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重塑影视产业发展

2024-10-27 00:00:00赵洪伟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11期

一直以来,影视行业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 可分的关系,艺术家们凭借无穷的创意、想象 力以及最前沿的科技制作工艺,向我们展现了 亦真亦幻的荧屏世界,给人类带来了视觉和听 觉上的双重震撼。近些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 AI)技术越来越成为大众 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在无声无息地改变着影 视行业的现状,使影视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影视的制作 模式,更是推动了影视产业的全方位升级。美 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OpenAI 发布的人工智能 模型于 2024 年 2 月 15 日正式发布。此次发布 标志着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重大壮举, 也暗示着全球的影视行业即将开始一场新的转 型。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指的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 让机器像人类一样能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并 让机器能够处理语音、视频、图像、音频等各 种信息,并从中智能地学习和推断,通过模拟 人类思维和行动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目前,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金 融、影视等多个领域,并逐渐成为促进社会进 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人工智能电影(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ilm) 的讨论早已成为学术界近些年的热点话题之 一,但是关于什么是人工智能电影目前还没 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我们如何界定人工智能电

影?是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还是由人工智能 技术直接生成或者参与制作的电影。无论是哪 一种方式,人工智能电影都代表了人类对于电 影未来形态的想象。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应用

目前,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 影视行业里,但是现在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力和 计算水平还不能给全球范围内的影视制作带来 全方位的改革。当前的影视剧制作流程分为前、 中、后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是一个闭环。未 来,人工智能技术成熟起来后将会更加深入地 参与影视剧制作,会把传统的前、中、后三个 步骤慢慢转变为由人工智能搭建的流程,即实 现“建模—输出”的影视制作流程。因此,通 过影视工作者不断地对人工智能进行一定条件 的训练后,就可以输出一部完整的作品,这种 制作流程会大大地提高影视制作的效率、缩短 影视制作的周期、节省项目预算。

第一,剧本和分镜头脚本同时生成。一 部影视作品是由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 工、服装、道具、剪辑等许许多多的艺术工作 者集体创作而成的。但是剧本是所有艺术工作 者开始创作的基础,因此剧本也是整个作品的 核心。编剧基于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和理解,通 过文字将生活中美好的、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记 录下来,编织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编剧通过 他们创造性的劳动,将琐碎的生活片段组合成 影视素材,最终呈现在荧屏之上。因此,合格

的剧本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首先剧本必须 有视觉造型,也就是可视化的文字,文字所表 述的内容可以通过影视造型真实直观地呈现出 来,比如人物形象的美丑、场面的细致描写以 及环境氛围的表述等。不过目前市场上的大语 言模式的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都难 以创作出符合拍摄要求的剧本和分镜头脚本。 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会输 出无数风格不同的剧本,同时输出合格的分镜 头脚本。

第二,视频剪辑。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 视频素材进行分析,帮助电影制作人快速选出 最好的镜头和场景并辅助剪辑。同时,它还可 以通过分析观众的反应和评价,对电影进行后 期剪辑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呈现效果。例如, 2016 年上映的电影《明日边缘》采用了云计算 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快速的剪辑和特效制作, 能够更好地呈现高速动作场景。

第三,自动配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电 影场景进行分析,根据情感和氛围自动绘制音 乐,以完成电影配乐的制作,通过对大量的音 乐数据进行分析学习,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成 适合电影情节的音乐,从而降低制作人员的工 作负担。例如,2017 年上映的科幻电影《银河 护卫队 2》中, 电影配乐采用了由人工智能技 术生成的原创乐曲,既与电影场景契合又传达 了制作人员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情感。

第四,画面生成。在传统的影视制作中, 若想拍摄想要的画面,需要负责前期的影视工 作者带领演员、摄影师、录音师、道具师等影 视团队成员,以演员为主体进行一定周期的拍 摄,前期拍摄结束后,交给后期工作人员进行 镜头剪辑和画面调色、渲染等工作。整个制作 流程不仅复杂且拍摄途中偶尔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问题,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质量要 求。但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场景和演员 进行建模,再根据模型制作影视片段,不仅减

少了天气、演员等不可控因素,也缩短了拍摄 周期,还不需要后期工作人员的再加工,直接 就可以输出想要的风格和类型。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产业中的优势

目前,影视产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 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它已经开始逐渐显示出来 的潜在的应用前景,视频剪辑、音乐配乐、画 面渲染、人工智能换脸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 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以及技术门槛,同时还在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第一,节省时间和成本。人工智能技术可 以帮助影视制作人员在前期和后期制作等过程 中更快速、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从而实现资源 的充分利用和质量的提升。这样可以加快影视 产品制作周期,节约制作成本,更好地满足当 代影视市场的需求。

第二,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观众的观看 体验是决定一部影视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好 的影视作品会带给观众愉悦的观看体验,同时 使得观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现在通过人工智 能技术,艺术工作者们可以在剧本、画面、背 景音乐等上面达到更高的水准,因此会更加提 升观众们的观看体验。比如在《权力的游戏》 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得远古巨龙的行为动 作以及皮肤质感更加逼真,达到了叙事上的真 实性,同时也免去了大量道具的制作成本;在 《阿凡达》系列电影中,艺术工作者们通过人 工智能技术对光影、色彩等进行层层渲染,使 得整个阿凡达世界似真似幻。通过人工智能技 术的应用,影视作品制作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 了解观众的反应和需求,从而制作出更加符合 观众口味的影视作品。这样可以提升影视作品 的满意度,促进影视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三,推动影视创作技术创新。影视制作 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工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

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推动与电影技术有关的科 学研究,不断创新电影技术,从而为电影产业 的快速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技术基础。

第四,降低技术门槛。影视制作行业对从 业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他们通常都是从相关 院校毕业,经过一定培训的大学生。一部影视 作品有时需要成百上千人共同努力拍摄完成, 这些人又分为不同的部门,如灯光组、摄影 组、制片组、服化道等,这些部门的人员需要 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才能相互配合完 成整个影视制作流程。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可 以大幅度地减少影视制作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工 作压力,如人工智能配音、人工智能调色、人 工智能渲染等,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就算影视 工作者不能精通视频制作的每个流程和步骤也 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作品。

四、人工智能技术让普通人成为导演

人工智能影视制作目前分为三种模式:第 一种是数字资产,通常指的是道具、演员、场 面等;第二种是数字引擎,不需要通过摄影机 器,通过引擎就可以直接操作产生所需要的画 面;第三种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介入,此时 人类只需要发号施令者,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人 工智能,比如影片的风格、人物的形象、场面 的造型等,人工智能通过数据算法就可以合成 你所提出的要求,你只需要做的就是选择,选 择你认为对的形式。因此人工智能的出现,让 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导演,给了更多人成为导演 的机会,这也是这项技术最迷人的地方。

Sora(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能够在 一个画面里生成多个镜头,这是以往的工具做 不到的,这意味着将来能创作出更流畅、更完 整的作品。虽然 Sora 还未对公众开放,但不少 人认为其意义不亚于 ChatGPT(OpenAI 研发的 一款聊天机器人程序)的发布。

Sora 的诞生不仅标志着视频生成技术的重 大进步,也为内容创作、媒体、娱乐等行业带 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智能化将全面渗 透人类社会,人们将在广泛使用各类智能技术 提升竞争力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理解技 术、捕捉新兴技术的潜力,推动社会有秩序的 动态发展。捕捉科技发展新动态,在可控范围 内做出正确的决策,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人, 而是整个社会的应变能力。

五、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风险

第一,相关工作人员的失业风险和社会影 响。就像工业革命一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 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可能会导致部分岗位的 自动化,从而导致一部分人因此而失去工作机 会,尤其是制造业和金融业等领域。这些职业 通常存在大量重复任务,容易被自动化技术所 取代。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社会上可能 会出现更大的贫富差距,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 公司和个体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而 那些没有接触或者没有掌握这门技术的公司及 个人则可能会被边缘化,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现 象。

第二,版权问题。在使用 AIGC 技术创作 作品时,使用者需要提供个人数据,这引起了 人们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随着 AIGC 技术 越来越精细化,在内容和版权问题上的分歧也 越来越多,最终所产生的负面结果由谁负责, 这一问题一直没有被重视。

第三,隐私和数据安全隐患。人工智能技 术主要就是依托大数据进行学习、模仿和输出 的,在这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隐私和 数据等问题,不管是个人隐私或者是公司、国 家等敏感信息的泄露或者被滥用,都可能带来 不良后果,如身份盗窃、网络诈骗等。企业和 政府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应当遵守相关法

律法规,对隐私侵犯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过于依赖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思考和 创造力具有威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地深 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可能过于依赖人 工智能,忽视了人工智能仍存在错误和不确定 性。也可能会使人类逐渐丧失思考和创造的能 力,过分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导致人类在 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变得懒惰和不思进取, 进而威胁到人类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第五,人工智能的局限性。虽然人工智能 技术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人类的效率,但是其 自身也有着局限性。从人工智能诞生后的诸多 案例来看,要想人工智能真正地完成人类的指 令,必须通过人类的主导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人工智能通常完成的都是一些模仿和数据分析 之类的工作,难易程度较低,而那些复杂的创 造性工作仍需人类直接参与才能顺利完成。

第六,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目前人工智 能技术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一个明确 的法律框架,这使得在处理涉及人工智能问题 时,法律机构和监管机构感到困惑。当人工智 能系统引发问题或者犯罪时,法律责任界定往 往不明确,导致责任方难以确定。因此,为了 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需要制定相适应 的人工智能法律,明确地位、权利和义务。

伦理道德问题也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 应用而被凸显出来,反对者提出一些合理的质 疑,如人工智能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会不会给 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等。总之,人工智能技术 的应用注定会越来越多地参与生活,不过人工 智能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的正确应用需要人 们合理地指导和监督。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 发展中,平衡人工智能和人类创造力之间的关 系以及保证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需 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人 工智能技术给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带来极大的方

便,同时也引导着人们去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 不同习俗的美。人工智能技术让更多热爱影视 行业的人都更多地参与进来,我们相信,在未 来人工智能必将在影视行业里成为技术核心, 为影视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第七,对相关企业带来的影响。传统影视 作品拍摄对场景、演员、服化道等方面有着非 常大的需求,需要成千上万的影视从业人员。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概有八千多家影视器材 租赁公司;横店、象山等大型影视城,仅仅在 北京就有十几个影视基地以及上百个摄影棚。 当人工智能参与影视制作后,影视制作将不会 再对演员、服化道、影视基地等具有很强的依 赖性,这将给影视器材租赁公司、演员经纪公 司以及大型影视基地带来非常严重的冲击。

七、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让电影和电视工业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技术创新 驱动的。从纯技术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一定会 超过人类,甚至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技术 上达到人的智能水平并不意味着可以取代人类。 人工智能技术总的来说是一种我们利用的工具, 就像电影行业在 100 多年发展历程中从胶片电 影变成数字电影,传播也从影院变成依托互联 网进行传播,技术始终是被当成工具来使用, 所以技术并不能够取代影视艺术。新科技会给 影视行业带来一次次冲击重塑,但是这种视听 方式不会消失,只会越来越丰富。新的不会取 代旧的,而是形成一种互补关系,相互促成, 协同并进。

[ 作者简介 ] 赵洪伟,男,汉族,吉林辽源人, 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电 影剧本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