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门类基础要素视角下的福建非遗保护与发展研究

2024-10-29 00:00林娜
美与时代·上 2024年9期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文化认同和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把非遗分为十大门类,现有研究大多针对全门类或者针对某一门类中的一种项目进行研究。而多门类基础要素视角下的福建非遗保护与发展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发现多门类非遗传承具有共同的基础要素,如方言和有形艺术表现形式,提出公众的认同和使用是方言保护与传承的基础;需要改善传承方式,培养工匠精神;创新非遗有形艺术作品与时尚融合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等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门类;基础要素;福建省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资助项目“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福建非遗保护与发展研究”(JAS20535)研究成果。

国务院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比如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传统美术等。多种门类具有共同的基础要素,比如方言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和民俗等门类的共同基础要素;有形的艺术表现形式则是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门类的共同基础要素。只有方言得到有效广泛的使用与保护、有形艺术表现形式得到创新和发展,才能从基础上解决相关门类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但是现有研究鲜有针对具有共同传承基础的多个门类探讨基础要素的传承问题。

国内现有研究大多针对全门类或者针对某一门类中的其中一种进行案例研究。一种是针对全门类的传承与保护,主要从市场和传播方面进行探讨。甘代军、高唯唯(2024)探讨了现代性对非遗带来冲击的方式、后果,及其保护之道,指出加强政府机构的监控功能,针对市场体系的重构、社会信任的重塑、反思性机制的完善进行现代性脱困[1];裴齐容、张骁鸣(2023)对非遗如今传播要如何不失地方特色指出需以融合发展的动态视角把握非遗与地方相互作用、共同建构的途径[2]。另外一种则针对某一门类的个案进行研究,主要从内容和人才方面进行探讨。丁沾沾(2023)针对方言歌谣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保存、保护方式进一步现代化、科学化、多样化,逐步加大开发应用力度,注重政府、学界、社会人士多方合作,重视家庭代际传承及青少年儿童对方言歌谣的认可度等[3];陆兴忍、高慧(2024)针对非遗汉绣在新媒体、创意产业等新的市场环境下的创新性传承问题和路径进行研究,提出旅游加新媒体传播等传承新模式,不过度迎合商业培养非遗传承、设计、管理人才和文旅人才[4]。本文以福建省为例,针对具有共同传承基础的多个门类探讨基础要素的保护传承问题并就市场等方面提供新的发展解决思路。

一、福建省(含厦门市)各级非遗项目名录收录情况

(一)福建省收录情况

1.福建非遗,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目前福建省共有859个非遗项目,其中,收录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非遗项目9个,国家级项目145个,省级项目705个;国家级和省级别传承人共1055位。福建是全国首个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三大名录系列大满贯的省份。福建省项目涵盖十大门类,项目总数位列按省份排名前十。其中,以国家级项目为例,其具体类别和个数如图1所示。

2.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厦门市非遗项目门类齐全,数量繁多。厦门市非遗名录同样囊括十大门类,现有收录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非遗项目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5个,代表传承人13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7个,传承人72位;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8个,传承人109位。其中,“南音”和“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分别于2009年和202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二)方言类非遗门类比重及有形艺术表现形式类别情况

1.福建省情况

从福建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来看,十大门类里涉及方言至少有五类,分别是民间文学、曲艺、传统音乐、传统戏剧和民俗(如图2)。从国家级项目个数来看,占比近50%(72/145)(如图1)。方言不仅仅作为语言世代相传,更是众多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基础要素,是这些门类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2.厦门市情况

仍以厦门为例,厦门方言隶属闽南语系。如表1所示,在厦门的非遗项目中,十大门类中如“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及“民俗”四大门类的全部项目以及“传统音乐”门类的一半项目均以闽南语作为语言载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两项均以闽南语为语言基础。“南音”不仅以闽南语为演唱基础,其歌词和曲调更深受闽南方言的影响;“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习俗中祭祀仪式的歌谣和念词,也使用闽南语,是集合闽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韵味古老的民俗活动。可以说,闽南语成为厦门非遗多个门类传承的共同基础要素。

闽南语被誉为“中国古代语言活化石”,只有解决闽南语的传承问题才有改善闽南语文化表现形式相关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3.以有形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基础要素的门类情况

对于诸如“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门类的非遗,其产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多为有形,尽管涉及门类不多,但从福建省国家级项目个数来看,亦占比36%。这些门类常常因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当代生活审美融合度欠佳而致市场传播受阻。例如,“传统美术”中的“厦门珠绣”项目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华侨从海外带回玻璃珠点缀的绣花拖鞋,迄今图案仍大多取材于传统民间吉祥题材,如龙飞凤舞、双龙戏珠、牡丹引凤、孔雀开屏等,产品种类多见于珠拖鞋、珠挂图、珠绣包,珠绣旗袍等。珠绣鞋品无论款式还是纹样都过于传统,不能很好适应当代生活习惯;珠绣包和珠绣旗袍对现代生活场景适应性有限,产品销售自然受到掣肘。所以,以有形艺术表现形式为基础要素的非遗项目如何在保留传统非遗特色与现代化市场环境生存之间达到平衡成为这些门类共同关注的话题。

二、针对多门类基础要素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工作情况——以厦门为例(2020-2022年)

(一)以方言(闽南语)为基础要素的门类及项目情况

1.厦门不断重视提升非遗闽南语项目研究水平。组织闽南文化专家学者对闽南方言与文化、保生大帝信俗等闽南文化项目进行调研,出版《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第二辑,制作非遗宣传片《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厦门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掠影》,策划制作《讲古、答嘴鼓传承实录》及《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项目篇》。

2.研究成果活态呈现。(1)完成相关非遗图书出版工作;(2)进行短视频拍摄并建立非遗数据库;(3)非遗宣传节目和纪录片拍摄;(4)厦门市非遗展示厅升级开放,增加数字体验厅,市民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聆听体验传统音乐的闽南语弹奏和演唱;(5)组织开展“闽南文化走透透”非遗夏令营;(6)组织开展厦门市歌仔戏研习中心进驻著名景点。

(二)以有形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基础要素的门类及项目情况

1.积极完善非遗的保护传承机制。2021年制定《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地方性规定和管理办法,建立“厦门市非遗中心专家库(传统美术工艺类)”,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保护传承相关激励机制。

2.加强非遗传承人和青年传承人的管理。举办厦门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各项培训,有效促进基层文化队伍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

3.多渠道开展非遗系列活动。(1)开拓非遗与商业广场活动融合新气象;(2)非遗办进鼓浪屿故宫外国文物馆故宫,并设立“非遗之窗”;(3)创新举办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大赛(2022)。

4.大力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1)开展“非遗购物节”;(2)建立非遗旅游基地,制作非遗旅游地图。

5.线上非遗活动丰富新颖。(1)疫情期间,积极利用数字化直播平台;(2)拓展市民参与线上公共文化活动的平台渠道,完善“云游厦门”线上活动平台;(3)延续“非遗+数字化,开通上直播互动通道,线上线下交易额超百万元。

三、针对多门类基础要素的 非遗保护和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厦门针对多门类非遗共同传承的基础要素的保护研究工作是福建相关非遗研究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折射出福建非遗研究保护发展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传承人危机及受众断层

1.以方言为基础要素的非遗传承,老龄化和断层危险并存。(1)传承人老龄化。许多方言类如以闽南语为语言载体的非遗项目,缺乏一套官方认定的、广泛使用的独立文字系统,基本是依靠口传身授和地方文献的非正式书写方式进行传承,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老龄化,或因缺乏年轻传承人而濒临消亡。(2)受众断层危险。调查显示,厦门青少年中会说闽南话的只占19.3%;在一些闽南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主要使用普通话,而不是闽南语。这表明在年轻一代中,闽南语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进而直接造成年轻一代因方言障碍对方言类非遗项目缺乏理解和兴趣造成受众断层。

2.以有形艺术表现形式为基础要素的非遗门类因传承方式和传承人问题面临失传风险。(1)传承方式受阻。如“传统技艺”门类中相关的古法技艺、文化知识等都需要长时间学习和锻炼,快节奏的社会步伐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传承方式正面临消失的危机,加之相关非遗产品难以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又缺乏有效的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市场化程度低,传承人收入有限,这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们传承技艺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2)被传承人缺乏。有形非遗艺术JCMO233cYMlGbUGlYIXNqg==作品传播不足、市场受限直接导致部分非遗项目面临传承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同时传承人的培训和教育也是一大挑战。

(二)商业化和原真性的矛盾

在以有形艺术表现形式为基础要素的非遗传承中具有明显的商业化和原真性的矛盾。

1.过于坚持原真性容易导致与现代审美脱节。以福建非遗“传统美术”门类的“剪纸(柘荣剪纸)”为例,作品继承了中原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现形式有窗花、礼花、喜花、鞋帽花、衣襟花、枕花、肚兜花等,其他也有表现器皿陶罐、花鸟虫鱼、古代人物、传说故事等作品。剪纸作品思路传统固定,作品适应特定时令、场合较多,容易与日常生活产生脱节。非遗的艺术创作内容容易因循守旧而陷入保守,其作品无论是内容、样式或者色彩因强调传统而忽视当代审美特点,抑或因为缺乏新鲜创作血液加入设计思路亘古不变,单打独斗之下的作品与当代审美语言之间形成障碍和阻隔,仅靠贩售“非遗”情怀实在难以长久打动消费者,进而非常影响其在市场的表现和价值转化结果。

2.过于商业化又容易自降身价失去非遗作品原本的文化价值。在对厦门国家级项目非遗代表传承人访谈中发现,非遗项目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是项目得以进行有效传承和推广的重要条件,但目前这种支持无论时长或者资金其实都不能长期支撑项目的发展。资金短缺是非遗传承中的一个突出而主要的问题,商业化成为许多非遗项目的必然选择。非遗文化价值与经济利益的冲突,过分商业化营销或者走“网红经济”路线可能会使文化价值让步于经济利益,自降身价同时导致非遗项目失去其原有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又或者为了一味追求效率和降低成本迎合低端市场,同质化和标准化生产流程使得传统的手工技艺可能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传统技艺被埋没甚至丧失,作品因失去手工匠人的温度而泯灭了其独特性,继而沦为廉价和同质化的商品。

四、基于多门类基础要素 保护与传承的福建非遗保护与发展思路

(一)公众的认同和使用是方言保护与传承的基础

1.公众应重视方言代际传承,提升非遗保护的公民责任感和公共文化认同感。方言是多门类非遗项目重要的基础要素,“人”是非遗的承载者,是主体。“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及“民俗”以及“传统音乐”等门类文化表现形式依靠方言达成了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成为了跨境迁移的族群的生活、娱乐方式之一。公众应认识到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方言一旦消失,与之相关的非遗门类和项目也会失去其原有的文化语境和表现形式,因此,保护和传承方言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2.方言传承和保护形式应融入日常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便于非遗文化传播。(1)家庭教育。家庭是方言传承的最重要场所。家长应鼓励孩子学习和使用方言,让方言成为家庭交流的自然组成部分,从而实现方言自然而然地代际传承。(2)社区参与。公众应参与社区组织的方言文化活动,如以“民间文学”“曲艺”“民俗”和“传统音乐”等为主题的活动,提升方言的可见度和非遗传播的社会认可度。(3)媒体与技术使用。公众应利用现代媒体和科技手段,如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等来学习和传播方言,拓宽方言的传播途径。(4)教育支持。针对当前民众方言保护意识薄弱的现实,应鼓励各地结合教育法探索特色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促进条例。公众应支持学校和教育机构在课程中融入方言教学,鼓励下一代学习和了解本地方言,为非遗的本土化传承培育土壤。同时,加大非遗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引导社会力量将方言传承与非遗培训相结合。

3.制定地方性法规来保护和传承本地方言。(1)立法保护。学者庄初升建议有关部门将方言及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管理和专门保护,这样才能为方言保护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使各项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5]。(2)启动针对性的保护传承项目。实施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在教育和文化政策中加入方言保护的内容,例如福建省泉州市启动了“活着的古城”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利用方言如闽南语在海外华侨华人中的广泛使用,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增进与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的公共文化交流与融合,提升非遗的国际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二)改善传承方式,培养工匠精神

1.建立非遗专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遗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遗通识教育读本。义务教育阶段利用课后延时开设非遗课程,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开设非遗专业课程,培养非遗保护、管理人才。

2.推行“现代学徒制度”。现代学徒制是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学徒制形态。学者吴岳军、孙晶认为,现代学徒制具有双元制和双证融通的特点。即校企双主体和师生双身份的双元制以及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对接,后续仍可以满足学徒继续学习学习深造的技术需求[6]。

3.健全评价机制,培育传承人工匠精神。非遗领域是工匠精神的发源地,非遗人才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培育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健全非遗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激励和评价机制。培养一批长期扎根基层,有责任心、有能力、具有深厚实践经验的专家型干部和实干型专家,支持建设非遗文化一流专业智库,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作用,建立非遗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形成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政策研究和咨询专家梯队。建立激励和表彰机制,对在非遗保护传承中作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完善非遗保护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以此鼓励更多人投身非遗传承事业。

(三)创新非遗有形艺术作品与时尚融合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1.非遗有形艺术作品与时尚奢侈品牌具有天然的合作基础。正如溪之文化悉映平台创意总监Cherry Ying在接受VOGUE Business采访时指出,“非遗手工艺讲究‘慢工出细活’,且由匠人和工艺师代代传承和亲自完成,因而被称作‘中式奢侈品’,其中包含的匠心精神与人文情怀,与奢侈品追求的稀缺性和文化内核一致”。作为“造梦”高手,奢侈品品牌深谙叙事之道,与在地非遗项目合作,挖掘项目工艺背后依托的深厚地人文历史,正好符合当代消费者源自于文化自信的消费喜好。

2.非遗艺术作品与头部奢侈品牌合作已有先例。头部奢侈品牌罗意威Loewe和华伦天奴Valentino已纷纷向中国非遗技艺致敬与合作。部分品牌与非遗文化的互动也不局限于产品和传播,而是上升到对时尚产业共益层面的思考,许多手工艺人散落民间且多为女性,如钻石品牌De Beers启动的苗绣项目、巴宝莉(Burberry)推出手艺设计培训公益计划等。奢侈品牌与非遗艺术合作不仅彰显其社会责任,也令非遗艺术作品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创新性转化并借助奢侈品牌的影响力连接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3.借鉴知名国际品牌与一流手工作坊合作模式与经验。据“华丽志”报道,法国奢侈品香奈儿(Chanel)创始人香奈儿女士创办伊始就只与当时最杰出的工匠合作。自1985年以来,香奈儿公司收购的高定工坊和制造商数量超过了40家,其中高定工坊12家、制造商约30家。这些高定工坊的作品展示了精湛的手工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成为了香奈儿品牌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非遗艺术工坊和法国高定工坊在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对精湛技艺的追求以及对文化的尊重和推广上内核高度一致。

4.建立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模式促成非遗艺术与时尚产业长久合作。(1)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有利于保持“慢工出细活”的非遗手工模式,避免其沦为现代工业流水线产品。鼓励时尚产业和非遗艺术工坊之间的合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在非遗保护和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企业。政府应将非遗文化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增大对非遗文化产品的采购份额,收购一些优秀艺人的经典作品,用作政府对外交流的礼品和展馆展示的实物,以支持非遗传承人增收创业;鼓励相关单位购买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从而支持非遗相关企业的经营。鼓励对非遗项目经营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措施,降低其运营成本,提高效益。政府应加大非遗艺术作品宣传力度,背书设立非遗艺术作品交易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介绍非遗艺术作品,促成线上交易以及后续与非遗工坊进一步合作事宜,建立透明的合作机制,确保非遗手工作坊在合作过程中的权益,以及文化传承的主导权。(2)非遗艺术作坊应主动寻求合作。例如,四川非遗项目蜀绣传承人彭世平先生耗时300多天,以针代笔“绘”制出了栩栩如生的大熊猫“福宝”,获得广泛关注、赞誉和报道。非遗艺术工坊应主动挖掘自身的独特价值和内涵,创造话题度,主动寻求与成熟时尚品牌合作。传承人可以成为时尚品牌技术顾问,携手时尚品牌进行设计、材料、工艺、文化等方面创新工作。保持双方的持续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探讨进一步合作模式,保持合作的可持续性,并对合作项目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确保非遗艺术文化传承的纯粹性。(3)携手时尚品牌共同培养非遗传承人。通过设立不同基金或项目,通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共同培养、奖励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保护非遗传统技艺,实现产品迭代,持续强化品牌产业链,彰显企业社会责任。

五、结语

福建作为全国首个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三大名录系列大满贯的省份,非遗构成门类齐全,项目总数位居全国前列。本文从多门类基础要素的角度探讨方言为基础和有形艺术表现形式为基础的福建非遗传承保护。研究发现方言的受众断层、方言和有形艺术作品的传承人危机以及有形艺术作品的商业化和原真性的矛盾是基础要素传承的主要问题所在,提出公众的认同和使用是方言保护与传承的基础;需要改善传承方式,培养工匠精神;创新非遗有形艺术作品与时尚融合的产业化发展路径。期待以多门类基础要素的保护与传承为抓手,切实推进福建乃至全国的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甘代军,高唯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性困境及其突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109-117.

[2]裴齐容,张骁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及其与地方关系的重构[J].文化遗产,2023(4):31-39.

[3]丁沾沾.中国方言歌谣保护传承现状与思考[J].语言战略研究,2023(6):74-85.

[4]陆兴忍,高慧.纺织非遗汉绣的传承现状和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J].丝绸,2024(2):19-30.

[5]庄初升.论闽、粤、客方言的保护传承问题[J].语言战略研究,2022(5):87-96.

[6]吴岳军,孙晶.论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29-32.

作者简介:林娜,硕士,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