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小若一时还无法适应,她感到焦虑,早上经常迟到,甚至有些抗拒上学。这是典型的“开学综合征”的表现——一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小若的情况并非个例。许多学生在刚开学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不适应的症状。因此,我结合学生的情况梳理了一系列心理辅导措施,来帮助学生缓解“开学综合征”。
懂得沟通,避开误区
误区1:紧箍咒式密集“轰炸”
开学前一周是收心时间,班主任和学校会在班级群发布相关通知。家长收到信息,回家看到孩子懒散的样子,基本都会发动“紧箍咒”进行密集轰炸,“还不赶紧睡觉,马上就要开学啦!”“还有心思玩手机游戏,从今天起手机游戏全部禁止!”“必读书都看了吗?作业写好了吗?”……家长以为自己是在鞭策,但往往起了反作用。因为这些话在孩子听来都是念叨和催促,容易加剧孩子对开学的恐惧,对学习更加抵触,心理压力更大。相反,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理解,就会让孩子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开学压力和挑战。
误区2:一刀切式强制禁止
通过开学前的走访,我发现一些家长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禁止。比如,孩子喜欢玩的手机游戏、喜欢和朋友一起踢的足球、喜欢看的漫画书和小说……一概没收或禁止。这样做不仅不能让孩子收心,反而容易激发亲子矛盾,让孩子敌视家长,不愿与家长沟通交流。
误区3:顺其自然式无所作为
很多时候,家长认为是因为假期居家的环境过于松散才导致孩子在家懒散,一旦开学,学习的紧张感能顺利取代松弛感,学生自然快速融入学校生活。但是,这样的融入是被迫的,没有让孩子从内心认识自己产生“开学综合征”的原因。其实,家长若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懒散、焦虑的状态可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认知偏差导致的。所以,孩子想要化解焦虑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家长正确地干预和沟通。
辅导有法,拥抱新学期
要想帮助学生化解“开学综合征”,除了家长在家庭中要避开以上三种典型的心理沟通误区外,班主任在学校的心理辅导也很重要。积极心理调节方法“SWTC”能巧妙应对“开学综合征”,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推进。
1. STOP——按下暂停键,及时切断负向思维
首先,开学前一天,我在班级群里发布了群公告:凡是经过努力但仍未完成暑假作业的孩子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延缓一周或两周提交作业,不建议开学前一天晚上奋战到天明。
这一通知是为了让学生停止消极的想法。有些学生担心开学没有及时上交作业而夜不能寐;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赶作业而连夜奋战,作业质量堪忧,身体和精神状况也会受到影响。缓交作业既能提醒学生需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完,也能适当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其次,开学第一天上课前,我会利用课前3分钟让056794c1a48063ccf03e56e06c9b2391ab466b2c3c460a6382ffeb83cdcbcdd2学生放松身心,接纳开学这一事实。我让学生环视四周,看看新学期的教室环境,然后慢慢闭上眼睛,尝试将脑中所有的不安和焦虑通过缓慢的呼气排出身体,最后把双手放在腹部做一个腹式呼吸,深深吸一口气,屏住3秒,再大口吐气,吐出心中的所有负面情绪。
我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再次环顾教室的环境,接着,继续闭上双眼,双手交叠放在桌面,背部挺直,双脚放平进入冥想。学生一边冥想,我一边缓缓地说:“同学们,在接下来的这一年里我们要与这个教室日日相伴,用你的鼻子闻一闻这清新的空气,用你的双手去摸一摸这干净、平整的桌子,用你的脊背去感受一下这舒适的座椅,用你的双脚去轻轻踩一踩这新教室的地面。”通过正念冥想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减少对暑假的留恋和对未来学习的担忧。
2. WRITE——启动情绪认知,勇敢表达负面情绪
开学第一周,我会根据学生适应开学的情况及时调整。如果两天后还有半数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那么我会在第三天举行“认识情绪,表达情绪”的主题班会课。
(1)情绪匿名书。我准备好各种颜色的便签纸,请同学们各自回想开学后的两天里都遇到了哪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开心的事情。想好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书写自己的情绪,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完成后,用笑脸、哭脸或一般的表情符号在便笺纸的右上角对自己所表达的情绪进行标记,然后分别放在对应的情绪框里。
(2)小组提建议。我对哭脸情绪框里的内容进行分类。如:上课容易分心、走神怎么办?有这类问题困扰的同学自由组合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3)多形式表达。问题解决后,我邀请同学分享笑脸情绪框里的内容,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增强学生战胜负面情绪的信心和决心。最后,我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来记录自己的心情,可以是情绪日记、情绪漫画等。如果负面情绪依旧没有得到缓解,可以把困扰写下来投入班级“情绪垃圾桶”,捡到的同学或老师会把自己的建议或者想法分享给有需要的同学。
3. THINK——点亮智慧之光,积极思考,理智探索
回忆自己曾经的成功体验能够唤醒克服“开学综合征”的信心。每个学期结束时,我会综合学生在整个学期的表现制作一本电子版的素质报告单。这份报告单可以让学生回忆起自己本学期的高光时刻。
开学第一周结束后,我会布置一项家庭亲子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回顾上个学期的学习生活,选择一件你通过努力并获得不错结果的事情和家人分享。通过回忆并分享克服困难的经过、成功的经验,激活自己的内在力量,告诉自己:我有能力解决问题,我一定可以战胜自己,适应新学期!
4. CHANGE——跳出思维怪圈,换种思路,大胆执行
还有一些同学开学前觉得自己能迅速适应新学期,还能和上学期一样学得轻轻松松。但现实并不是如此。所以,这类学生与其抱着这样的想法不如冷静下来,脚踏实地去做一些能帮助自己更快融入新学期的事情。比如,结合自身情况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书写工整等;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每天运动2小时等。
适应开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和教师不能急躁,要给孩子时间,逐步引导孩子学会应对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适应新学期的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开学综合征”。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创意城小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