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3年11月28日,在浙江中部,备受浙中群众关注的金义中央大道全线通车。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时政电视栏目《金华新闻联播》推出了特别报道,全景式展现这一交通盛事,向观众精彩呈现金义中央大道“怎么样”“好在哪”“会怎样”,助推绘就都市共建的同心圆。
【关键词】时政节目;特别报道;“浙中第一路”开通
2023年11月28日上午,金华全市翘首以盼的金义中央大道全线通车,标志着金义一体化、同城化发展迈上新台阶。金义中央大道被誉为“浙中第一路”。作为金义中轴线的交通“主轴”,金义中央大道路线起点位于义乌上佛路,途经义亭、孝顺、塘雅、东孝、赤松5个乡镇(街道),终点规划与金华宾虹东路相接,全长27.27公里。道路全线设计时速100公里,是金义两地走向最直、距离最短、全程没有红绿灯的高等级快速路。通车后,金义中央大道将成为金义两地间最便捷的公路交通选项,将与金武、金兰、金永等快速路构建起金义都市区快速路网体系,形成都市区半小时通勤圈。
作为服务浙中地区“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重要一轴,金义中央大道将大大缩减金华市区与义乌之间的距离。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金义中央大道的重要性与便捷性,彰显金义核心区市区大融合、经济大发展的实践成果,金华新闻传媒中心新闻综合频道在《金华新闻联播》推出了针对金义中央大道的连续报道“金义同城 八婺同心”,基于记者的亲身体验,对金义中央大道的开通仪式、驾乘感受、日常运维、意义影响等予以全景式呈现,对这条路的路网体系、重大产业、发展前景等多重题材进行了全方面的剖析与报道。
一、策划为先,结构编排层层递进
凡事预则立。金义中央大道连接了金义都市区内金华和义乌“两核”,它的开通是金华交通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深远,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解读好这条路开通的意义,既要有深度,又要生动,为此金华新闻传媒中心新闻综合频道先后召开节目策划会和任务交办会,采编团队数次“头脑风暴”,力求踩准时机、找准切口、校准角度,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向观众精彩呈现金义中央大道“怎么样”“好在哪”“会怎样”。
2023年11月28日金义中央大道开通的当天,《金华新闻联播》一共安排了17条新闻,其中,10条聚焦金义中央大道,占了节目总时长的2/3。这10条新闻中,我们又精心编排,依次向观众呈现了开通仪式、新闻侧记、现场体验等相关内容,让金义中央大道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金义中央大道浦口互通,在我手指的前方是义乌义亭,而在我后面是金东区孝顺镇。现在正在举行的是金义中央大道的全线通车仪式……”“我宣布,金义中央大道全线通车!”
当天的《金华新闻联播》头条《金义中央大道全线通车》在一段铿锵的现场声中拉开序幕,同时在该条新闻之后,紧接着安排新闻链接《一条内畅外联的发展新通道》,以此通过仪式现场、概况介绍、航拍掠影,让观众对金义中央大道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头条之后,编排上依次向观众解读了这条智慧之路、融合之路、发展之路——《一条智慧之路 全程监测数字云控》展现的是道路的智慧化管理方式;《一条奋进现代都市区的融合之路》解读了金义中央大道的开通对各县(市、区)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推动共建都市区迈上新台阶;《一条发展大道 沿线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布局》关注的是道路在促进产业集聚、提升都市区能级上的引领性作用。
与此同时,节目还邀请了浙师大城乡规划系、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相关专家来解读金义中央大道开通的意义,“道路畅通才能有效汇聚发展流量,赋能金华发展”“这是金华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促进了全国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的建设,推动了金义都市区两大核心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等点评,让新闻呈现更有力度和深度。
二、内容为王,现场看点娓娓道来
道路新开,自然离不开看新鲜、看新意,我们有意识地增加现场体验式、互动式报道,力求用现场感、代入感呈现出新鲜度、辨识度。
用代入感,呈现这条路很“快”。金义中央大道是金华全市第一条无红绿灯的快速路,也被称为金华市区和义乌城市间的一条“免费高速公路”,“快”是这条路最具辨识度的特点之一。但究竟有多快?在代入感颇强的《记者体验同城时代》报道中,出镜记者拿着计时器,从金义中央大道的起点金东区楼店村到终点义乌一侧,计时器显示时长为21分钟,而在以前,这段距离原本需要耗时40分钟左右。在记者的体验中,金义中央大道的驾乘体验别具一格地直观呈现了出来。
用现场感,展现这条路很“新”。道路新开,自然很新,但此“新”非彼“新”,而是管理运维手段之新。为确保道路通行安全,金义中央大道引入“数字孪生”理念。
“我现在是在金义中央大道的现场,我们的汽车一路开来,我就发现每隔一段路,我们可以看到有这么一个装备,这个装备,包含了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那他们到底是有什么作用呢?”“我现在是在金东安里至楼店段的交通指挥部现场,我们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刚刚我在路面上所看到的这个传感器,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个传感器就是不断地捕捉咱们的驾驶员进入这条道路之后的信息,那么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通过这个传感器,我们就可以及时介入进去了”……
记者出镜,在室内室外切换之间,带领观众在荧屏里“穿越”,从智慧灯杆及各类感知设备瞬间进入指挥大厅,领略毫米波雷达、长短焦视频、智能感知系统等智慧化管理方式之新。
用纵深感,解说这条路很“好”。一条路,近了时空、快了交通、促了融通。因为金义中央大道的开通,金义两地公路时空距离压缩到半小时以内,迈入真正意义上的同城化时代。作为金义中轴线中的“主轴”,金义中央大道也被誉为“金华第一路”,何为“第一”?为此,在当天的《金华新闻联播》中,我们配了联播短评《跑出一“路”争先加速度》:“第一”,代表着“门面担当”,意味着八婺所向,寄托着发展期望;“第一”,需要金义同向、发展合而为一,需要八婺同力、共建融合为一,需要久久为功、方向始终如一。让我们以“金华第一路”的通车为契机,把稳“方向盘”,激活“新动力”,跑出“加速度”,奋楫新征程,共绘“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的美好图景!
三、创意为上,精彩呈现津津有味
作为全市当天最重磅新闻,金义中央大道的开通,也是各媒体同台竞技、同屏竞艺之时。因此,《金华新闻联播》也精心选择了内容“配菜”,搭配了一些独具匠心的创意设计,精心设计了“金义同城 八婺同心”的片头包装以及片尾看点等,让节目的呈现更加精彩。
“配菜”有寓意。金义中央大道开通,“促融”之义不言而喻,它是金义都市区交通提质扩容的“动脉工程”,它将与金武、金兰、金永等快速路构建起金义都市区快速路网体系,打造都市区半小时通勤圈,对提升金义核心区能级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天的《金华新闻联播》里,联动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让“八婺”味道更浓。如提前策划拍摄了八婺主播“出镜说”,让各地新闻主播出镜讲述这条路带给各地的积极影响:
“兰溪是G60科创走廊节点城市、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内河兰江为4级航道,500吨级船舶可通江达海。兰溪港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和金华港核心港区重要节点。通过S313、金华二环路以及金义中央大道,实现了兰溪与金义新区的无缝衔接,为兰溪港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这条路的开通,方便市民往返金华义乌两地,也大大缩短武义市民到金义都市新区的距离,促进两地密切来往,加深义武两地的合作,提升金义新区至武义的运输能力。”
“永康作为金义都市区建设的核心区,五金产业与金义都新区的企业联系紧密,人员往来频繁,金义中央大道的开通,不仅大大方便了人员货运往来,加速永康五金产品出海,也将加速永康融入金义都市区的发展步伐,让金义永携手迈入同城化、一体化时代”。
同时,节目还安排了《兰溪:青“兰”之约 “溪”结良缘》《磐安:非遗“赶茶场” 千年茶飘香》《永康:海铁联运班列运行700列 助力五金产品“出海”》《义乌:千米长街宴 共话家乡情》等,让整档节目寓意“融融”。
片尾见匠心。当天的《金华新闻联播》,时长为30分钟,新闻播出完毕时正好是晚上8点多,我们特意把金义中央大道的航拍夜景作为当天的节目片尾,华灯初上,路灯装点下的金义中央大道宛如一条银色长龙,在浙中大地上蜿蜒腾跃,气势如虹,让人看不够。这个精心设计的片尾,成了节目的“彩蛋”,让整档节目策划更显匠心的同时,片尾也成为当天金华自媒体们的引流“宠儿”,在抖音、微信等平台刷屏。
四、复盘为续,深度辨析再促提升
此次报道结束后,频道又及时召开了此次报道团体全员参加的复盘总结会,同时邀请相关电视审评专家参与,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开展推演辨析,此次报道其成功之处在于很好地把握了“三性”。
一是题材选择上彰显全面性。作为一组连续报道,《金义同城 八婺同心》在题材把握上力求做到深入全面。综观这一连续报道不难发现,首篇报道先对金义都市大道在技术运用层面的探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金义都市大道通过毫米波雷达、长短焦视频等先进路网技术,打造智能感知系统,以此提高金义中央大道的安全服务管理水平;第二篇报道再针对金义都市大道沿线的周边区块展开报道,通过道路附近村民、乡镇负责人以及义乌商户的口述,揭示金义中央大道为沿线民众带来的便捷性和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末篇报道则结合金华市的交通规划布局安排,阐述了金义都市大道作为打破区域壁垒,实现全域同城化的重要意义。可以说,《金义同城 八婺同心》在题材选取上不仅包含了金义都市大道的全长、车流量等基础信息,更涵盖了路网体系的全面介绍、沿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金义同城化的重要意义等多重内容,从政治、经济、技术以及民生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彰显了题材选择上的全面性。
二是内容把握上体现建设性。《金义同城 八婺同心》在内容方面对于诱导屏、视频监控、毫米波雷达等金义中央大道投入使用的具体技术手段与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金华市乃至浙江省其他道路的运作与维护都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针对恶劣天气、自然灾害、交通拥堵、事故道路施工等常见问题设计开发安全诱导系统,实施有针对性的诱导策略,并联动指挥中心端进行应急处置,助力金义中央大道更安全、更畅通地运行;针对传统道路大货车占据小客车车道屡禁不止的问题,打造客货车分离系统,借助雷达视频全路段覆盖,迅速发现违章大货车并关联相关信息证据,以此规范大货车司机的驾驶行为。通过对于先进技术应用以及具体交通举措这一部分进行深入挖掘与报道,为其他的国省道公路提高交通效率、应急响应速度以及增强交通安全方面提供了借鉴措施,对于解决这些困扰其他公路多年的交通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体现了当代新闻应有的解困性与建设性。
三是结构编排上突出层次性。《金义同城 八婺同心》作为连续报道,在结构的编排上力求做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观众能够清楚明晰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在这样的基础上,《金义同城 八婺同心》将报道分为了三大层次,首先是“一条智慧安全之路——通过 1+1+5+X 探索数字化运营”,旨在通过对先进公路运营理念与公路运维的技术手段进行介绍,让观众理解金义中央大道是一条现代化的智慧道路,能够保障市民的安全通行,让观众对于金义中央大道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第二个部分是“一条融合发展之路——有力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部分将重点放在了经济层面,阐明了金义中央大道对于金华、义乌以及道路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意义。最后一个部分是“一条通向未来之路——推动金义一体、全域同城化的交通引擎”,最后一部分立足金义地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提升,提出了建设“五横五纵两环”的金义都市区快速路网的设想,强调了金义中央大道的重要战略意义,也表达了对于金义都市区未来交通发展的美好愿景。这样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的结构编排,既突出了《金义同城 八婺同心》作为连续报道的层次性,也让观众在收看栏目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清楚地理解报道内容。
《金义同城 八婺同心》用连续报道的形态,让金华市民认识了金义中央大道的重要意义以及金义区域路网体系构建的未来愿景,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提升。首先是报道题材同质化,在追求题材全面性的过程中,部分题材被反复提出和使用,如“全域同城化”“打破区域壁垒”等词汇在不同的报道中被反复提及,容易造成观众的收视疲劳;其次是受到报道时长的限制,对于部分题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如在“智慧安全之路”这一部分报道中提出的“数字孪生”“1+1+5+X”等概念,并未进行深入的解读与剖析,使观众在观看这一些内容时存在难以理解、不明就里的情况;最后是整篇报道基调过于严肃,缺乏趣味性,唯一的趣味内容“记者体验同城时代”被放在了报道的最后部分,而观众很难坚持收看大篇幅的严肃新闻内容,这也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观众的流失。因此,在有限的报道篇幅中,如何增强趣味性、吸引力、互动性,还需要作进一步深入思考。
(作者单位: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