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乐器在高职院校音乐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2024-10-25 00:00:00王晓彤
大观 2024年9期

摘 要:古典乐器如琵琶、古筝和二胡,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吸引着人们,植根于我国深厚的音乐传统中。在高职院校的音乐艺术教育领域,古典乐器的教学是技能传授的过程,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实践。这些教育机构在保护和传承音乐文化中起着桥梁作用,在保持传统音乐活力的同时,也使其与现代教育系统和技术发展相融合。通过探讨古典乐器在高职院校音乐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分析这些传统乐器如何在保留其文化精髓的同时,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和艺术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古典乐器;音乐艺术;创作

注:本文系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校级课题“基于中华传统艺术传承角度的高校文化自信教育创新路径研究——以《唐宫夜宴》为例”(ZCY202117)研究成果。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正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跨领域的项目来重新定义古典乐器的学习和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创作能力。通过将古典乐器与现代音乐制作技术结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传统技艺,还能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创意,探索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可能。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对音乐深层次的理解,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广阔舞台。

一、古典乐器的理论基础

(一)古典乐器的主要类型及特性

古典乐器在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类型。弦乐器如古筝、琵琶和二胡,它们以弦的振动产生音色,各具特色。古筝音色清脆宜人,琵琶以其表现力强烈而著称,而二胡则以其深情哀婉的音色感动人心。管乐器中笛子和箫是最为人熟知的,这类乐器通过吹气的方式使管内空气振动来发声,笛子音色明亮,适合表达欢快的情绪,箫则音色幽深,多用于营造清冷的氛围。打击乐器如锣、鼓及木鱼等,常用于增强音乐节奏感和增加音乐厚度,特别是在庆典音乐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这些乐器不仅在演奏技术上有着各自的要求,还在音乐创作与演绎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纽带。

(二)古典乐器的演变与现代适应性

古典乐器的演变不仅是技术与材料的改进,更是文化与音乐审美变迁的反映,中国传统乐器如琵琶、古筝、二胡、笛子等,经历了不同朝代的传承与改革。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技术水平和音乐需求的影响,乐器的制作逐渐精细,更加具有表现力,如琵琶从最初的四弦发展到现在的多样化弦数和弹拨方式,使演奏技巧更为丰富,能够表达更复杂的音乐情感;古筝则从简单的伴奏乐器发展为独奏和合奏乐器,其音域和音色的丰富性让它成为现代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元素[2]。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古典乐器在制作工艺上得到了提升,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材料和精细的工艺技术,还在演奏方法和音乐风格上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目前,中国传统乐器被广泛用于现代音乐创作,与西洋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在同一音乐作品中协作,共同完成跨文化的音乐表达。电子音乐的兴起也给古典乐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子技术的运用不仅拓宽了古典乐器的音色范围,还创造了全新的演奏和听觉体验,如电子技术处理后的笛子声可以用来增加音乐的神秘感,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在教育领域,传统古典乐器的教学也逐渐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和在线课程,使古典乐器的学习更为便捷,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系统。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通过互动和多媒体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古典乐器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音乐艺术创作中的古典乐器运用

(一)作曲与编曲技巧

在高职院校的音乐艺术创作中,古典乐器的作曲与编曲技巧是一个核心领域。作曲时首先需要对所选古典乐器的音域音色及演奏技巧有深入理解,这决定了乐器在作品中的角色和作用。例如,利用古筝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演奏技巧可以创作出层次分明的旋律线条,而二胡特有的滑音和颤音技巧适合表达深情或哀婉的主题。编曲方面,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往往采用将古典乐器与现代音乐理念结合的方式,通过创新的音乐形式和结构,使古典乐器在现代音乐环境中焕发新生[3]。教师会引导学生探索各种古典乐器组合的可能性,如将笛子与琵琶进行合奏,将笛子清脆的音色与琵琶丰富的表现力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强调动态变化和音色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编曲技巧,通过不同音量、音高的变化,可以增加音乐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听众的审美,还可以在古典乐器的基础上添加现代音乐元素,如电子音乐,或者与西洋乐器的交融,以此来拓宽其音乐表现的边界。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传统音乐理论的现代解读,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复现传统技法,通过对传统音乐理论如五声音阶的创新应用,将这些理论融入现代音乐创作,以此发掘古典乐器更多的创作潜力。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能够帮助他们在全球化的音乐场景中找到古典乐器的独特位置。

(二)实践项目与创作案例

古典乐器的实践项目和创作案例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还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这些项目通常围绕古典乐器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进行,旨在通过技术增强传统音乐的表现力和现代感。以利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进行古筝的音乐创作和制作为例,学生在这个项目中首先要对古筝进行传统的演奏录音,然后将录制的音频文件导入DAW软件。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对古筝的音频进行编辑、混音和效果处理,如添加混响、调整音色和合成新的音乐层次。该项目鼓励学生探索古筝音乐与其他音乐风格的融合,如将古筝音乐与电子音乐、爵士乐或流行音乐结合,创作出全新的音乐作品,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学习了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还掌握了现代音乐制作的关键技术。该项目的实施通常包括几个阶段,从音乐理念的创新到古筝的实际演奏,再到音频编辑和音乐制作的技术操作,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提供技术和艺术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种类型的实践项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技术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音乐产业多元化的理解。通过古典乐器与现代音乐制作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连接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或进一步的音乐学习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展示了古典乐器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新角色和新可能,还体现了高职院校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音乐人才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三)演出和展示

古典乐器的演出和展示不仅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还是学生展示其音乐才能和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教育者们通常会采用多种策略来增强古典乐器演出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其中包括将传统音乐与现代表演艺术相结合,创造跨文化的音乐体验,如通过结合传统京剧元素和古筝演奏为观众提供独特的视听享受,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古典艺术与现代表演技巧的结合[4]。高职院校会定期组织音乐会和演出,这些活动不局限于校内,也常常与外部剧院或文化中心合作,以增加学生的演出经验和与社会的联系。学生在这些演出中有机会用古典乐器演绎古典音乐作品和现代音乐曲目,这些经验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掌握乐器技能,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还会利用现代科技,如高质量的音响设备和舞台视觉效果,来增强演出的专业感和观众的沉浸感,使古典乐器在现代演出中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高职院校还会鼓励学生参与演出的全过程,从节目策划、编排到执行,学生都能获得实际操作的机会。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音乐产业实际运作的理解。教师会引导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的演出场合和观众特点选择合适的曲目和表演形式,以及如何处理现场的突发情况,从而确保每一次演出都能达到良好的教育和艺术效果[5]。

三、古典乐器在音乐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应用

(一)跨领域的音乐艺术创作

跨领域的音乐创作不仅仅是音乐样式的简单融合,更是一种文化和技术的深度交融,它使古典乐器能够在现代艺术表达中发挥更加多元和创新的角色。以“声动画”项目为例,音乐创作不局限于传统的演奏和作曲,还包括与动画艺术的结合,古典乐器如琵琶和二胡被用来创作主题音乐,这些音乐不仅是动画片段的背景音乐,还直接影响动画的视觉内容和叙事结构。在“声动画”项目中,学生们首先根据一个选定的故事情节创作音乐,然后这些音乐作品会被送到动画团队手中,动画师将根据音乐的节奏、情感和风格来设计动画的视觉元素和动态变化,从而使音乐与视觉艺术形成紧密的互动。例如,当琵琶演奏出急促而紧张的旋律时,动画中的场景可能展示为一场紧张的追逐,而二胡的温柔旋律可能对应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这种创作方法不仅增强了古典乐器的表现力,还为动画制作提供了新的灵感来源和创作维度。技术上,项目团队使用高级音频和视频编辑软件来确保音乐和动画的无缝对接,音乐制作中可以采用数字音频工作站和各种音频编辑工具,如Ableton Live,使音乐的修改和调整更加精准,满足动画变化的需求。同时,在动画制作上,使用如Adobe After Effects和Maya等专业软件,以确保动画的质量和创意的实现。音乐与动画的结合通过这种跨学科的合作超越了单一领域的界限,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模式,充分利用了古典乐器在现代艺术教育中的新功能和新可能。此类项目不仅提高了学生在音乐和动画领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跨领域协作能力,表明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中,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跨领域的项目实践,古典乐器可以被重新理解和应用,其在现代音乐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鼓励他们在全球化和技术驱动的艺术实践中寻找创新的表达方式。

(二)技术辅助的音乐艺术创作

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古典乐器的创作潜力与表现力,通过整合现代音乐技术,学生和教师能够探索传统乐器的新领域,从而拓展其艺术表达,这种技术辅助不仅包括音频编辑和合成,还涵盖了实时音频处理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以使用乐器数字接口(MIDI)技术结合传统古典乐器进行创作为例,该项目利用MIDI技术将古典乐器如古筝和笛子的演奏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在数字音乐生产中进行更灵活的编辑和混音。在这个项目中,古典乐器的音色首先通过特制的传感器或麦克风捕捉并转化为MIDI信号。这一过程不仅保留了乐器原有的音色特质,还能通过电脑软件进行详细的编辑,比如音高调整、节奏同步以及与其他电子音乐元素的融合。此外,MIDI技术使古典乐器能够与现代音乐制作软件如Ableton Live、FL Studio等进行融合,开发出独特的音乐作品。例如,一位学生创作了一首结合古筝与电子舞曲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古筝的Z8ZQZyRfOv8Ket8bz9x7XdrG5/kdaHIayQ0cikL9HbU=传统旋律与现代电子音乐的节拍和贝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颖的音乐风格,既保留了古典乐器的文化韵味,又展现了现代音乐的活力。通过这种技术辅助的音乐创作,古典乐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创作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验和创新的平台,还通过跨学科的技术应用,提高了他们的技术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技术辅助的音乐创作实践还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与技术的融合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发挥作用,促进了他们对音乐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此外,这种创作方式也为古典乐器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路径,使传统音乐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焕发新生,提升了音乐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

四、结语

通过结合先进的音乐制作技术和跨领域的创作项目,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的介入使古典乐器不局限于传统的表现形式,而是在新的音乐创作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这种教育模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也为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未来高职院校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推动古典乐器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深度应用,为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康博文,张钧泓.古典弦乐器与电子音乐融合创作中的探索[J].黄河之声,2022(10):33-35,39.

[2]《音乐艺术》近十年文章摘要总汇[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4):117-192.

[3]王靖怡.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音乐艺术的融合发展[J].大观(论坛),2021(8):40-41.

[4]张泽林.电子音乐技术与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J].艺术大观,2021(6):32-33.

[5]徐子珊.现代音乐中的古典元素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57-158.

作者单位: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