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华宇墓地出土人骨所反映出的古平城人群交流与融合

2024-10-26 00:00:00崔贺勋靖晓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7期

摘 要:文章通过对华宇墓地出土颅骨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发现,不同于该地区其他墓地人群的体质特征,华宇墓地北魏人群呈现出古西北和古中原类型的混合特征,是人群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北魏平城地区人群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北魏平城;人骨;交流融合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7.023

大同为魏都平城之所在,作为北魏中兴时期的都城,是当时北方政治、思想、文化、经贸、军事的中心,见证了拓跋鲜卑联盟的强盛和辉煌。平城不仅居住着原属拓跋联盟的编户齐民,还吸纳了数十万在征战中迁徙而来的各族群众。随着北凉的收复,丝绸之路的复通,这里汇聚大量中外使团、商旅。平城一时“里宅栉比,人神猥凑”,成了文化和民族的大熔炉,各民族和睦共处,产生了广泛的交流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本文研究对象大同华宇广场(商业文化中心)北魏墓群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魏都大道东侧、云波路北侧、南环路南侧,墓葬形制以土坑竖穴墓占多数,也存在个别合葬墓。墓葬朝向以朝南向多见,部分朝东向。从出土随葬品来看,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有盘口陶罐、细颈陶壶等,陶器纹饰常见戳刺纹,也有少量的小件铜铁器,随葬品具有典型的北魏时代特征①。随着后续考古发掘材料的不断更新,又获得了许多新发现,如:若干墓葬随葬有金属下颌托且墓葬排列具有一定规律,疑似为同一家族;同时其他部分墓葬也呈现出较明显的排列规律,且泾渭分明,或存在多个家族墓地混杂的情况等。这些最新的考古发现不仅解答了之前研究中的困惑,也为探讨平城地区人群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新的着力点。因此有必要对华宇墓地出土人骨的颅面特征及体质类型做更深入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清晰对该墓地人群构成、来源、体质特征、人群关系等问题的认识,进而探索平城地区古人群的交流和融合。

1 比较与分析

1.1 背景介绍

华宇墓地共整理出北魏时期可供颅面形态研究的样本22例,男性12例,女性10例。综合各项指数,可将男性的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描述为:颅长宽指数上的中颅型、颅长高指数上的偏正的高颅型及颅宽高指数上的狭颅型与中颅型相结合;狭额型,阔鼻型,偏高的中眶型,偏阔的中上面型,正颌型,阔腭型。女性的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与男性基本一致,不同的是颅宽高指数显示女性为中颅型,额宽指数显示女性为中额型,但男女两性的两项指数平均值相当接近。先前的研究表明,华宇墓地北魏人群基本属于同种系,与亚洲蒙古人种各类型相对比,与东亚类型最为接近,与东北亚类型也较为相似,同时也包含其他类型因素影响,体质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混合性,但并没有展开深入讨论。下文将通过对华宇墓地北魏人群颅骨的测量数据开展多种对比分析,就华宇人群体质特征上表现出的复杂性和混合性展开探讨。

1.2 统计与对比

与先秦时期古代组的对比:为探讨华宇墓地北魏人群与先秦时期古代居民之间可能的渊源关系,本文选取代表“古中原类型”“古华北类型”“古蒙古高原类型”“古西北类型”“古东北类型”及“古华南类型”的15个对比组②,以及具有多类型混合特征的焉不拉克M组、干骨崖组、苏贝希组,共18个对比组与华宇组进行比较,比较项目、数据及欧氏距离计算值见表1、表2,图1为各组之间聚类图。

可以明显观察到,在0~5的刻度范围内:华宇组加上阿哈特拉山组③、上孙家寨卡约组④、干骨崖组⑤及火烧沟组⑥的聚合中组成第一小组,仰韶合并组⑦与庙底沟组⑧聚在一起成为第二小组。在5~10的刻度范围内:焉不拉克M组⑨加入第一小组中成为第一大组,朱泓指出其与古西北类型其他居民没有本质区别,其不同可能在于性状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特征,上述各组均为古西北类型,反映出华宇组在颅面特征上与古西北类型颇为相似;代表古中原类型的第二小组与代表古华北类型的朱开沟组⑩、庙子沟组k聚在一起成为第二大组,并随后与第一大组聚在一起,表明华宇组在接近古西北类型的同时与古中原类型、古华北类型也存在相似之处;代表古华南类型的昙石山组l与甑皮岩组m聚在一起成为第三小组;代表古东北类型的庙后山组n及平洋组o聚在一起成为第四小组;代表古蒙古高原类型的井沟子组p和彭堡组q聚在一起成为第五小组。在10~15的刻度范围内:菜园组r与第一、二大组聚在一起成为第一小类,该类人群都较接近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在15~20的刻度范围内:第三、四小组聚在一起成为第二小类,表明华宇组与古东北类型和古华南类型关系较为疏远,苏贝希组s加入到第一小类中,从颅面部形态上印证了苏贝希文化人群来源复杂,混合了欧罗巴及蒙古人种因素,同时第一、二小类聚在一起成为第一大类。在20~25的刻度范围内:新店子组t最后加入第五小组中成为第二大类,第二大类人群主要是古蒙古高原类型,有着圆颅型、偏低的正颅型结合阔颅型、阔面、上面部较为偏平等特征,接近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类型,表明华宇组与该类型人群关系最为疏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华宇墓地北魏居民与先秦时期的古西北及古中原人群较为接近。同时相比古中原人群,与古西北人群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提示其主体人群的可能来源并非像之前所猜测仅来自于古中原人群。

与相关古代人群的对比:为了更进一步探讨其人群主体的可能来源及与相关古人群间的关系,本文还另选取地理位置及时代接近的30个对比组的18项数据(表3)。主成分分析(表4、表5)表明,前三大主成分的贡献率为40.42%、14%、11.7%,累计贡献率为66.11%大于60%,认为可以代表对比项的大多数特征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的最大载荷变量有垂直颅面指数、颅宽、上面高、鼻高、鼻颧角、颧宽及颅指数,代表了颅型、面型及鼻型特征。第二主成分的最大载荷变量有眶指数R、眶高R及上面指数(K),代表着眶型和面型特征。第三主成分的最大载荷变量有鼻宽,代表着鼻型特征。

分析结果显示:以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绘制的散点图中(图2),鲜卑诸组分散分布在散点图最右侧区域附近;代表古西北类型的阿哈特拉山组、上孙家寨卡约组、上孙家寨汉代组、陶家寨组u、李家山组v、干骨崖组及阿哈特拉山组聚集在散点图中心偏上的位置;代表古中原类型游邀组w、大河口组x、陶寺北组y、雎村组z和常乐组及体现古华北和古中原类型混合特征的聂店组大体分布在散点图的左下方;大同地区北魏时期各个对比组与分布在右下区域的鲜卑诸组均存在很远的距离,其中华宇组与御昌佳园组、东信组、大同南郊组及金茂园组距离较近,都位于中心偏左上的位置,并处在代表古西北类型及古中原类型的各对照组之间。第一、二、三主成分绘制的箱式图中(图3),华宇组位于中间偏左,处在古西北及古中原类型诸组之间,呈现出相似的分布规律。经分析可知,华宇组的颅面特征除与古西北类型较为接近外,与古中原类型也颇为相似,不同于大同其他北魏时期墓地人群主要与古中原类型相似的特点,华宇组处在两种类型的中间过渡地带。古西北类型与古中原类型面部特征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古西北类型具有高而狭的面型、狭鼻型及中眶型,而古中原类型则具有低面阔鼻倾向及较低的眶型。华宇组在面部特征上高而中等的面型、中眶型及明显的阔鼻倾向,也恰呈现出古西北和古中原类型的混合特征。

2 讨论

大同位于晋北大同盆地的中心,北控蒙古草原,东邻华北平原,西接黄土高原、河套平原,既是古代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的接合地带,也是沟通各个地理区域的枢纽要冲。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碰撞、交流、融合的最前沿。

不同于晋南地区以古中原类型为主相对稳定的人群构成,晋北地区自先秦时期以来,就受到以匈奴、戎狄等为代表的古蒙古高原类型游牧人群的冲击。不仅如此,晋北地区同时还受到来自古华北类型人群的渗透及古西北类型人群的挤压,前者在聂店、窑子坡等遗址上得到充分体现,而后者则鲜少为人提及。实际上,来自西北地区的羌、氏、羯等族群早在八王之乱时就已入居秦晋大地,至西晋初年已是“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古西北人群与汉族为代表的古中原原住民已产生了较深的融合。至十六国时期鲜卑南下西迁,又与散居于西北地区的各民族有过广泛、深入的交融。至北魏建国时,这种融合已经持续发酵,融合而成的诸多鲜卑部已广泛分布在东起陕西潼关、西至新疆吐鲁番、北达河套,南到四川西北的广袤区域内,并向西辐射西域乃至中亚部分国家。自北魏灭北凉复通丝路之后,随着人群的迁徙流动、经贸文化活动的繁荣,西北与中原地区的人群交流变得愈发紧密,甚至有为数不少西域客商在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及平城等地安家。华宇墓地人群形态上所表现的古西北和古中原类型的混合特征,也暗示着两大人群的交流与融合。此外,华宇墓地出土的部分随葬品,如西域钱币、琉璃器皿、下颌托等,也从侧面表示出这一时期平城人群交流、融合的空前盛况。尤其是其中发现的4例金属下颌托(1金1银2铜),作为同时期墓地较为少见且特点鲜明的随葬品,既非中原汉族传统,也非已知的鲜卑习俗,其纹饰和工艺带有明显的域外因素(图4)。综合已有的研究,我国境内的下颌托可分为纺织类和金属类。纺织类下颌托主要见于新疆地区,且时代最早,延续时间较长。其固定下颌并保持死者颅面部遗容端庄的功能性较强,略带有装饰性,使用群体不具有特殊性且跨越文化、种族与政治差距,被整个沙漠绿洲居民广为接受,一般属于上层人士。多数学者认为新疆地区的纺织类下颌托可能是从西方传入,受到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且纺织类下颌托与金属下颌托之间或存在演化关系。

金属类下颌托主要分布在两京地区,最早于北魏时期出现,时间可上接至新疆地区纺织类下颌托流行的晚段,其合页制作工艺源自中亚。平城地区下颌托使用人群的身份、地位或经济条件应颇高,墓主多为鲜卑贵族,且一些墓葬多共存有西域及中亚风格的器物,反映出使用者与西域乃至中西亚地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颌托传入平城可能在北魏重开丝绸之路后,文化及人群频繁的沟通交流有关。华宇墓地人群不仅在体质形态上呈现出人群融合的混合特征,随葬品印证了文化、人群间的碰撞与交汇,是古平城人群杂居、交流与融合的缩影,投射出平城在促进民族多元一体及文化交流上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

注释

①崔贺勋.山西大同华宇墓地北魏时期人骨研究(2019年度)[D].长春:吉林大学,2021.

②朱泓.中国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③韩康信.青海循化阿哈特拉山古墓地人骨研究[J].考古学报,2000(3):395-420,422-440.

④张君.青海李家山卡约文化墓地人骨种系研究[J].考古学报,1993(3):381-413,430-433.

⑤郑晓瑛.甘肃酒泉青铜时代人类头骨种系类型的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3(4):327-336.

⑥韩康信,谭婧泽,张帆.甘肃玉门火烧沟古墓地人骨的研究[M]//韩康信,谭婧泽,张帆.中国西北地区古代居民种族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3-293.

⑦孙蕾,武志江.渑池笃忠遗址仰韶文化晚期人骨研究[J].华夏考古,2010(3):100-109.

⑧韩康信,潘其风.陕县庙底沟二期文化墓葬人骨的研究[J].考古学报,1979(2):255-272.

⑨韩康信.新疆哈密焉不拉克古墓人骨种系成分研究[J].考古学报,1990(3):371-390,407-410.

⑩潘其风.朱开沟墓地人骨的研究[M]//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k朱泓.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古代种族[J].边疆考古研究,2002(00):301-313.

l韩康信,张振标,曾凡.闽侯昙石山遗址的人骨[J].考古学报,1976(1):121-129,167-168.

m张银运,王令红,董兴仁.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类头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1):4-13,81-82.

n朱泓.本溪庙后山青铜时代居民的种系归属[M]//苏秉琦.考古学文化论集(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04-112.

o潘其风.平洋墓葬人骨的研究[M]//杨志军,郝思德,李陈奇.平洋墓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p朱泓,张全超.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人骨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7(2):97-106.

q韩康信.宁夏彭堡于家庄墓地人骨种系特点之研究[J].考古学报,1995(1):109-125.

r韩康信.宁夏海原菜园村新石器时代墓地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与体质类型[M]//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49-357.

s谭婧泽,李黎明,张建波,等.新疆西南部青铜时代欧亚东西方人群混合的颅骨测量学证据[J].科学通报,2012(z2):2666-2673.

t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7-57.

u张敬雷.青海省西宁市陶家寨汉晋时期墓地人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v张君.青海李家山卡约文化墓地人骨种系研究[J].考古学报,1993(3):381-413,430-433.

w朱泓.游邀遗址夏代居民的人类学特征[M]//张忠培.忻州游邀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8-214.

x韩涛.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人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y满星妤.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出土人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z赵惠杰.山西绛县雎村墓地人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张群.宁夏中卫常乐墓地人骨研究[D].长春:NC3V0ZJRvG18IOXBfwDhNA==吉林大学,2018.

侯侃.山西榆次高校园区先秦墓葬人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阮孙子凤.山西大同御昌佳园墓地北魏时期人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李鹏珍.山西大同东信广场北魏墓地人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张振标,宁立新.大同北魏时期墓葬人骨的种族特征[J].文物季刊,1995(3):13.

王煜.山西大同金茂园墓地人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1.

周伟洲.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向西北地区的迁徙及其分布[J].民族研究,1983(5):31-38,45;李吉和.鲜卑族在西北地区的迁徙活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3):77-79;王金鑪.鲜卑诸部与北方民族的融合[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3):47-51.

宋馨.中国境内金属下颌托的源流与演变:兼谈下颌托与流寓中国粟特人的关系[M]//荣新江,罗丰.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宋馨.中国境内金属下颌托的源流与演变:兼谈下颌托与流寓中国粟特人的关系[M]//荣新江,罗丰.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王银田,王亮.再议“下颌托”[J].暨南史学,2014(00):50-56;吴小平.论我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J].考古,2013(8):97-104;霍巍,庞政.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J].考古学报,2020(2):141-160.

霍巍,庞政.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J].考古学报,2020(2):141-160.

安徽省博物院“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展出,原物出土自华宇墓地。

吴小平.论我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J].考古,2013(8):97-104;霍巍,庞政.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J].考古学报,2020(2):14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