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泡沫做石子

2024-10-29 00:00陶纯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24年4期

傍晚,下楼散步,在小区小花园碰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小女孩不断叫好。原来三岁不到的小女孩在背唐诗,一口气背出二十多首。一个老者说,这有啥呀,我家小孙子刚上幼儿园,也能背不少唐诗宋词元曲呢。是的,现在的小孩,刚学会说话,大人就开始教他背诗,有啥稀奇呢?

一次饭局上,一个不起眼的小老板说他喜欢读《史记》《资治通鉴》和《红楼梦》,似乎怕我这个作家不相信,当场讲了前两部书中的几个典故,还背诵了《红楼梦》里的两副对联,道出几句经典的人物对话。

一次在一个售楼处,和一位中年保安聊天,他说他多次读过蒲松龄的聊斋故事,《水浒传》《三国演义》也是爱不释手,年轻时也想过写小说来着,可惜不是那块料,最后混成了保安。

每每这个时刻,作为一名写作者,作为一个吃文学饭的人,我都会感到自豪——看!我们的文学无边无际,博大到几乎无处不在。

然而,“风光”的背面是“落寞”。

同样是那位保安,感叹现在的作家写出的东西“不经看”,头两年他还经常到附近的报刊亭买文学杂志,后来不买了。

类似这样的话我经常听到。

大前年我装修房子搬新家,整个楼里面住的都是原单位的老同事,少不了互相串门参观新居。我发现,很多人家书柜很小,有的甚至没有,只摆个博古架;不大的书柜里面,文学书籍占比不高,主要是四大名著之类的老经典,当代作家的作品几乎见不到。我给相熟的人签名送书,一边送一边嘱咐人家:“千万别丢掉啊——即使想扔,也得把签名的这页撕掉。”这时候真没啥自豪感,反而有种尴尬,因为我知道别人大抵不会读的。别说他们,同行送我的书,我又老老实实读过几本呢?

回头看看我家,在老婆的强烈要求下,我家的书架也明显比旧居变小了,只剩下两组。“摆那么多书你又不看,光占地方,不如扔掉。房子十多万一平方米,书架多占两平方米,相当于浪费二十多万元。”想想,人家这话不是没有道理。于是,把那些不想看的、感觉过时的、没啥保存价值的、有它嫌多没它不少的书,估计得有两千册以上,陆续送给了保洁员和小区运垃圾的师傅,一部分暂时舍不得丢的(早晚得扔)打包扛到了储藏室,书架上只留一些确实喜欢的、常读常新的作家作品,还有就是部分作家朋友的赠书。所以我常常给赠予我书的朋友开玩笑说:“你的书在我书架上和曹雪芹、鲁迅并列!”鉴于此,近年我买书也明显少了,一年不超过十本。

一次,到某地一所中学参加一个文学活动,主持人隆重介绍一位作家,说他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坐在我身侧的一位四十多岁、教师模样的男人激动地大力鼓掌,脸都涨红了。我小声问他:“你看过这位作家的作品吗?”他说:“没有。”我又问:“你以前听说他的名字吗?”他说:“没有。”我感到奇怪,忍不住又问:“那你为啥这么激动呀?”他回了一句令我哑然失笑的话:“我知道鲁迅啊!”

呵呵,原来激动是因为鲁迅。

在地铁上碰到一个小青年划拉着手机飞快地看网络小说,和他交流了几句,得知他无聊的时候看看网络作品,基本不买纸质书。他说他身边的年轻人大都这样。

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作家辛辛苦苦写出一本书,卖一万本都困难。大多数的文学刊物,靠财政拨款撑着,印出来的杂志一辆皮卡车就能拖走,订数多少呢?说出来怕难堪,所以要保密。

由此我得出两个结论——一个是:文学很大;另一个是:文坛很小。

文学很大,是因为现在有文化的人,日常免不了和与文学色彩有关的话语打交道;文坛很小,是因为大众越来越远离当今作家的作品,当代文学的阵地不断萎缩,书展越来越流于形式,“蛋糕”越变越小。

是大家没有写好吗?

是。好像又不全是。单挑几篇,有些作品还是蛮不错的。

没写好,原因很多。任何一个行当,都有一个从盛到衰的过程,就像有峰就有谷一样,这是自然规律。早期,中国古代文人的创作以辞赋为主,到了唐代,盛行写诗,唐人把诗歌推向巅峰,辞赋创作由此衰落。进入宋代,宋人感觉无法超越唐诗,就另辟蹊径去写词,诗便因此而衰落了。到了元代,元人感觉词也没法往下作了,这就有了元曲。你看,从早期的辞赋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一个花样翻新而又从盛到衰的过程。文坛,永远期待一群打破常规的人。

到了明清,小说开始涌现,出现了四大名著和《金瓶梅》《聊斋志异》等伟大的作品。有趣的是,小说这个文体一出现,好像没有经过创作经验的缓慢积累和世代传承,很快就直达高峰。尤其是《红楼梦》,一问世,就是巅峰,后世可能永远无法超越它。这真是后世作家的悲哀。由此可见,小说创作是不那么遵循自然规律的,它不像科技创新,总有个从低到高的突破过程,小说它可以一步登天!曹雪芹很可能连个短篇都没写过,一上来就摆弄大部头,而且有如神助,仅仅留下三分之二部《红楼梦》,就让后人五迷三道,多少人在这棵文学大树下乘凉!

小说经过三百年左右的发展或者衍进,实际上早就进入了衰退期,因为能写的都写过了,能用的手法都用过了。因此不妨大胆地承认,当代作家的写作水平在逐渐下滑。这是全世界都无法回避的现象。电影也是如此,故事越来越老套浅薄,越来越编不圆润,主要靠科技生成的大场面和流量明星撑着。有的片子票房虽高,并不能说明它真的好。很显然,银幕上的经典越来越难觅。

一方面是有能创作水平在下降,成色变差;一方面又赶上网络新媒体时代,手机就像万花筒,让人眼睛不够用,吃掉了你一天里的大部分休闲时间,还能有几个人静下心来读一篇文学作品呢?

文学不景气,少人问津,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供应量太大,同质化、类同化的作品太多了,重复化的写作比比皆是。头几年据说一年要出一千余部长篇小说,这个数字太惊人了。

文学创作这个东西真是奇怪,它不靠人多力量大,有时一万个鸡蛋联合起来,打不过一块石头。作家也是同理,一万个作家联合起来,打不过一个曹雪芹。所以你看,作品要的不是多,而是精。

和所有产品一样,文学也是有保质期的。大量的作品和作家很快会被时间无情淘汰,像古代的建筑,如今留下来的没有多少,绝大多数都在不同时期塌掉了。

我本人比较喜欢读的作家有三个:鲁迅、张爱玲和金庸。跟鲁迅学习作品怎样直抵人性的深处,怎样才叫文学的穿透力;欣赏张爱玲作品中弥漫的悲凉气息和入神的刻画;跟金庸学习讲故事。个人认为,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过时,是因为他描写的事物缺乏时空的穿透力,无法引起当代人共鸣。比如前些年有人写国企改革工人下岗、城市打工文学、农村土地改革等赶潮流的作品,现在又有人跟风写新农村建设等,这些作品如果没有写出人性的深度,是很难有较长保质期的。

我写作纯粹是因为热爱,是灵魂的需要。我的人生,注定是文学的人生。刚到部队的头些年,也想过走仕途来着,后来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不如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想方设法往创作队伍里钻。说到底,我是孤独的,文学便是个孤独的事业,这正契合我的天性。年纪大了后,还是割舍不掉,我老婆没少批评我,说家里不缺吃不缺穿,你吭吭哧哧写那东西干啥,傻不傻?又没多少人看,也挣不到啥钱,不如出去打打牌散散步,顺便多做点家务。我不为所动,继续傻干。

文坛犹如一方池水,水上面有美丽的浪花,自然也不乏泡沫,泡沫浮在最上面,阳光一照,花花绿绿,很好看,晃人眼,但它毕竟是虚的。既然翻腾不起浪花,不如就做一颗水中的石子吧。石子不显山不露水,静悄悄地在下面趴着,多少年之后,泡沫没了,或许石子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