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省的康考德镇,出了个名人叫梭罗。梭罗当年因反对美墨战争、反对奴隶制、拒交人头税等名噪一时,坐过一天警局大牢。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观点,深刻影响了甘地和马丁·路德·金等人。其代表作《瓦尔登湖》更是家喻户晓,他因此书一跃成为美国生态运动之父。
康考德风景优美,按中国人的说法是块风水宝地。梭罗早年在康考德受教育,晚年叶落归根逝于康考德,一生生于斯死于斯,可谓其人生福地。
据说狄更斯久仰梭罗大名,对康考德非常好奇,曾再三盘问爱伦·坡,想知道是一块怎样的土地,使梭罗萌生了各种奇思怪想。不过当地人对梭罗的记忆却并非那么美好,这源于梭罗的一次山林野炊。
1844年4月30日,27岁的梭罗与好友霍尔划一艘小船进入萨德波力河,顺流而下来到菲尔黑文湾。这里距康考德不远,环境十分幽雅。两人抓了一些鱼,靠岸支起木架,准备吃一顿美味的烤鱼。
烤着烤着,不想火星溅到周围的枯草上,火苗瞬间蔓延开来。两人用脚踩,又用树枝扑打,都无济于事,眼看山火开始熊熊燃烧。霍尔慌忙跳上小船逃生,梭罗则一路狂奔,跑回康考德镇报警。好在报警还算及时,山火被闻讯赶来的人们控制住,否则整个康考德将陷入灭顶之灾。不过火灾还是烧毁了三百英亩树林,损失按当时市值达两千美元。
次日,当地报纸报道了梭罗与霍尔闯下的大祸,指责两人举止轻率,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霍尔的父亲是本地名流,立刻出面赔偿损失,用钱把局面掌控住,这才平息了大家的怒火。但是怨恨并没有消失,大伙儿把梭罗称为“山林纵火者”。梭罗名声扫地情绪低落,走在路上都抬不起头。
这时候爱默生出手帮了他一把。爱默生在瓦尔登湖畔买了一块地,邀请梭罗过去盖了一栋小木屋。于是梭罗在瓦尔登湖边隐居/JQOJX6LCEwPvksjwwl/Cw==两年,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写下了《瓦尔登湖》一书。该书的出版,算是他对大自然的一种偿还。
瓦尔登湖是一个很平常的小湖泊,这种湖泊在麻省随处可见,只是由于梭罗曾在其北岸居住思考,如今才名声大噪。梭罗仔细描述了湖泊的形成、湖水与森林的关系,以及有关瓦尔登湖的历史传说。他认为一个人只有生活在自然当中,才能获得灵魂的解放。该书的特色一方面固然是其崇尚大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从容的文笔。弗罗斯特说:“他只用一本书,就涵盖了生活的全部。”
如今瓦尔登湖畔的那座小木屋,经过重建后成为环保主义者膜拜的场所,里面按当年简单朴素的原样进行布置,只有一个床铺、一张圆桌和几把椅子,而梭罗实际用过的家具,包括床铺和座椅,已被波士顿博物馆收为藏品。
(摘自百花文艺出版社《西邻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