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施工行业的竞争加剧,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影响,进而阐述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资金管理难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资金管理策略,以期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资金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精细地规划和配置资金,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这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先机。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
影响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资金流动性的影响
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资金优化配置和有效控制资金的重要手段,通过编制详尽的资金预算,企业可以全面规划资金的来源、使用和回笼,合理安排资金的时间分布和数量分配,确保资金供给与项目进度相匹配,从而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这种预算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提前识别和防范可能出现的资金短缺风险,通过合理调度资金,动态平衡资金的收支,维持稳定的现金流,避免因资金断流而导致项目延误或停工等不利后果。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把握资金使用节奏,在保证项目正常推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的闲置和浪费,降低财务成本。此外,通过资金预算的滚动编制和动态调整,企业可以及时响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资金安排,保持资金运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1]。
(二)全面预算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编制全面、细致的成本预算,将项目成本划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不同类别,明确各项成本的构成和预期支出,为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依据和标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科学预测,综合考虑市场价格变动、工程设计变更、施工技术选择等因素,合理确定各项成本的定额和标准,为成本控制奠定基础。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及时发现成本超支的风险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如优化设计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加强材料管理等,从而有效遏制成本的过度增长。此外,全面预算管理还有助于企业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项目团队和各级管理人员,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管理格局,最大限度地挖掘成本节约潜力。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风险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风险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编制全面、系统的预算,企业可以预先识别和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如资金链断裂、成本超支、汇率波动、税收政策变化等,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防控措施。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全面收集和分析与项目相关的风险信息,运用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评估各类风险对项目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并据此调整预算方案,合理配置资金和其他资源,从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预算目标和风险评估结果,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明确风险应对的责任主体、处置流程和控制措施,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对项目的不利影响。此外,全面预算管理还有助于企业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和项目团队,形成风险共担、协同应对的良好局面。通过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和绩效评价,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偏差,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动态调整预算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风险的有效控制[2]。
二、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资金流动性管理难题
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如何确保资金的持续供应和合理使用,这主要源于建筑施工项目本身的特点,即项目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支付等各个环节,这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由于项目进度款的支付常常存在滞后性,这也加剧了企业资金流动性管理的复杂性。一旦资金供应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项目进度受阻,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不仅会影响当前项目的顺利实施,也可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成本控制与预算偏差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中还面临着成本控制和预算偏差的挑战。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的波动、人工费用的上涨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际成本很容易出现与预算的偏差,这不仅会导致项目成本超支,还会给企业的整体经营绩效带来负面影响。为应对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预算方案和成本控制策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平衡各种因素,如材料采购计划、施工方案、劳务配置等,这加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机制,确保各部门和项目团队的密切配合,共同把控成本,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融资与投资决策的复杂性
在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可能需要通过融资或投资等方式来扩大经营规模或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然而,融资和投资决策的制定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如资金来源、资金成本、投资风险、市场前景等,这增加了企业资金管理的难度。例如,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并权衡各种融资渠道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3]。同时,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企业还需要全面评估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以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这些复杂的决策过程,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金融分析和风险评估能力,以做出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决策。
(四)外部环境变化对资金管理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还面临着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都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资金管理产生着重要影响。例如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如信贷政策的收紧或放松,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融资环境和资金成本;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如施工安全标准的提高、环保要求的严格,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合规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如新进入者的加入、现有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调整,都可能对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产生冲击。此外,建筑施工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如业主、设计方、监理方、分包方等,这些相关方的资金状况、履约能力、合作关系等也在不断变化,进而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回笼和项目推进。
三、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预算编制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的预算编制体系,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设计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的预算编制流程和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编制步骤、审批程序等,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全面收集和分析各项目的基础数据,如工程量、材料用量、人工需求、机械台班等,同时充分考虑市场环境、政策变化、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和分析工具,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预算编制应涵盖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如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等,同时兼顾资金预算、成本预算、资源预算等不同类型的预算,实现对项目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全方位管控。此外,预算编制还应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如材料价格波动、设计变更、工期延误等,通过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评估风险对预算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调整机制,提高预算的风险适应性和弹性。
(二)强化资金流动的监控与调度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企业的财务安全,就必须强化资金流动的监控与调度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资金计划管理制度,根据项目预算和进度计划,科学安排资金的使用和回笼,确保资金供应与项目需求相匹配,避免出现资金缺口或闲置。其次,要加强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资金的收支、存量、流向等进行全面、动态的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资金流动中的P13boe/Dcg1vKGhGzOBYFrOwE4lVaxKQm31+K0M0lPM=异常情况,如资金占用过高、回款滞后、支出超预算等,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再次,要建立灵活高效的资金调度机制,根据资金监控的结果,动态平衡资金的供需关系,在资金紧张时及时调配资源,如通过内部借款、压缩开支、加快回款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在资金富余时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和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最后,还要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协调,如业主、供应商、分包商、金融机构等,与他们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争取更为宽松的付款条件和信用支持,以维护资金链的安全稳定。
(三)提升资金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数字经济时代,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资金管理的现代化、精细化,就必须大力提升资金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如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实现资金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构建集成、共享的资金管理信息平台,将财务数据、业务数据、项目数据等有机整合,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为资金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资金管理信息化可以显著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快速生成各类财务报表和预警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管理中的问题,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遗漏。同时,资金管理信息化还可以实现资金预算、执行、控制、分析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和动态反馈,通过数据挖掘和模型分析,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此外,资金管理信息化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决策水平。
(四)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与考核
预算编制只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第一步,确保预算得到有效执行,并将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偏差、持续改进,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核。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监控制度,对项目各阶段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及时发现和纠正超预算等违规行为。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自动监控,设置预警阈值,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触发预警,相关人员立即介入调查和处理。同时要加强人工抽查,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确保监控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紧密挂钩,将预算执行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项目经理、成本控制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业绩进行评估,对执行良好的给予奖励,对执行不力的进行问责,从制度层面强化预算约束,增强全员的预算执行意识。同时预算执行情况也应作为项目经理续聘、晋升的重要依据[4]。
(五)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保障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需要组织上的全面保障。企业应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高层任主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委员,统筹协调和把控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绩效考核等日常工作。各项目部也要设立相应的预算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预算编制人员和成本控制人员,负责本项目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工作。项目预算管理机构在编制项目预算时,要与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紧密协作,共享数据和信息。此外,企业还应加大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掌握先进的预算管理理念和方法。同时建立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只有从组织上给予充分保障,全面预算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
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提升资金运作效率的有力工具,也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关键,通过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预算编制体系,企业能够确保各项财务计划与实际运营紧密结合。同时,强化对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和高效调度,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资金滞留或浪费的情况。此外,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得数据处理更加迅速准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则有助于企业在面对市场波动时能够灵活应对,从而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韩萌萌.业财融合视域下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探究[J]. 财会学习,2024(10):74-76.
[2]林玲.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23(22):167-169.
[3]李佳子.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推动建筑施工企业长远发展[J].中国中小企业,2023(04):216-218.
[4]王如巧.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运用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0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