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是蔷薇科苹果属和木瓜属多种植物的统称,海棠家族庞大,其中苹果属海棠全世界有38种之多,我国有30种左右。苹果属海棠可细分为真苹果组、移海棠组和花楸苹果组3个组。真苹果组又分为山定子系和苹果系,山定子系包括山定子、毛山定子、丽江山定子、锡金海棠和垂丝海棠等,苹果系包括苹果、花红、楸子、西府海棠、新疆野苹果等;移海棠组主要包括台湾林檎和尖嘴林檎;花楸苹果组又分为三叶海棠系、陇东海棠系和滇池海棠系。苹果属海棠与苹果、梨的亲缘关系近,所结果实很像小苹果,可食用,酸甜可口。
1 海棠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
1.1 用作砧木,繁育苹果苗木
我国苹果生产中长期大量以海棠中的苹果属真苹果组中的山定子、花红、楸子、西府海棠、新疆野苹果,花楸苹果组中的陇东海棠、河南海棠、湖北海棠等作砧木。不同地区,由于资源分布不均,所用砧木不一样,不同砧木繁殖的苹果苗木表现不一。山定子根系发达,较耐瘠薄、抗旱,不耐盐碱;楸子抗寒、抗旱,耐盐碱;西府海棠较耐旱,抗寒,耐盐碱,较耐涝;湖北海棠适应性强,抗病,有一定的抗涝、抗碱能力;花红较耐高温和潮湿;陇东海棠抗寒、抗旱,适应性强,较耐涝,耐盐碱;垂丝海棠抗旱、抗寒;新疆野苹果较抗旱、耐盐碱等等。海棠上嫁接苹果品种有很好的亲和性,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山定子和新疆野苹果应用量大,是苹果苗木培育时主导的砧木品种,以后由于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采摘成本急剧上升,在苹果育苗中,应用逐渐减少,一段时间内,随着果汁加工业的兴起,苹果籽在育苗生产时大量应用,导致腐烂病严重失控,给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湖北海棠、西府海棠、陇东海棠等由于可人工种植,进入结果期早,结实率高,繁殖系数高,扩繁快,根系发达,抗性强,嫁接苹果后没有不良反应,目前已成为我国苹果苗木培育的主流砧木,特别在我国苹果苗木主要繁殖区——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在苗木培育时,湖北海棠、西府海棠、陇东海棠根砧占到了90%以上,目前全国种植的苹果苗有75%左右用以上三种海棠作根砧(图1)。
1.2 作授粉树,提高苹果坐果率
种植品种单一,授粉品种配套不合理,花期不相遇,花粉量少,导致坐果率低,产量低而不稳的现象在苹果生产中十分突出。在2012年后,随着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兴起,苹果生产中尝试用海棠给苹果授粉。由于海棠花期长,花量大,花粉足,可很好地给苹果授粉,一般种植1株海棠可给周围4棵苹果树很好地完成授粉,提高坐果率,促进产量提高。用海棠授粉成为现代矮化密植苹果省工高效的主要措施之一。
1.3 园区美化
现代苹果产业以农业园区的方式进行生产,农业园区既承担生产功能,又肩负绿化美化重任,园区绿化美化是提升园区建设档次的举措。海棠作为我国古老园林绿化树种,花样繁多,既有先叶后花的品种,也有先花后叶的品种;既有猩红艳丽的品种,又有淡雅纯朴的品种;既有花朵朝上生长的品种,又有花朵朝下垂挂的品种;既有没有香气的品种,也有淡淡香气的品种。观赏价值极高,在现代苹果园区道路两侧栽植贴梗海棠娇艳如火。栽植西府海棠清香扑鼻,花姿明媚动人,秋果繁硕,若与连翘相配栽植,花期红黄相间,美不胜收;若与牡丹、玉兰、桂花相配栽植,可形成玉棠富贵的格局,美化效果突出,可大大地提高园区建设的质量和档次(图2)。
2 海棠繁育技术
海棠苗木繁育方法较多,既可播种繁殖,又可扦插繁殖、压条繁殖,还可分株繁殖,观赏海棠还可采用嫁接繁殖。
2.1 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是海棠苗木繁殖的主要方法,特别是作苹果砧木时,基本上靠播种繁殖。海棠播种繁殖时程序如下:
2.1.1 种子采集及沙藏 海棠果实在9—10月份成熟,在果实充分成熟后,选择健壮无病虫危害的母株采集种子已变为黑褐色的果实,堆积发酵或捣烂果肉、剖开果肉,取出种子。不同的海棠出种率是不一样的,100千克山定子可提取种子2~3千克,100千克楸子可提取种子0.6~1.0千克,100千克湖北海棠可提取种子5.6千克左右。取出的种子阴干后在干燥通风处贮藏,在1月初至2月初按1份种子、5份湿沙的比例进行沙藏处理。各种海棠沙藏时间是不一样的,山定子、新疆野苹果、楸子、陇东海棠等沙藏时间宜长,可在1月初开始沙藏;湖北海棠、八棱海棠、垂丝海棠沙藏时间宜短,一般在1月底或2月初进行沙藏处理.种子量少时,将种子与湿沙混合均匀,盛于瓦盆或木箱中,置于阴凉处,经常洒水补水,上下翻动,防止种子霉烂;种子量大时,可在高燥处开挖深宽各1米、长按种子多少而定的沙藏沟,沟底铺一层10厘米左右的湿绵沙,然后放一层种子,再铺一层细绵沙,这样如此反复,堆至与地面相平,在贮藏沟上堆土高30厘米左右,以防积水。
2.1.2 催芽 为了提高发芽率,可在3月中下旬,取出沙藏种子,筛去部分沙子,进行催芽处理。种子少时,可将种子包裹在湿毛巾中,放在瓦盆中,在热炕上催芽;种子量大时,可按2份种子、1份湿沙的比例混合,铺在木箱中,厚度3~5厘米,上盖湿麻袋或湿布,放在向阳温暖的地方催芽,每天中午高温期淋水一次,保持湿润,半月之后,有20%种子露白时开始播种。
2.1.3 整地施肥 海棠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为了培育健壮苗木,宜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排条件的沙壤或壤土作苗圃地。苗圃地选好后,每亩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2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尿素15千克作底肥,将肥料均匀撒施地表,然后旋耕平整,旋深20厘米左右,以创造疏松肥沃的土壤条件,为海棠苗木健壮生长打好基础。
2.1.4 播种 在3月底4月初播种,为方便嫁接,海棠播种时宜采用宽窄行播种的方法,宽行间距50厘米,窄行间距30厘米,按此标准划线,用小锄开2~3厘米的浅沟将混有湿沙的种子播于浅沟中。不同的海棠种子大小不一样,每亩播种量各不相同,山定子每亩播种1~1.5千克,楸子每亩播种2~2.5千克,新疆野苹果每亩播种1.5~2千克。播种后覆土1.5~2厘米。
2.1.5 苗期管理 海棠播种后20天左右即可出苗,在海棠苗长到5厘米左右时间苗,将双苗择优选留,拔除弱小苗,病虫危害苗,按株距15厘米的标准留健壮苗。海棠喜湿润的土壤条件,但不耐涝,在苗期应注意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幼苗健壮生长。在苗高50厘米左右时摘心,以抑制幼苗加长生长,促进增粗,以利于嫁接。
2.2 扦插繁殖
海棠枝条易产生不定根,可采用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在观赏海棠生产中应用较多。海棠扦插繁殖以硬枝扦插为主,在海棠萌芽前,选择生长健壮、直径在0.5厘米以上的枝,剪成长15厘米左右的段,下端剪成马耳形的斜口,上端在距芽1厘米处平剪。
扦插前,将剪好的扦条下端3~5厘米浸入60毫克/升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或100毫克/升吲哚乙酸溶液中1~2小时,进行浸根处理,以利于新根产生。
扦插用的苗圃地在扦插前每亩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左右或商品有机肥25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尿素20千克,将肥料均匀撒施地表,然后旋耕,旋深20厘米左右,将地整平,按40厘米间距起高20厘米、宽50厘米的垄,垄上覆盖地膜。
扦插时用粗度0.5厘米的细钢筋或木棍在垄上按1垄双行的标准,在距垄边20厘米的位置呈45°斜状打深14厘米左右的孔,每孔中插入1根处理好的插条,外露1~2芽,插后压实土壤,以利于插条与土壤密接。一般插后20天左右即可生出新根。
2.3 压条繁殖
海棠枝条易产生不定根,将海棠枝条压入土壤中,在茎节处产生新根,将产生新根的茎节剪断,就可形成新的单株。压条繁殖主要用于观赏海棠苗木的培育。
压条繁殖在生长季均可进行,其中3—4月份树液开始流动时,压条效果较好,成活率高。压条时将枝条压弯,留50厘米露在地外生长,将其他部分埋入土壤中,埋土厚度20厘米左右,保持所埋土壤湿润,一般压条后20天左右即可萌发新芽,新芽所发苗长至50厘米左右时,可在芽下10厘米左右处挖开土埂,在节间剪断,培好土壤,新的植株即可形成。
2.4 分株繁殖
海棠易发生根蘖苗,在春季萌芽前刨开根部土壤,将根蘖苗带根剪下,移栽,可培育新的植株。主要用于观赏海棠少量繁殖苗木。
2.5 嫁接繁殖
观赏海棠为了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可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培育苗木。海棠嫁接以春季枝接为主,可采用劈接、插皮头、舌接等方法嫁接(图3~图5),接时根砧在离地10厘米左右处剪断,接穗剪留2~3芽,根据不同的嫁接方法削接穗,接穗削好后,在砧木上开口,将接穗插入,对齐形成层,用塑料包扎,嫁接后注意抹除砧木萌芽,成活后松绑,防止缢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