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在舞蹈表演中的意义

2024-10-27 00:00:00江徕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11期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舞蹈基本功训练在当今 的舞蹈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古典舞的 基本功训练,在形式和内容上主要包含把杆基 训、身韵训练以及角色塑造等。这体现了舞蹈 三大技术的特征——柔韧性、力量性和技巧 性,同时也表明了舞者基本的身体条件和技术 条件,这是一个专业舞者必须所具备和达到 的。

一、中国古典舞的概述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古代宫廷舞蹈,经过 演变和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舞蹈形式。它本 身是戏曲和舞蹈的混合体,流传下来的舞蹈动 作,大部分都保留在戏曲舞蹈中。中国舞蹈家 致力于对中国古典舞蹈的研究、整理、复现和 发展,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创造了一套刚 柔并济、情景交融、技巧性极强的中国古典舞 蹈教材,形成了一大批风格极为强烈的中国古

典舞蹈作品和舞剧作品。欧阳予倩在 1950 年最 先提出中国古典舞这一个舞种,后来被唐满城 等舞蹈界人才认同并广为流传。中国古典舞蹈 的理念有其历史性,更多的是一种风格,同时 是一种理念的开拓。风格也是文化传承与表现 的途径。“古”与“典”是古典舞蹈的两大元 素。“古”即为时间长、历史久,“典”即为 经典的、典范的。由于经过时间的流逝形成了 一种稳定的风格化模式,因此一种舞种可被称 为古典舞种。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表现情感和 故事,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韵味。中国 古典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传承,更 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中国古典舞蹈是中国古典 舞蹈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文化的表现。

同时,传统服饰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传 承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中国古典舞蹈中常会 穿上传统的华丽装束。服饰的设计和色彩都与 舞蹈作品的主题和风格相呼应,比如袖舞,袖 舞源远流长,分为水袖、长袖、宽袖等多个种

类;而在朝代更替和文化演变中,它的形态和 内容也是千变万化的,比如在舞蹈中经常提到 的“屈袖折腰”“挽袖屈蹲”等多个描述袖舞 特点的记载,宋代以后,逐渐被戏曲所吸收, 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得以留存至今。而在《骏马 图》中,民间舞编导田露以现代舞的风格完整 地诠释出骏马奔腾的形象,这也说明“新古典 舞”中造型以及舞美的创新,增加了舞蹈的视 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中国传统舞蹈的基本功,是以“为舞蹈 表演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技术技 能的培养为主要功能,以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 术表演为目的,强化身体韵律和动作技巧的有 机结合,创造出身体表现力所需要的”为目 的。中国古典舞蹈课程体系——艺术能力、文 体特点、剧目表现、技术基础理论和实践性课 程中,艺术能力的培养是成为一个舞蹈家的根 本,也是掌握舞蹈的基础训练。在中国古典舞 的基本功训练中,要注意外形特点、素质能 力、力道方法、运动意识、衔接特点、节奏特 点。在古典舞蹈的基本功中,转体技巧要注意 外形特征、素质能力、用力方法、动作意识、 衔接特征和节奏特征等。跳、转、翻这三个主 要动作常常出现在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功中, 而在完整的技术手法和艺术手法组合中,转体 的技巧必须通过这些基本功的训练,这是古典 舞蹈中难度较大的一种技巧。不仅要求演员的 弹跳要高,而且要跳出力量感,即跳到空中 后,要像挂在空中一样,在固有的体位上坚持 很久才能跳出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舞姿。因 此,演员必须有较好的舞蹈基本功——臂力、 耐力和协调性,所以我们会有基本功的训练。 而在古典舞训练中,把杆基训顾名思义就是在 把杆上进行一系列的动作来为日后演员站在舞台上打下夯实的基础;身韵练习则是提高演员 们将自己的身体与呼吸相结合,达到身心一致、 气韵相融的效果;最后角色塑造是让演员们在 学习剧目动作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塑造角色 本身的性格以及特点,目的是更好地将自己和 角色融合起来,为观众带来一个能感同身受的 舞蹈作品。

三、舞蹈表演中古典舞蹈基本功练习的含义

对于古典舞蹈表演来说,基本功固然是舞 蹈中的基础部分,但其存在的意义是不容忽视 的,而娴熟的基本功在增强舞者舞台魅力的同 时,又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既能使舞者在 表演中更具动感,又能使其在表演中更具张力。 舞蹈基本功是支撑舞蹈表演功底的核心。一个 舞者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很好地运用 自己的肢体语言去表现美,给观众塑造生动形 象,给观众传达舞蹈作品的情感思想。

( 一 )舞者底盘扎实,动作简洁明了

古典舞的舞姿复杂,技术难度高,动作幅 度大,所以,对关节韧带、肌肉的灵活性要求 很高。从笔者分析的近 60 个动作来看,关节处 弯曲 90 度以上或超过 90 度的动作,占总数的 82%,有 50 个之多。扎实的底盘可以改善舞者 在舞蹈表演中需要平衡的各种动作和转体,这 对于那些对核心力量和肢体控制能力强的舞者 而言,不失为一种平衡的提升,也是一种稳定 性的提升。通过古典基本功的训练,舞者可以 增强身体的平衡感,提高在舞台上的稳定性。 此外,在完成舞姿时,古典舞者也有相当数量 的表现情绪的人体关节,共有 19 处之多,是舞 蹈技巧的主要部分。虽然通常情况下,同时使 用 19 个部位的动作比较少。但是如果基本功不 够扎实的话,底盘就会非常不稳,甚至每一个 动作都做不好,更别说将它连接起来组成一场

完整的舞蹈表演。基本功中的基础训练课程几 乎占据了舞者训练生涯的很大一部分,为什么 这样枯燥无味的课程还要在费如此多的时间? 当然是为了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的水平提升。在 舞蹈表演中,想让自己的舞蹈让观众看懂并欣 赏,那就得提高自己的基本功,让动作看起来 简洁明了,没有任何的多余的动作,让观众一 目了然,这样才能将舞蹈表演做到最好,展示 出舞蹈的魅力。

(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

基本功的训练是每个舞者在习舞之路上必 须经历的,而每一个舞者都不能忽略基本功。 其实舞蹈表演中的每一个动作对基本功都是一 种考验,每一个动作其实都包含着基本功的身 影,通过艺考考大学的时候也是如此,每一个 动作其实都是在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和创 新的,不同舞者基本功的要求不同,所以更加 擅长于对基本功掌握熟悉并能完美的演绎出来 的舞者。而有些作品身韵部分相对占比更大, 这就需要舞者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舞蹈身韵练习 相对比较好的舞者来完成作品的演绎。有些作 品本身的内容就比较细腻,本身的形式也相对 柔和,所以更多需要舞者和编导有着自己的思 想和调度,舞美的配合来完成此演出,而在古 代,古典宫廷舞蹈对身体的柔软度要求比较 高,大多数舞蹈主要是表现女性柔美的舞姿, 比如“翘袖折腰”“挽袖屈蹲”等姿态。同时 让一些擅长驾驭力道的人来表演,而这些擅长 驾驭力道的人,在表演现当代舞蹈的时候,会 发现他的舞蹈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果要 他表演柔美飘逸的舞蹈,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 扣,不会再像原来的舞蹈表演那样,而变成一 种纯粹的、干巴巴的舞蹈表演。例如《红玉丹 心》这个剧目,添加了很多古典舞中的跳转翻 技术技巧,再将其进行舞姿的连接与整合,整个剧目中舞者需要将自己的理解代入剧目中, 对它有不同的见解并且将它呈现出来,在整个 舞蹈过程中要做到动作的呈现与情感的诉说完 美统一,并且通过舞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舞蹈动作语言有着自 己不同的见解,通过不同的舞蹈技巧和舞蹈调 度呈现出更好的内容。在舞蹈比赛中很多舞蹈 表演其实都是群舞,只不过,群舞的特点是不 同的,和声也是不同的。术业有专攻,舞者不 一定要左右逢源,只要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发挥 到极致,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就可以 了,把自己最拿手的舞蹈展示给别人,形成自 己的标签,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样的舞蹈才是 最适合自己的舞蹈。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是用科学的方法整 合出一套完整的体系,提高舞者的素质能力和 探索人类中更多的可能性,并让舞蹈演员将所 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然后再到实践中反思 问题和探索更好的训练体系和方法,让舞蹈演 员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更 好地将表演技巧与自身风格融为一体。只有把 基本功训练做足,才能在舞蹈表演中做到炉火 纯青。对于舞者来说,基本功的训练可以让舞 者更充分、更完整地表现自己,而在这些数量 众多的优秀舞蹈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 技巧训练的成果,更多的是基本功训练的成果,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此可见, 造就成功舞者的是基本功的训练,成就舞蹈作 品的也是基本功训练。

[ 作者简介 ] 江徕,女,汉族,湖南娄底人,北 京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