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视域下靖西绣球的产业化传承路径研究

2024-10-29 00:00:00刘冰寒凌霄
美与时代·上 2024年9期

摘 要:伴随着民族复兴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传统文化的现代叙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意义而备受青睐,成为发展地方社会经济,标识民族身份的核心资源。靖西绣球文化记忆的形成对民族文化传播与产业化进程有深刻影响,但文化传播模式和演变历程反映出其在文化本体、主体以及客观环境方面面临一定的传播困境。在特定的仪式空间中,靖西绣球的文化记忆得以共享。它以文本为载体,通过新媒体的广泛传播,有效提升了大众对靖西绣球文化记忆的认知水平。在此过程中,手工艺人与广大社会群体共同参与了靖西绣球文化记忆的建构,这不仅加深了大众对靖西绣球的了解和认同,更为民族文化进入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文化记忆;靖西绣球;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艺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民族文化记忆视域下百色市靖西绣球文化传播与产业化研究”(XJYC-2023-125)研究成果。

一、靖西绣球与文化记忆

少数民族文化深藏着独特的地方文化精髓,彰显着特定民族的精神风貌。然而,在当前社会变革的浪潮中,民族文化面临着流失的风险。因此,产业化发展成了延续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记忆以文字、图像、仪式等具象化的物质文化符号为媒介,塑造了社会成员共同的知识体系、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成为超越日常生活交往的稳固记忆。本研究将文化记忆理论置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选取靖西绣球为具体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民族文化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媒介形成共享的文化记忆,并进一步研究这种共享的文化记忆如何对民族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一)文化记忆的概念

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框架内,扬·阿斯曼夫妇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文化记忆理论。哈布瓦赫曾指出,记忆并非个体内在固有,而是一种需要通过外界互动与影响方能形成的社会现象,研究个体的思想和他回忆的内容时,必须将该个体置于他所属的集体中考虑,因此记忆受到社会背景的制约和促进。阿斯曼夫妇则提出,集体记忆包含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两种不同的形式,记忆不止具有心理和社会基础,还具有文化基础[1]。文化记忆突破了单纯个体层面的限制,相较于交往记忆的短暂性,它更富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涵盖了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必需且频繁运用的文本、图像以及仪式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核心在于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的关于政治身份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相关人群界定和塑造自我形象的重要依据。通过文化记忆,人们不仅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更在共同的传统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记忆正是以客观的物质载体为媒介,建立并培养集体成员共同的认识、身份和归属感的相对固定的记忆。

文化记忆理论既充分探讨了知识的接受、传承和文化的历史性,也强调当下对过去的塑造作用。“个体和集体对特定的过去如何索取和表达,决定于相关的个体和集体分别处在怎样的意义关联体系中,需要从过去引申怎样的意义。”[2]研究文化记忆的学者着重关注是什么促使某事物被选择性流传并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特别作用。阿斯曼对文化记忆进行了深入剖析,提炼出六个显著特征:身份固化、重构潜能、结构性、组织性、义务性以及反思性。他特别强调,文化记忆在塑造和巩固群体身份认同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观点对后续研究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文化记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一部分研究者通过对部落神话、民族文学等文化符码形象的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再造文化记忆,显示了身份追求和特定认知合法化的尝试[3]。群体可以把神话与历史、地方与空间、仪式与物象通过时空关联与记忆对接,使记忆在时间上不断延续,在历史中不断重构,以此维系和加强身份认同感[4]。也有研究者将目光投向文化记忆中的媒介议题,他们着重强调仪式在文化记忆功能机制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实践动力推动着不同时代文化记忆的形塑过程,每一种符号象征在不同的实践情境中都可能被改写成新的共同体认同[5]。通过深入研究仪式在文化记忆中的运作方式和影响,这些研究者为我们揭示了文化记忆如何通过媒介进行传递和塑造,以及仪式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文化记忆的理解,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靖西绣球文化记忆的历史建构

在广西这片土地上汇聚了12个世居民族,形成了独特且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区域特色文化。得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扶持,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正在通过多种形式得以传承和繁荣,逐渐展现出产业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在这一进程中,广西不仅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勤劳聪慧的壮乡人民,将特色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成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亮丽名片。壮族的绣球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狩猎工具,因生产力的提高,逐渐成为姑娘们手中绣有鲜花、鸳鸯等爱情吉祥物的绣花布囊。如今,在广西壮族的国内外旅游文化交流中,绣球已然成为壮乡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象征,它承载着和平、友谊、祝福和吉祥的美好寓意,成为传递情感与文化的重要信物。

绣球不仅代表着壮乡人民的深厚情感,也展现了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旅游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西百色市靖西市新靖镇旧州村有近半数村民以制作绣球为谋生之计,将壮族标志性文化符号“绣球”转化为一件件文化产品。村民家家户户身穿壮族传统服饰在家门口和村口制作绣球,成为当地一大特色。该村因而也被誉为“绣球之乡”,并在2018年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靖西绣球的产业化传承困境

(一)文化本体:一成不变还是与时俱进

传统文化交织于现代社会中,既可以发挥稳定剂作用,也为人们提供发展与创新的种子。正如吉登斯所说:“传统并不完全是静态的,因为它必然要被从上一代继承文化遗产的每一新生代加以再创造。”[6]尤其在科学技术与生产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民族文化几乎不可能完全“静态”地保留。作为文化资本的靖西绣球在不断的符号新意义建构中进行文化传承,使得绣球文化扩展到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语境。文化产业携带的工业化、商品化属性对靖西绣球生产者的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也间接导致了传统靖西绣球的“现代化”转向。

在旧州的绣球街上,除了传统配色和图案的靖西绣球,也常可以看到颜色淡雅、图案新颖流行的“新式”绣球。饱和度低的莫兰迪色系缀以精致的流苏,备受游客们的青睐。新式绣球一般先由规模较大的工艺品公司或别有匠心的能人进行创新研发,再由周边的村民和小商户慢慢接受并模仿借鉴。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先生表示:“我们公司的创新注册了外观专利,但是街上的老百姓去模仿,我们不会去用专利打压。因为我们理解个体的手工艺人的生存空间是比较小的,要给他们生存的空间。我们做企业的要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去创新更多的款式,让这个产业做得越大越好。”

靖西绣球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手绣向机绣的转变,体现为绣球的绣面采用机绣的图案或成品的壮锦图案。机器将图案整齐绣在整片预生产的绣布背板上,再按压裁剪为统一的梭子形状,绣球的每一面花瓣便被精致而高效地生产出来。机器参与生产不仅实现了绣球图案的多样化生产,也大大提高了靖西绣球的生产效率。在靖西市的绣球生产厂中,有几台为制作绣球而定做的大型机器,这些机器会先进行制作绣球的前几道工序,企业再将完成加工的半成品分发给当地制作绣球的村民,或组织绣娘在基地内一起进行最后一步的缝合。“目前工厂的产量大概是一年20多万个绣球,预期在将来的三到五年年产量达到100万个。”刘经理称,公司除了通过机器提高靖西绣球的生产效率外,同时也在不断进行绣球的创新。

机械参与生产对靖西绣球的产业化和市场开拓来说自然是关键一步,也是一条必由之路。但是,在机械的运转声中,在钢针高速起落、精美图案顷刻生成时,我们不禁思考:工厂中生成的绣球能否不打折扣地传达本民族的文化与情感?“现代化绣球”是对靖西绣球文化传承的助力还是对原有神圣“光晕”的消解?

现代机械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生产,并且可以缩小设计成本,拓展设计的自由度,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精度,保证统一的质量,适应消费社会中产品的推广和流通。技术的创新必然会对传统工艺带来冲击,这种趋势势不可挡。“现代化绣球”被经济的洪流推举着显现,作为商品的靖西绣球为适应市场而更新,作为壮民手工艺品的绣球与其包含的绣球文化则显得无所适从。

(二)文化主体:静守己心还是人机共生

民间匠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民族文化遗产的守护神,制作绣球的手工艺人是绣球文化的传承者、绣球产品的制作者和产业市场的开拓者,在绣球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处于无可取代的核心地位。然而,目前现存靖西绣球手工艺人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对现代社会认知能力略显不足。对于年轻人来说,传统绣球手工艺较为枯燥,难以激起新一代年轻人学习制作的意愿。同时,由于手工绣球市场影响力不突出,经济效益不高,手工绣球制作者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改善。在市场经济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下,靖西绣球手工艺人正面临着传承老化、后继乏人、社会认可度较低等诸多现实问题。这阻碍了靖西绣球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传统靖西绣球的完成融汇了制作者独特的审美、娴熟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需要经过日积月累的精细打磨。在靖西旧州的绣球街边,隔几户就能看到坐在门前椅子上缝制绣球的绣娘,她们大多数是头发花白的老人。80岁的赵女士在访谈时说道:“儿子去外地做工了啊,媳妇也去了……做这个饭都快吃不成了,只有像我们年纪大的平常做做补贴一下家用。”这些年纪大的绣娘虽然经验丰富,但由于年事已高,只能勉强完成一些成品,制作时间长,也难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

在每年三月三等节日,部分地方政府和社区会组织体验绣球制作的相关活动,例如邀请社区妇女学习缝制绣球、在学校开设的民族课程上制作纸艺绣球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靖西绣球的触达人群,但短时的体验活动难以实现对靖西绣球文化的深入认知。活动参与者仅作为受传者接收到靖西绣球文化信息,往往无法将角色转化为传播者,进行靖西绣球文化的接续传播,对于文化传承的能量远远无法代替绣球制作手工艺人。因此,如何利用好地方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本,吸引当地人传承、学习本民族特色文化,实现靖西绣球文化的广泛触达与深入“扎根”,是当代靖西绣球文化传播首先要突破的困境。

由于靖西绣球传承人平均年龄偏高而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对自身的技艺缺乏长远的认知,只把制作绣球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没有认识到绣球文化所拥有的宝贵遗产价值。壮族在绣球文化传承地,许多绣娘们对于绣球的形态、版式有着相似的执着。她们坚守传统绣球制作工艺,排斥机器介入生产以及款式创新,这虽然有助于保存靖西绣球最原始的内核,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化绣球的发展。传统工艺之精髓,在于工匠精神的体现,其核心在于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对细节的认真雕琢以及对完美的执着追求。对于像杨女士这样的手工艺人而言,当前绣球市场中所出现的急功近利之风,无疑是令人担忧的。过度的商业开发导致传统靖西绣球的制作技艺受到了严重冲击,制作水平大幅下降。而那些依赖现代科技简化的工艺,以粗制滥造和低成本为优势,不断侵占市场份额。长此以往,必将对真正的传统手工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使其逐渐失去原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总地来说,外界社会的快速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使靖西绣球传承人的生存空间急剧缩小,传承人难以凭借所承袭的技艺谋生,创新水平也缺乏足够的提升动力,致使靖西绣球面临失传危险。

(三)文化客体:扩大占用还是垂直深耕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企业使用机器助推绣球的批量化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靖西绣球的生产方式,扩大了工艺品市场份额和知名度。虽然靖西绣球这一文化符号已以各种形式进行推广,各地政府也在场地租赁、政企合作、宣传教学等方面提供一定支持,积极鼓励绣球品牌的创立。但目前绣球品牌离“遍地开花”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审视当下靖西绣球的发展,靖西绣球仍然受限于文化本身传播范围不广、品牌打造能力不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从历史、民族特色、社会发展和文化价值等方面来考察靖西绣球文化,都值得大书特书。可以说绣球文化不仅局限在靖西地域或百色区域,更是广西壮族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创立文化品牌和市场开发的性质并不相同。不可否认,文化品牌需要依托市场的帮助,借助市场提高知名度。但是,如果单纯依靠市场培育民族文化品牌,或导致片面追求内容和形式的猎奇性与收益性,那些有着深刻内涵但经济效益暂时潜在的文化元素却被遗忘和遮蔽,最终导致民族文化品牌在逐利的现代市场中衰落和枯萎。因此,靖西绣球要想实现文化传播与市场效益的正向循环发展,必须走好“品牌”这关键一棋。

随着靖西绣球文化的现代性实践开展,新的问题仍在不断产生:一是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除了传统绣球挂饰与摆件外,融入靖西绣球文化的产品形式缺乏新意和创意,在工艺品市场中竞争力不强,也限制了文化传播效果。正确认识和利用市场经济的功能和作用,形成文化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机制,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靖西绣球文化与市场开发之间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互动机制。靖西绣球市场基本处在个体和家庭为主的经营状态,功利性比较突出。甚至有些商家为了尽快达成收益,制作和销售比较粗糙的产品,破坏了壮族文化的形象。单纯追逐利润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也扼杀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前景。二是文化项目商业化开发不当。民族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多重价值没有得到全面挖掘与开发。重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轻人文、传统和历史等价值的情况比较突出。在部分地区,绣球仅仅作为商业街区的景观元素被展示,对山歌抛绣球、背篓投绣球等场景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应用。与绣球文化相关的传统仪式和体育活动,也许只在“三月三”节日中昙花一现,无法满足游客体验需求,消费者难以直观感受到这项古老民族文化的特色与活力。三是政策资金保障不足。长期以来,靖西绣球文化保护主要由政府经费支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保护经费不足、政策更新不及时也是制约靖西绣球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即使在绣球产业最发达的“中国绣球之乡”靖西旧州,村里也没有便利的快递收发点,当地人取快递都要骑车到十几公里外的镇上,交通物流的落后让个体生产者难以加入线上销售模式,制约了线上平台传播渠道的充分开发利用。因此,需要有效将文化与市场结合,利用市场的功能支持文化品牌的建设。但是缺乏互动机制引导的市场,容易片面追求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忽视保护和培育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此类情况发展下去,将严重危及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

三、靖西绣球的文化适应策略

(一)深化文旅融合 拓宽传播渠道

在现代产业开发、商品符号消费的影响下,靖西绣球不仅成为一种交易品,还逐渐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态势。要充分发挥绣球的文化价值,就要将其置于新时代的场景下,挖掘绣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利用这一符号生产手工艺品之外,还要深化文旅融合,拓宽绣球的传播渠道。

首先,政府要因地制宜,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景观,让绣球品牌深入人心、广泛传播。近十年来,靖西绣球工艺产业在旅游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双重驱动下蓬勃发展。以此为契机,绣球工艺旅游作为新兴业态,旨在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产业互促共赢,已纳入广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然而,作为绣球之乡的靖西旧州虽有先决条件发展文旅经济,但周边配套不足,难以匹配目前的定位。从小小的绣球到从事手工技艺的绣娘,再到形成产业集群的绣球之乡,无一不构成了当地的文化景观展示物。因此当地必须紧紧把握这一优势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绣球制作技艺是壮乡人民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靖西绣球制作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成为文化传统与现代发展相互融合的生动典范。有学者指出,将非遗资源与休闲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并置于活态的环境中,是促使非遗被有效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7]。因而将绣球艺术融入旅游行业,不仅能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还有助于壮族人民扎根土地,长远地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技艺。

其次,要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壮族绣球承载着壮乡人民的社会生产实践、风俗习惯和情感记忆,是历史底蕴与民族文化的象征。壮族绣球文化像其他非遗一样具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社会教育、精神调剂等社会功能,而随着壮族绣球所处的经济和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其传统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现代数字媒介技术和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为壮族绣球保护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使其能不断跨越壮族绣球文化传承和技术创新的鸿沟并突破传播推广的s7XrashjapKe5K2fe3Il7A==瓶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8]。短视频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征,能够进行实时创作与分享,直播的实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民族文化展现出生机与活力——这些新的媒介正成为壮族绣球传播推广的新兴渠道。壮族绣球文化传承人不仅可以以纪录片、动漫等多种影音形式讲述绣球背后的文化故事,利用新媒体快捷传播的优势扩大传播范围,推广壮族绣球IP,还可以开设直播间,将手工制作绣球的过程呈现出来,让更多观众直观感受到其中的匠心和底蕴。

(二)重塑绣球品牌 共享文化记忆

壮族绣球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实践必须注重品牌化运营手段,不仅能够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避免文化传承“后继无人”,而且有利于避免利益导向下对壮族绣球文化的过度、盲目开发。有学者提出,在多元文化的杂交时代,作为民族的整体自我意识是在与他者的交往、接触、碰撞或冲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成熟的[9]。还有学者认为:“符号经济的消费路径往往表现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商品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是商品所包含的附加性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声望和带有一定象征性的概念和意义。符号经济是一种‘文化渗通’,一种体验隐喻符号意义的休闲消费。”[10]

一方面,当地要精心打造壮族绣球文化品牌,以“绣球”凝练和昭示壮族文化的精神。当下,绣球已经成为壮族的标志符号,在区内外的各种平台、会议、经贸活动等场合的展示、馈赠和交换,让人们直观了解和认识壮族文化。要打造文化品牌,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调度各方面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品牌创造工作,扩大壮族绣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提到广西就想到绣球、提到壮族就要看绣球的符号效应。例如,通过利用东盟国际博览会、工艺品交易会等多元化的展示平台,我们可以有效地拓展绣球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渠道。此外,建立从生产源头直至终端销售的新型产业链模式,不仅可以推动绣球产业的全面升级,还能进一步促进其长远和稳健地发展。绣球涵盖的是壮族人民的精神和性格,绣球传递的是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祝福和友情,引导着四方宾客到美丽多情的壮乡,参与、体验和分享壮族文化。

另一方面,绣球手工艺人要注重提升个人素质,积极适应和融入现代化发展的潮流中,发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既做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也做绣球产业的推动者、绣球文化的传播者。手工艺人作为传统文化直接传承人,是非遗手工艺“活态传承”的首要载体,与壮族绣球行业的兴衰成败有直接的关系。经过从知到行的动态演进过程,工匠精神将由认知内化为品质,经过反复的精神体验,逐渐构筑起关于工匠精神的价值认同。“受教主体的这种价值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将逐步强化自身的精神体验。随着工匠精神需求的逐步满足,受教主体的精神力量也会增强,这时受教主体就具备了强大的信念,进而实现了对工匠品质的认知内化。”[11]这就要求壮族绣球相关从业者不能只重视经济回报,也要自觉将传播绣球文化内化到自己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实现产品推广与文化传播的正向循环,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扩大精神感召力,坚定捍卫传统文化的阵地。

四、结语

壮族绣球作为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其传承与发展需要政府、手工艺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绣球从传统社会的传情物和节庆仪式用品,逐渐转变为现代市场中的工艺品,其产业化道路充满挑战与机遇。

壮族绣球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扶。政府应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绣球产业与旅游、工艺品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联动,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绣球手工艺人作为关键力量,应提升个人素质,适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创新制作方式和材料,开发市场吸引力强的产品。此外,要注重传承与创新结合,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审美需求的绣球工艺品。通过文化展览、交流活动等方式塑造和传承文化记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扩大影响力,让壮族绣球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壮族绣球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手工艺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通过政策支持、产业融合、个人素质提升和文化记忆传承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推动壮族绣球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杨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5.

[2]Assmann,Jan.Moses der gypter Entzifferung einer Ged chtnisspur[M].München:Carl Hanser Verlag,1998:34.

[3]刘大先.叙事作为行动: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问题[J].南方文坛,2013(1):45-50.

[4]王艳.文化记忆与身分认同——白马人族源神话的多元叙事[J].民族文学研究,2019(6):38-45.

[5]李菲.文化记忆与身体表述——嘉绒跳锅庄“右旋”模式的人类学阐释[J].民族艺术,2011(1):86-93.

[6]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33.

[7]肖雪锋,刘磊.民俗类非遗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策略[J].当代传播,2018(6):70-72.

[8]李旭丰,樊传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的品牌化传播研究[J].传媒,2023(7):68-70.

[9]张德明.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民族文化记忆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2001(3):11-16.

[10]娄丽芝.符号经济与旅游符号的开发[J].求索,2008(10):36-37,223.

[11]易华勇,韩璞庚.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化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24):42-44.

作者简介:

刘冰寒,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研究。

凌霄,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