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拥有道德力量支撑的民族,必能成为伟大的民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君子忧道不忧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恩格斯说过,“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宝贵资源,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也为当今社会提高道德水平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滋养。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一个国家的强大富裕,从来就不仅仅是丰衣足食,还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温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诚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全面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当前,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大群众不但希望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也渴望周围的社会处处讲道德、有秩序,讲正气、有温暖。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涵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就是坚守立身做人的准则,夯实履职尽责的基础。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衡量人评价人我们从来把“德”作为重要标准。任何一个人要履行好职责、完成好任务,离不开德、智、体等诸要素的综合作用,而“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我们应大力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自律,提高精神境界、培养文明风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每个人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