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应用促使各行各业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对于出版行业而言亦是如此。当前,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发生巨变,其不断增长的需求倒逼出版流程朝数字化方向转型。在此背景下,数字化出版人才出现极大缺口,传统出版企业普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缺乏专业性数字化出版人才。现代出版企业则还需认识人才培养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文章采用文献查找法和实践研究法,首先分析数字化出版流程,然后探索数字化出版流程对现代出版企业营销人才的新要求,进而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探究现代出版企业营销人才需具备的能力,并提出营销人才能力构建措施,以帮助出版企业引进和培养更多数字化出版人才,促进出版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流程;现代出版企业;营销人才;能力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7-0267-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JY047
数字出版流程是将数字技术作为核心的出版流程。数字技术是通过0和1两位数字编码,借助计算机等工具实现信息交流和数据处理的技术。
目前,数字技术已经能够成熟应用到各个行业。数字出版技术是数字技术的典型代表,能够应用到写作、编辑、印刷、发行等出版的环节[1]。
数字出版技术能够创新传统出版生产经营流程,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等对传统出版管理方式进行信息化改造,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多元的出版物选择。
数字出版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内容制作平台主要负责出版内容制作,其核心为出版内容设计和版式排版。在生产内容时,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内容结构化与分类情况。内容制作则是向资源管理平台输送内容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出版物内容生产与版式设计。版式制作不仅指出版纸质书的版式,还包括各类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其他版式的发布。内容制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研究、产品分析以及多媒体材料制作等[2]。
第二,资源加工平台是对当前图书、音频、视频等内容展开采集、分析的平台。这些资源既可以是历史资源,也可以是待出版资源。若为历史资源,那么在加工阶段需要经过格式转换、标注标引与内容深加工等。不同的出版资源对内容的深加工程度存在不同需求,因此出版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加工方式。数字形态出版资源是出版资源数字化的最终呈现方式。数字形态出版资源种类多元,按照类型来划分,这些资源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是作者电子原件资源,这是作者通过计算机等设备所创作的智力成果,这种资源通常以Word或者纯文本的形式保存。
其次是计算机排版文档,这是由计算机专业排版软件形成的数字化文件,如方正“书版”的FBD小样文件、InDesign的Indd文件;再次是页面扫描图像文件,通过页面扫描图像能够将纸质版出版物转化为电子数字文件,常见页面扫描数字文件包括TIFF、JPEG、GIF等。
最后是光电扫描识别文档,是指首先对纸质版出版物展开逐页扫描,在得到图像文件后,使用OCR软件将其转化为数字文件,这些文件通常为纯文本格式[3]。
第三,内容资源管理平台是对采集加工的资源展开管理的平台。借助内容资源管理平台的相关制作工具,能够生产不同形态的出版产品,同时这一环节是出版企业对外发布内容、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数据来源。
(一)营销人才应强化对数字出版产品的认识
目前,大部分传统出版企业已经开始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型,这种情况下,企业在产品营销方面也会作出相应调整,并将数字出版作为主要营销手段。但是从现状来看,很多营销方法并不适合数字出版,究其原因,是营销人才对数字化出版的认知不足。
在数字出版背景下,一些出版商开始探索构建数字出版平台,因此营销人员应通过数字出版平台开展营销工作[4-5]。
除此之外,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非常普及,现代出版企业营销人员可以依据数字出版产品的特性,依托数字技术挖掘推式营销与拉式营销的产品推广活动,这可以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
现代企业营销人才还应掌握定价策略的应用。数字出版产品在定价和促销方面与传统出版物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营销人员应根据数字出版物的特性与盈利模式等做好定价管理。
同时,由于数字出版产品成本构成非常特殊,因此在销售阶段,出版企业营销人员还需要通过赠送测试版本等方式,使读者感受到网络促销的优势。
(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满足用户创作内容的需求
数字时代,出版社要主动拓宽出版思维,即充分整合网络资源,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以为读者提供更全面、高质量的服务。这不仅能够有效满足读者对各类出版物的需求,还能够转变读者被动接受出版物的情况[6]。基于此,营销人员可以赋予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权利,鼓励用户参与出版内容制作与编辑工作,以满足用户自主创作内容的迫切需求。
(三)依托网络平台,发挥网络营销优势
现阶段,自媒体平台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数字出版流程下,出版企业若要顺应时代发展,首先要认识到自媒体平台的重要性,并依托自媒体平台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网络营销是现代营销理论下的产物,可以满足不同读者对出版物的需求,且在开拓出版产品市场、实现利润增收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7]。
目前,网络营销已经表现出代替传统营销的趋势,且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直销模式。在网络营销中,数字出版产品营销人员不仅要借鉴传统广告营销中的有益经验,还要采取有别于传统书店的营销手段。营销人员应重视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网络平台大力宣传,也可以和网店合作,通过网店推广产品,这些均是提升产品销量的重要途径[8]。
(四)统筹管理营销与出版事务
新时期,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精益思想贯穿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即出版社往往通过并行工作手段解决问题,如很多出版社已经实现产品封面设计、内容编辑与产品销售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工作人员会化被动为主动,且各个部门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相互合作、协同办公的重要性。
出版社营销人员要充分关注并行工作方法与产品营销的关系,主动在部门内共享产品营销信息,以体现共享高价值信息的作用。
(一)改变营销理念
数字技术推动了出版社营销理念的创新。现代出版企业的营销人员应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采取整体化思维与更具统一性的策略开展产品营销工作。
出版社应搭建内外部信息交流平台,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同时要培养营销人才,确保其具备数字出版营销能力[9]。全方位营销要求营销人员对营销项目、营销程序以及营销活动全过程有整体的认知。
出版社要贯彻落实全方位营销理念,就要使出版社所有工作人员均具备全方位营销理念,具备市场营销意识,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这一点看,全方位营销使传统出版流程中营销人员的身份逐渐淡化,边界逐渐模糊。全方位营销倡导整合协调数字出版中的各项流程,在注重企业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读者利益,以实现整合营销与绩效营销的统一[10]。
除此之外,营销人员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读者、合作伙伴等信息,并掌握各方主体的需求与目标,并以这些需求为导向为其提供有效服务,以构建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在数字出版时代,现代出版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即需要同时面对现实市场的具体读者与虚拟市场的虚拟读者,这引发了出版领域的新一轮竞争。为留住读者,很多出版社开始调整原有的营销手段。
推进营销转型以市场变化为基础,通过调整自身营销策略以达到强化营销效果的目的,在提升管理效能、提升产品销量,拓宽产品销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11]。为适应营销转型,出版社营销人员应转变传统营销理念,帮助出版企业更好地适应出版市场发展,提升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运用数字化营销方式
目前,很多出版企业仍采用广告、打折促销、满减等传统营销策略,但从现阶段全球电子商务产业大环境来看,电子商务平台已成为网络虚拟市场中的关键力量。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包括商品交易,还涉及信息交换,尤其是电子营销,更是开现代化营销的先河[12]。
通过互动营销,营销人员可以直接与读者对话,掌握读者的需求,同时将这些需求反馈给出版社。出版企业在收到需求反馈后,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生产产品,而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出版产品的信息。
在互动营销模式下,传统推式营销模式被彻底打破,而拉式营销模式将成为主流,这种营销模式一方面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另一方面还能够创造新的市场机会[13]。
出版企业出版的产品具备很强的思想文化属性,因此很多内容容易成为读者交流的话题,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读者可以在线浏览丛书及期刊,并选择感兴趣的出版物,互联网为出版物口碑营销提供了平台[14]。
(三)提升数字出版营销人员水平
出版企业营销内容较多,主要流程为挑选合作客户、构建产品营销网络、拓宽出版物营销市场等,但最终目标均是开辟畅通无阻的销售渠道,以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市场品牌的最终目的。
数字出版背景下,出版企业要重视营销人员的营销能力,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营销人员推广、宣传以及销售等方面的能力。出版企业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为重点出版物专门设置文件夹,确保营销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出版产品的信息。
在外部营销领域,出版企业官方网站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展示出版物的信息[15]。营销人员要做好这些信息的策划与设计,如在平台首页显示重点出版物,并将介绍页设置为跳转链接。
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浏览本书的顾客还浏览过其他书籍”等兴趣导向页面,以发挥出版产品的联动宣传作用。
在产品销售阶段,营销人员应主动与企业数据库对接,全面了解出版物的销售渠道、销售价格及销售对象等,在此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导购服务,从而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16]。
数字出版流程下,出版企业的营销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此,出版企业要注重培养营销人才,从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采取数字化营销方式等方面转变传统营销模式。同时,要发挥营销人才在出版物营销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以拓宽出版市场,提升竞争优势,助力出版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陈根宝.数智时代数字化出版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23(2):171-173.
[2] 周雪萍.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J].记者摇篮,2020(4):68-69.
[3] 朱晓雨.新时期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8(6):58-59.
[4] 李智慧.数字化出版编辑人才的培养模式[J].新闻传播,2017(23):73-74.
[5] 崔明,秦树新,何丽君.数字化出版流程下现代出版企业营销人才的塑造[J].企业经济,2010(12):58-60.
[6] 刘红.融合出版视域下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207-209.
[7] 李文瑛,刘华坤.媒体融合下出版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思考:以百道网招聘专区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25(3):28-33.
[8] 姚永春,曹汐.“互联网+”时代出版营销人才的能力拓展:基于国内外招聘信息视角[J].出版广角,2016(19):9-11,29.
[9] 刘晓丹,许力.变“推”为“拉”的图书营销新模式:例谈出版社的网络营销[J].出版发行研究,2009(5):41-44.
[10] 李宏艳.融合出版视域下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策略探究[J].活力,2024,42(11):172-174.
[11] 周蔚华.论从传统出版向现代网络出版的范式转换[J].出版发行研究,2001(10):55-57.
[12] 翟霞.正确认识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J].新闻出版交流,2002(Z1):25-27.
[13] 陈延潼.新媒体环境下饲料企业外贸营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饲料,2023(24):197-200.
[14] 池云凤.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的涉农营销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21):123-126.
[15] 田淑波,杭菊.基于产教融合的数字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67-71.
[16] 邹石川,黄先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各类型出版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出版发行研究,2014(9):90-93.
作者简介 周妤,编辑,研究方向:出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