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刺葡萄是起源于我国且为目前开发利用率最高的葡萄之一,在我国江西、福建和湖南等地广泛种植。霜霉病是刺葡萄最主要的真菌病害之一,具有暴发性、毁灭性及延续性等特点,在气温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从出现花序开始就有可能感染霜霉病,造成果园减产甚至绝收。对霜霉病在刺葡萄生长期间的危害以及不同药剂对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优质高效刺葡萄的栽培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刺葡萄;霜霉病;气候条件;防控措施
基金项目: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CARS-29-zp-6)。
作者简介:覃民扬(1975年—),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刺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加工工作。E-mail:qnyang@junzigu.com。
*通信作者:孟江飞(1986年—),男,教授,从事葡萄品质形成与调控研究工作。E-mail:mjfwine@nwafu.edu.cn。
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ex)是源于中国的野生葡萄种类之一[1],因其耐高温、高湿和具有高抗病性[2],在我国南方已有多年的品种选育和栽培历史[3],目前在我国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广泛种植。经过多年的栽培管理实践,发现霜霉病对刺葡萄的生长危害极为严重,同时在防治过程中还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后遗症,导致刺葡萄栽培经济效益下降,影响刺葡萄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笔者在本文中对霜霉病在刺葡萄生长期间的危害以及不同药剂对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优质高效刺葡萄的栽培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 霜霉病在刺葡萄生长期内的危害症状
霜霉病是葡萄栽培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4-5],在南方刺葡萄规模化栽培中,霜霉病确是危害最大、持续最长的病害,不仅危害刺葡萄的嫩梢、幼叶,而且也危害老叶,对刺葡萄的花序、幼果以及未转色前的果蒂穗轴均有危害。
1.1 霜霉病对刺葡萄花序和果实的危害症状
霜霉病对刺葡萄花序、果实及果穗都会造成危害,在花序上表现为白色绒毛状的菌丝布满整个花序;在幼果表现为果面上形成一层白霜,而在膨大期对果实的危害主要在穗轴或果蒂上形成白色菌丝环绕(图1),阴雨天气温度在25~35 ℃暴发速度非常迅速,24小时内就会产生大面积感染。
1.2 霜霉病对刺葡萄幼叶的危害症状
霜霉病在刺葡萄幼叶上的危害症状为在叶背上形成白色绒状病斑,严重时在未转绿的叶片背面各个病斑也会连成一片(图2),严重削弱葡萄叶片养分合成能力[6],导致叶片枯萎及早期落叶。
1.3 霜霉病对刺葡萄新梢的危害症状
刺葡萄霜霉病在新梢及枝条的危害也极为常见,在南方种植区主要暴发时间在4月底5月初,发病初期并不明显,白色菌丝体附着在新梢的皮刺上进而对新梢危害(图3)。
1.4 刺葡萄霜霉病在南方地区的发病时间
在南方刺葡萄栽培区,各种植园的小气候有一定的差异,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体上刺葡萄在南方种植区的发生大致是从4月上旬延续到6月下旬,集中暴发时间在4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图4)。
2 刺葡萄霜霉病病害防控实践
在刺葡萄栽培管理过程中,霜霉病的防控除了建园条件[7]的影响外,在使用农化防治时,一是要充分了解防治农药的特性,二是掌握农化防控的时间节点,重在预防辅以治疗。
2.1 刺葡萄霜霉病病害农化防治常见药剂
多数常见的杀菌剂都已经国产化,使用成本会大幅下降,而植物免疫激活剂是农药一个类别,是通过激活剂产生的信号传递途径引起预存诱导防卫系统及诱导防卫系统的应答,依靠物理性及化学性的防御机制,阻止病原物入侵,同时整株植株获得诱导性系统抗性,在国际市场已应用多年,但在中国尚未产生成型的影响力,生产成本较高,因此目前在霜霉病的化学防治方面还是以传统杀菌剂为主[8](表1)。
2.2 农化药剂防治效果对比分析
在防治霜霉病过程中不科学、不规范的用药,尤其是连续、超量使用单一成分农药,导致目前霜霉病抗性增强,例如烯酰吗啉正常浓度第一次使用在两个小时内就会查看到霜霉病菌丝体出现萎缩干枯,而连续3次使用,即使浓度增加一倍作用效果也并不明显;很多药剂实际防治效果不稳定,为病害防治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复配使用防治药剂可以增强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同时降低单一药剂的病菌的抗药性,如使用甲霜灵和吡唑醚菌酯复配,正常浓度下连续使用3次其抗药性表现并不明显,目前正常浓度的氟吡菌胺与氰霜唑的复配效果最为明显,其药效持久性在7~10天;表2是在刺葡萄栽培生产中药剂单一及复配防治情况(表2)。
2.3 刺葡萄霜霉病病害农化防治实践
霜霉病对刺葡萄花序、果实及果穗的危害即使是经过杀菌药剂进行杀菌治疗,也使整穗葡萄无法正常生长,最后整穗干枯脱落,因此必须在病菌萌发初期进行治疗与保护性复配用药(图5)。
霜霉病在刺葡萄幼叶上发生感染时,使用杀菌药剂进行杀菌治疗后,发生病斑的叶片部位会出现坏死,当叶片严重感染时各个病斑也会连成一片,使用杀菌药剂进行杀菌治疗后导致叶片枯萎落叶,因此在防治时也会进行复配用药,既需要杀灭病菌也要对叶片组织进行保护(图6)。
刺葡萄霜霉病在新梢及枝条的危害也很严重,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新梢、枝条枯死,有的枝条被感染后经杀菌剂治疗不会枯死但病菌对枝条的组织危害极大,枝条出现破裂及部分坏死,导致成熟后的枝条不能正常发育萌芽,形成营养不良的假象(图7和图8)。
3 讨 论
在农业病害防治中主要是预防为主,辅以化学治疗[9]。目前对南方刺葡萄种植区霜霉病的有效防治主要采用了农业综合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手段,这两种手段相辅相成。就霜霉病防治而言,根本措施是强化钾肥的补给,促进叶片尽快发育成熟,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叶幕构建,避免新生枝叶旺长、丛生。
3.1 刺葡萄水肥管理对生长及霜霉病防控的影响
刺葡萄树势生长优势非常强大,在南方刺葡萄种植区的生长周期也很长,一般从2月的中下旬开始到12月,刺葡萄的每个生长期的水肥管理直接影响到刺葡萄的生长,同时也影响刺葡萄霜霉病的防控。南方的梅雨季节一般在4—6月,刺葡萄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应做好霜霉病的预防,同时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促进叶片尽快发育成熟,完成叶幕构建,这是防治刺葡萄霜霉病的关键,因此在不同种植区的小气候中,水肥管理要因地制宜[10]。
3.2 南方气候条件下农化防控时间节点的控制对刺葡萄霜霉病防控的影响
南方的梅雨季节一般在4—6月,刺葡萄萌芽时间在2月下旬,结合霜霉病发生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在做好葡萄园清园工作的同时,一是依据种植区的小气候的实际情况,在叶片发育成熟、完成叶幕构建前防治刺葡萄霜霉病是关键;二是根据化学药剂的治疗及保护时效,科学安排农化防控时间节点。
3.3 避雨栽培对刺葡萄霜霉病防控的影响
设施农作物栽培总体上来说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控是有积极作用的,就避雨栽培技术对葡萄霜霉病的控制效果而言,经研究,避雨栽培技术对葡萄叶部霜霉病平均控制效果为91.51%,对葡萄果粒霜霉病控制效果为93.45%,并且对果粒霜霉病控制效果好于叶部霜霉病[11]。就大面积使用棚架栽培的刺葡萄而言,一是如何解决葡萄避雨栽培设施成本高的问题,目前亩造价大约为1.5万元左右(不含灌溉系统),膜的使用年限大约是3年[12];二是因南方种植区多数霜期极短,需解决避雨大棚造成的暖冬效应问题[10]。
在生产实践中,对霜霉病病害防治的关键措施还是要加强对刺葡萄树体的管理,结合栽培区域历年霜霉病发生情况及当年的气候状况,充分了解霜霉病危害症状以及化学防治药剂特性,就可以将刺葡萄霜霉病危害控制到最低,增加刺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贺普超. 中国葡萄属野生资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 王跃进, 王西平, 周鹏, 等. 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的RAPD标记[J]. 园艺学报, 2000, 27(5):321-325.
[3] 覃民扬, 庄席福, 庄席礼. 刺葡萄成年植株移栽当年结果试验[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7(1):41.
[4] 贺普超. 葡萄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5.
[5] 陈爱军. 桂北葡萄结果树春夏季管理主要技术[J]. 南方园艺, 2022, 33(2):3.
[6] 段慧,黄乐,石雪晖,等.刺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机理初探[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3(3):11-14.
[7] 李华.葡萄酒酿造与质量控制[M].陕西杨陵:天则出版社, 1990:84-87.
[8] 宋雅琴, 娄兵海, 郑远桥, 等. 4种杀虫剂对葡萄根瘤蚜防效持效性初步评价[J]. 南方园艺, 2021, 32(6):20-22.
[9] JACKSON D, SCHUSTER D. The production of grape & wine in cool climates[M]. Wellington:Butterworths Horticulture Books, 1987.
[10] 陈永安,刘艳飞,陈鑫,等.不同施肥措施对猕猴桃叶片营养状况及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14 (1):169.
[11] 丁丽芬, 熊杨苏, 马巾媛, 等. 避雨栽培技术对葡萄霜霉病的控效[J]. 中国园艺文摘, 2013, 29(9):22-25.
[12] 于舒怡, 刘长远, 梁春浩,等. 避雨栽培对葡萄霜霉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3, 44(6):75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