伤害。家长和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应当充分了解并尊重孩子的这种天性。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去创新,同时也要为他们设定明确的规则,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样,孩子才能在自由与规则之间找到平衡,既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又能健康、有序地成长。此外,规则的建立还能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在一个有规则的环境中,孩子可以明确地知道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预测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危险。这种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也是他们未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的重要保障。

因此,家长和学校应当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既有自由又有规则的成长环境。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同时也要引导他们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既有创新精神又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新一代青少年,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四)需要鼓励与表扬

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力量不容忽视,它的重要性远超过我们想象的边界。为何如此强调鼓励呢?原因在于,鼓励是塑造儿童健康行为模式的基石,而缺乏鼓励往往会导致儿童出现行为偏差。这样的孩子,内心往往承受着巨大的挫折感,仿佛迷失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想象一下,每个孩子都如同一颗种子,怀揣着无尽的潜力和可能性。然而,这颗种子要茁壮成长,就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就如同孩子需要持续的鼓励一样。如果没有这份滋润,孩子的心灵将会枯萎,他们的成长之路也将充满坎坷。鼓励对于孩子而言,不仅仅是空洞的言辞,更是一种实质的精神营养剂。它能够满足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激发他们追求卓越、实现自我的动力。

每一次的鼓励,都像是为孩子的心灵播下一颗种子,让他们在自我尊重与成就感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家长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轨迹,及时发现并赞美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和进步。这样的正面反馈,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然而,鼓励也需要恰到好处。过度的溺爱或贬低都可能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和教师在表扬孩子时,需要掌握好分寸和频率,让鼓励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助力,而非阻碍。

(五)需要责任与担当

儿童的责任感是他们成长为优秀个体和社会中坚力量的基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像赋予他们一项神圣的使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担当和付出。这种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还能让他们学会互助和关心他人,从而在实践中逐渐体验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从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日常琐事开始,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逐步承担起照顾自己生活的责任。虽然孩子起初可能会有些不情愿,但通过正面的引导和激励,他们会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学校的引导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学校则应该通过课程和活动,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家校共育视角下儿童心理教育实践路径

(一)家校共育视角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视角策略

1.听孩子说话

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也是一门学问。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的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听孩子说话,要做到三个方面,第一,不急于打断孩子给出建议。孩子倾诉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有时是想要被倾听,有时是发泄不满情绪,有时是获得帮助和理解。而对于这些情况,如果父母急于打断孩子,那么将会打断和孩子的沟通,进而影响到孩子情绪的宣泄,甚至是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第二,不讲大道理,先共情。一方面,换位思考。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假设自己处于这个年龄段,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比如: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跟父母抱怨其他同学嘲笑他的鞋子很丑,便赌气不愿意再穿。那么,作为父母,换位思考自己在这个年龄段是否会做出同样的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便能够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另一方面,明确孩子的真实需求。孩子的需求往往体现在她的言行中,但是这个需求是否合理,仍需要家长进行判断,并引导孩子进行主动思考,比如:如果我是你,我会怎么看待这双鞋子?他人的看法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如果今后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应该如何应对。循循善诱,让孩子逐步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引导孩子主动表达,不做评价和判断,进而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第三,反射式倾听,引导孩子充分表达。家长要做到三个方面,即:反射孩子说出的话,简单复述孩子的话作为回应;采用语气词“是吗、好、嗯”等鼓励孩子继续表达;全程不进行判断和评价。

2.宽容与约束都重要

宽容与约束的平衡是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宽容意味着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允许他们犯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世界、发展自我。然而,宽容并不意味着放任。家长还要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通过适度的约束和引导,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3.走进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走进自然、接触社会生活,是家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自然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最佳课堂,它们能够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感受。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多元与包容。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能够拓宽视野、丰富经历,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人相处。

(二)家校共育视角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视角策略

1.巧妙暗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巧妙暗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行为或环境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暗示信息,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如“你做得很好”“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等。这些话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笑、点头等肢体语言来传递积极的暗示信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除了言语和肢体语言,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整环境来传递积极的暗示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张贴一些鼓励性的标语,如“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努力就能成功”等。这些标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自我认知活动、心理测评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和家长共同参与自我认知小游戏,让家长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自我认知,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善于疏导培养学生情感

当学生面临情感困扰时,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疏导,同时,也要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家长可以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而教师则可以在学校中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情感问题。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情感世界将更加丰富和稳定,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教师在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时,必须注重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默契配合、深度合作和紧密沟通,我们可以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提升心理素质,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姗娜.家校共育向阳而生——湘乡市东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教育(A版),2024,(02):70-72.

[2]徐丽檬.家校共育:基于“交互滋养”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2024,(03):117-119.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