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司库服务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数智化为固有特征,更能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驱动传统业务模式向数字生态模式转变,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全球经济环境和风险挑战,实现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立足浙江这块数字经济热土,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经过广泛的客户走访和市场调研,聚焦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围绕头部中部客户的企业财务分域场景,以司库服务突破为引领,着力打造以财资云、发票云、档案云为核心的“3+N”企业财务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全行对公业务高质量发展。
司库建设:企业财务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1.财务数字化转型是争创一流企业的有效路径。从财务自身特性来看,财务部门是企业天然的数据中心(见图1),通过财务系统可以整合内外部不同类型的数据,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以更全面的视角来展现、分析公司经营全貌和变化趋势,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潜在风险提供更及时的洞察。从外部环境来看,近年来,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引领下,国家层面相继出台多项会计改革和数字化改革相关政策,特别是金税四期的推广,国家税务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财政部也推出新规加速推动电子会计档案建设,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外部政策环境更加成熟。
2.财务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抓手。从浙江工行自身来看,浙江地区民间资本活跃、趋利性强,尤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存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净息差收窄,大中型客户议价难、维护难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快适应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发挥结算金融各类非信贷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作用,扩大低成本结算资金沉淀,赋能对公业务高质量发展。从同业竞争情况来看,银行参与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解决方案是后续开展相关对公业务的基础,特别是以招商银行CBS、中信银行天元司库、宁波银行财资大管家为代表的司库服务具有明显先发优势。浙江工行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广泛调研,进一步认识到司库服务不仅对扩大中大型优质客户结算份额、巩固和发展负债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发挥着积极作用,更是实现“GBC+”联动,推进客户深度合作、增强客户黏性、争取结算性资金沉淀的重要手段。自律机制下,大力发展结算金融正当时。
实干先行:聚焦司库服务 助力对公业务高质量发展
1.浙江工行司库服务实践。基于上述情况,浙江工行党委把司库服务营销推广作为推动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一是加大投入,开展专项营销。持续开展专项营销活动,累计投入费用数千万元,配套建立收入管理、费用支出后评价管理等机制,着力加强投入产出管理。二是细分客群,实施阶梯式营销。按“营销一户、签约一户、使用一户”的原则,针对省市属国企、低流量优质客户、高融资占比低流量客户等重点客群开展名单制营销服务。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司库服务需求,打造“标准版、专业版、个性版”产品阶梯。标准版主要解决小型企业多银行账户管理问题,实现快速扩面;专业版针对腰部企业“业财资”一体化需求,有效满足大部分客户需求,稳固客户基本盘;个性版定位为司库建设,解决大中型企业预算管理、决策风险等进阶需求,通过部分个性化系统深度融合,实现重点客户的深入捆绑。三是组建团队,提供专业服务。配合营销服务活动开展,在总行指导下,在全省组建了省、分、支三级结算金融顾问团队,强化协同分工,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原产品营销经理队伍基础较好的杭州、绍兴工行试点组建结算金融顾问专职团队,省分行和其余二级分行组建结算金融顾问柔性团队,人员涵盖公司、机构、科技等专业部门。
2.浙江工行司库服务成效。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浙江工行累计签约司库服务客户超千户,司库服务多方面效益逐步显现。一是获客黏客。签约并上线浙江数十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客户群体,是拓展腰部客户,稳定“基本盘”客户的利器。二是增存增收。上线以来,财资云客户平台结算资金占全部结算量的40%,沉淀活期资金占有效活期存款近一半。此外,累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近亿元,有力助推中收增长第二曲线上移。三是助推人才队伍建设。成功打造一支“懂客户、知场景、精产品”的专业队伍,初步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三大能力:大型客户全球化财资管理服务能力,中型客户标准化营销、交付、运维服务能力,企业客户财务数字化顶层架构设计、咨询顾问服务能力。
数智赋能:进一步锻造对公业务新质生产力
在加快司库推广的同时,结合浙江区域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趋势特点,浙江工行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化的对公客户全周期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框架的实施路径(见图2)。围绕对公客户分层需求,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跨层级跨部门协同、线上线下互补的对公客户全周期服务体系,搭建高效、敏捷的客户触达渠道,以及综合化、业态化、场景化、数字化的金融解决方案。针对头部中部客户的企业财务分域场景打造形成了“3+N”企业财务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针对长尾客户的财务外包场景打造以代账云、电商通为纽带的数字化提质和服务支持模式,实现对公客户全周期的服务覆盖,助力全行对公业务高质量发展。
1.浙江区域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趋势特点。一是司库体系建设大势所趋。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越来越需要集中化的平台来实现统一的账户管理、统一的收付款管理和高效的资金集中管理。而资金信息分散在不同金融机构,多银行资金管理一直是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市场需求十分旺盛。2022年国资委下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央国企司库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软件服务商、银行机构司库服务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二是无纸化作业体系加快构建。2023年5月,财政部会计司研究制定《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增值税电子发票(试行版)》《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试行版)》等共九类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极大地推进了企业无纸化作业体系的构建,企业通过数字签名、在线协作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了财务文件的创建、编辑、签批、传输和存储等全过程的数字化。三是业财融合特征凸显。通过业务、财务、资金、税务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集成,将原有的“信息孤岛”串联成为完整的“业务信息流”,推动财务管理从传统的记账、算账向战略决策支持转变(见图3)。四是场景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化。随着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日益成熟,围绕企业财务、税务、费用控制等核心场景的服务,呈现出显著的SaaS化趋势。SaaS模式的兴起,不仅降低了企业获取和使用财务软件的门槛,还极大地提升了服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SaaS平台,企业可以轻松实现财务数据的云端存储、实时分析和跨部门共享,从而显著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2.以客户为中心,结合实际创新区域特色司库服务体系。聚焦大中型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围绕企业财、税、费、控等各类场景,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新技术,持续打造以“3+N”为核心的区域特色“企业财智管家”服务品牌,稳固大中型客户的结算主办行。“3”:指突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发票管理、会记档案管理等核心分域场景,提供“财资管理云”“工银发票云”“工银档案云”等服务。“N”:指融合与开放。积极推动整合行内各种金融与非金融服务,实现企业财税费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协同办公等分域场景与现金管理服务的一体化;持续推进场景拓展和生态构建,面向具有产业场景、用户流量的企业客户或者三方软件服务商,通过开放银行接口将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输出至上下游企业、平台用户,实现与企业客户的合作共建、价值共享,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财资管理云是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数字化网点”。回归结算金融本源,充分发挥银行资金管理服务天然优势,把财资管理云作为大中型企业的核心服务平台渠道,通过财资管理云深度介入大型客户“业、财、资、税”各系统,把工行的“数字化网点”建立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中,进一步提升了全球现金管理、代发工资、法人理财、金融资产池、资金池等金融服务产品的渗透率,抓住大中型客户的资金源头和结算流量,做大结算资金蓄水池。
发票云是企业实现业财融合的“数字化枢纽”。发票是企业链接供应链上下游,构建采购、销售业务生态网络数据的关键节点。企业通过发票云服务建立进、销项发票池,集中管理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全类型发票,并基于汇集的全票面信息、发票状态、报账信息、合同以及关联信息等内容,深度挖掘企业发票价值,解决应收管理、应付单据三单智能匹配等问题,实现企业发票管理和税务管理的便捷化、智能化,辅助企业的经营决策。浙江工行紧抓数电发票全面推广契机,今年5月系统内率先投产新一代发票云服务,进一步拓展司库服务外延,增强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管理能力,助力企业形成智能化税务管理体系。
档案云是企业实现业财融合的“数字化载体”。电子档案通过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实现了企业内外部数据的无缝对接与高效融合。顺应国家会计凭证电子化趋势,规划“工银档案云”服务为企业提供银行电子回单、税务电子发票、电子行程单、电子合同等电子会记凭证的存储、归档、调阅、风险预警等功能,实现企业电子会计凭证管理。
3.以场景为依托,提升对公基础客群获客及维护效果。基于对公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社会组织业态、对公客户规模、经营转型层次等情况,全面推进可落地、能见效、易复制的底部长尾客户运营场景建设。一是加快推动头部代账公司合作,通过平台应用沉淀客户经营及银行结算、存款、手续费、融资、外汇等多维数据,构建精准客户画像,联合代账公司开展精准获客。二是深化特色场景运营,围绕代发工资、税费预存等特色场景,嵌入工行金融产品,优化服务及营销模式,带动客户存款、结算、收单、普惠等相关业务发展。三是拓展新兴产业集群场景,在代账代税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打造审计、电商直播、创业孵化等批量客群,提供电子流水、财资管理、发票管理、资金清分以及普惠金融等一揽子服务。
责任编辑_赵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