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苹果新建幼园管理策略

2024-10-25 00:00:00张博奇李俊东
果农之友 2024年10期

摘 要:礼泉县是全国著名的苹果老产区,加快老果园改造是当前一个时期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给礼泉县新建幼园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总结了礼泉县新建幼园的苗木质量、建园规范性、再植果园的土壤处理、品种发展、栽植密度、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应对举措,为老果区的幼园建设探索出了苹果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苹果幼园;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

礼泉县地处黄土高原与渭河谷底交汇地带,南部为平原灌区,北部是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由南到北420~1467米,年降水量558米,年平均气温12.9 ℃。北部山区海拔850~1467米,海拔高,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的优生区,南部平原海拔420~580米,灌溉条件好,适宜苹果矮化栽培及设施水果发展,是发展早中熟苹果的适生区。礼泉县是全国苹果生产发展起步较早的县之一,进入21世纪后,县委、县政府立足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北优果、中特色、南早熟及设施水果”的发展思路,不断调整果业内部结构,全县果品总面积发展到56.68万亩,其中苹果32.37万亩,年生产量128.7万吨左右,产值48亿元,人均果园面积基本达到1亩,从事果业生产的农户达到10.1万户,占总农户的98%以上,果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6%。目前,全县苹果面积32.37万亩,北部为乔化栽植,南部矮化栽植,红富士、秦冠占65%,嘎拉占20%,玉华早富占6%,秦阳等占9%。现有挂果果园25万亩左右,90%以上的挂果园树龄进入盛果后期,腐烂病发生普遍较重,树势衰退。随着老弱残败园的更新淘汰,近年来,新栽红思尼克、瑞香红、瑞雪、维纳斯黄金、烟富10号等苹果幼园面积呈扩大趋势,但建园不规范,成活率低,生长势弱、树冠整齐度低,栽植密度不合理,树形选用不当,整形修剪技术滞后等,是苹果产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问题。为了促进礼泉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确保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期,笔者先后深入礼泉县城关、骏马、石潭、南坊、叱干等12个镇街道办,采取现场观察、同合作社种植大户座谈、与果农对话交流等形式,听取基层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对全县新建幼园进行全面调查(图1),旨在为新一轮礼泉县苹果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依据,实现礼泉“老果区”果业的二次腾飞。现就新建幼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今后的发展思路总结如下。

1 全县新建及幼龄园管理现状

1.1 新建园苗木质量差

绝大多数果农建园苗木非正规渠道引种或自繁自育,由于盲目引种,苗木砧木搞不清楚。调查发现:建园苗木基砧还有部分群众用鲜食苹果种子培育,其适应性差,栽植后较难成活;苗木成活后不发苗,加之大多数为速生苗,生长势弱。同时,品种根本无法保障。

1.2 建园不规范

新建园树坑小,水分管理不到位,苗木成活率低。大多数果农新栽园建于农作物田内,树坑小,多为20~30厘米见方;通风道窄,不符合技术要求;定植时不浇水,尤其在农作物成熟季节,幼树与农作物争肥水,幼苗缺乏水分和生长空间而死亡。

1.3 再植园不重视土壤处理

礼泉县苹果产业发展早,是闻名全国的苹果大县,因而随着树体老化、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必然存在淘汰更新建园,新建园受土地资源因素的影响,必然要发展重茬建园,这一过程中不重视土壤改良和配套栽植技术,苗木与土壤处理不到位等问题,就会影响建园效果,直接影响成活和树体生长。

1.4 品种发展不合理

近几年来,栽植品种南部平原突出红富士,北部山区有相当一部分的果农在观念中认为依然可以发展秦冠,早中熟品种在北部发展较少,造成品种结构不合理。同时,缺乏新优品种引进,特别是红富士苹果优系烟富7、烟富10、响富、秦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是长富2号与蜜脆的杂交后代)、嘎拉优系蜜谢拉(米奇拉)、巴克艾、红思尼可、秦阳及鲁丽等良种的引进,果农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主培育的瑞香红、瑞雪、瑞阳及从日本引进的黄色品种信浓金、意大利引进的红色中熟品种红玛瑙等新品种了解较少,影响果实品质和竞争力的提高;调查发现广大果农对政府、市场供应的苗木纯度、质量缺乏信任感,绝大多数农户在苗木成活后第二年进行换种,一年建园变成二年建园,人为推迟成形和结果年限,不利于果园效益的提升,制约了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

1.5 栽植密度不合理

调查发现南部平原大多数新栽园株行距为2米×3米,北部山区为(2~3)米×3米,行距小,给以后果园管理造成一定困难[2]。

1.6 整形修剪不规范

果农对幼龄树培养树形的新技术了解少,接受慢,操作技能差,影响了幼树整形修剪。苗木栽植后定干低,造成出枝部位过低,不利于主枝选留。春季不注意刻芽,形成一边出枝多一边出枝少的情况,导致偏冠现象发生,不利于形成结构合理的树冠,成形慢结果晚。同时,大多数幼园目标树形不明确,整形修剪不规范,树形混乱;中央领导干长势弱,树冠大小不一致,存在树干低、中干弱、主枝过大、拉枝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

1.7 土肥水管理重视不足

一是实行树行覆膜少;二是追肥浇水少;三是深翻扩穴少。造成缓苗期长,幼树生长缓慢,生长量小,成形迟,结果晚。

2 对策及幼园规范化管理技术

2.1 规范化建立果园

2.1.1 规范苗木市场 加大《陕西省果树种苗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和实施力度,果业、农业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苗木市场的管理,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入市场交易,发现不合格苗木要坚决销毁,严厉打击贩售不合格苗木的行为,确保优良苗木正常交易。同时,建议在苗木的采购中严格实行合同制,以便追溯苗木来源,若苗木的砧木、品种出现问题,要求供方负责经济赔偿或法律责任,以确保苗木和建园质量[3]。

2.1.2 合理规划 一是园地选择。要求新栽苹果园地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有可持续生产能力;在山地建园,坡度最好在25°以下。二是规模发展[4]。新植苹果园要有一定的规模,最好集中连片。三是密度选择。栽植密度南部平原矮化园株行距以1.5米×4米或2米×4米(依据品种萌芽成枝力、地理条件、土壤肥力而定)为宜,但为了便于作务,机械化操作尽量放大行距到4米,双矮栽培可适当缩小株行距;北部山地土壤相对瘠薄的园地乔化栽培株行距(2~2.5)米×4米(图2)。

2.1.3 高质量建园 一是选择优良品种。选定的品种必须是通过省级审定、推荐的,在当地表现良好的品种。要求具有优质、高产、无采前落果现象,耐贮运等特点,突出差异化、早中晚搭配、红黄绿色兼顾的思路。晚熟以富士优系(礼泉短富、烟富10、烟富7号、秦脆等)为主,中晚熟以玉华早富、红玛瑙、华冠、红将军等为主,辅以“三瑞”(瑞阳、瑞雪、瑞香)系列晚熟苹果品种,中熟品种以嘎拉优系(秦阳、蜜谢拉、金世纪、巴克艾、红思尼可等)为主,早熟品种可选藤木1号、秦阳、晨阳,黄色以信浓金、维纳斯黄金、金冠、王林等为主。主栽品种应占总株数的80%,授粉品种占20%左右。二是选用优质壮苗。要求苗木高1.2~1.5米,嫁接口上5厘米处直径0.8厘米以上,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健全、发达,长度在20厘米以上,无病虫害。三是栽前处理。苗木在栽植前,要检查并解除嫁接口绑缚物,注意整修根系并浸水12小时以上,由于苗木在挖掘到栽植期间,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失水现象,特别是重茬地建园,在浸水时要加入根旺等处理剂,防治再植病,提高成活率[5]。

2.1.4 改良土壤 新建果园要通过挖坑或沟槽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与土壤搅匀。尤其是在重茬地建园,在做好深翻的同时,要从原树行间采用客土栽植,并添加抗重茬药剂。栽植坑要求60厘米见方。

2.1.5 适时栽植 秋、春季均可建园,以秋季为佳。

2.2 栽植后的管理

2.2.1 土肥水管理 土肥水管理是基础,加强果园土壤生态系统改良和优化土壤管理制度是土肥水管理的关键。

ku+23WvxGK7rECtUQ3jeY5vvRgfIrGOtpt4OrFduybM=(1)深翻改土。每年结合秋施基肥采用扩穴法深翻,破除板结,松疏土壤,改良土壤结构,为果树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一般要求深度60~80厘米。

(2)增施有机肥料。选用优质有机肥料鸡粪、羊粪、饼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要求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千克以上。也可采取以草代肥的办法,一般每亩施用2000~3000千克的农作物秸秆或者是杂草,沿行间开宽1米、深0.6~0.8米的沟,并配合施用速效氮肥,拌土深埋。有机肥料要求完全腐熟。

(3)平衡施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幼园管理还应根据需要进行追肥(包括叶面喷肥),施肥量和施肥种类要根据果树的生长、吸收规律和特点确定。一般情况下,每年3次,第一次在萌芽前后,以氮磷肥为主;第二次在6—7月份,以氮、钾肥为主。第三次为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肥配方施入。施肥量按1~2年生树,每次每株50~100克纯氮,3~4年生树,每次每株150~200克纯氮。施肥方法采用穴施、放射沟施、条沟施、环状沟施、深翻扩穴等方法相结合施入。叶面喷肥全年2~3次,以氮、钾肥为主。

(4)水分管理。苗木栽植后要浇足水,等水下渗后在土壤黄墒期覆平树坑,并扶正苗木。春季发芽前灌第一次水,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促使迅速萌芽、展叶,增大叶面积;第二次在新梢生长期,此时是果树的生理机能旺盛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也是当地最干旱和保成活的关键ZV2IXI89BTcvQVr8sF1hvG2zt/siLiKRzsgwon+Y72Y=时期,尤其是有间作物的果园,一定要灌1次水。秋季栽植的入冬前要采取树干涂白、培土防寒措施。苗木栽植灌水后沿树行趁墒覆盖100厘米宽地膜,以提高成活率。幼树实行覆膜措施,能收集雨水和保持水分,有利于幼树生长,可显著增加树体生长量。

3 幼龄树整形修剪

幼树期是建造丰产树形的关键时期。根据目标树形结构逐步培养中央领导干和选留主枝,为形成合理的树形打下较好的基础。矮砧果园宜采用细长纺锤形、高纺锤形等,乔砧果园宜选用自由纺锤树形、改良小冠疏层形等。

3.1 栽植当年

及时定干(因品种、树形、栽培模式而定),定干高度90~95厘米。定植前苗木按照1~1.1米、1.1~1.2米、1.2~1.3米、1.3~1.4米、1.4~1.5米进行分级,分类栽植,有利于形成大小一致的树冠,便于管理(图3)。

3.2 栽植后第2年

冬剪时保留长度30厘米以下分枝,将其余枝极重短截,留1~2个背下芽或侧芽,不留背上芽。如整形带(1年生区域)骨干枝数量不够,且分布不均匀,可在空位处继续刻芽,每隔3个芽刻1个芽,促进抽生骨干枝。中干延长枝中截,在需枝量处刻芽,促发枝条。在管理中,一是要注意疏除竞争枝和多余的骨干枝;二是要控制强枝,扶持弱枝;对少数弱枝芽上目伤或局部喷施生长素,促其生长;三是注重肥水管理;四是加强生长季拉枝、开角等措施应用(图4)。

3.3 栽植后第3年

继续疏除竞争枝,将所有骨干枝全部拉平,基角接近90°,对其中细弱的主枝,可先开张基角,促其生长,以减少与其他主枝的差别。结合拉枝调整骨干枝的角度和方向,使骨干枝的分布趋向合理。骨干枝全部甩放,单轴延伸,并对骨干枝刻侧芽和背下芽,控势促花。纺锤形要求骨干枝的数量在10~15个。

对个别中干高度不够、骨干枝数量不足的树,可继续中截中干延长枝,促生骨干枝,中干上有空位处,继续刻芽,促其抽枝。

3.4 栽植后第4、5年

在第3年修剪的基础上继续对骨干枝进行拉枝,使其基、腰、梢角达到树形标准要求,调整好骨干枝的着生位置和方位。同时,要注意对结果枝组的培养,要利用临时枝早结果多结果。

4 病虫害防治

为保证树体正常发育,幼树期以防治叶部病虫为主,主要病虫害有金龟子、卷叶蛾、潜叶蛾、红蜘蛛、蚜虫、大青叶蝉,早期落叶病、腐烂病、白粉病等。常用药剂有阿维菌素、高效氟氯氰菊酯、毒死蜱、吡虫啉、多抗霉素、涂白剂等。

参考文献

[1] 杨振锋,丛佩华,聂继云,等. 我国苹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北方果树,2006(5):34-36.

[2] 王金政,薛晓敏,路超. 我国苹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6):117-119.

[3] 赵德英. 国内外苹果栽培模式的变革[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3(1):45-46.

[4] 赵丽红. 黄土干旱地区苹果栽培技术探究[J].南方农机,2023(24):72-74.

[5] 张明,张国栋,李贵美. 鲁西平原地区苹果栽培历史、现状、问题及展望[J].落叶果树,2023,55(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