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探析

2024-10-23 00:00:00夏轶颖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10期

摘 要:在本文的研究活动中,针对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意义进行分析,讨论了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产品设计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产品物流成本、质量管理成本、销售费用成本精细化管理要点,研究了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加强成本信息分析、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等注意事项,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水平,减少企业资源浪费。

关键词:先进装备;精细化成本;制造业;经济效益

精细化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运营活动中,对于各个环节资源、成本支出情况进行细化管理,从而将企业运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精细化管理活动中,具有科学性、积极性、创新性等特征,将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融入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各个环节,能够持续提升企业风险抗性,以推动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一、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意义

首先,提高成本控制效果。相较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下,强调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即在应用中将其全过程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如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仓储、销售管理等,将各环节所需投入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成本控制问题,以保证成本控制效果。其次,增强企业风险抗性。在企业运营活动中,面临着内部与外部风险,精细化成本管理活动的推进,可以建立动态管理体系,对于各个环节的经营情况进行研究,及时识别潜在经营风险,拟定可靠规避措施加以处理,持续提升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1]。最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能够对总成本管理目标细分到各个运营环节,同时会明确各岗位工作内容与目标,指导企业工作人员主动参与成本精细化管理活动,持续优化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要点

(一)人力资源成本

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要求,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活动中,首先应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综合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源供需关系,同时也需综合分析企业产能、企业订单数量、生产线人员需求、生产线人员调度要求等内容,及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据此来科学拟定人力资源引入计划,减少人员招聘成本、培训成本、薪资成本等项目的支出量[2]。其次,加强管理人员成本管控。企业管理人员在整个人力资源成本中的占比相对较高,实践中需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与考核体系,根据得到的考核结果,做好人员的筛选与留存,从而减少管理人员成本支出。最后,依托企业规范化与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分配管理模式。根据人员能力考核结果科学安排人员岗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从多个角度提高企业人员成本控制水平。

(二)产品设计成本

首先,企业在对新型产品进行研发时,需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包括市场已有产品流通情况、市场需求情况等,据此来确定该产品对应的群众定位,同时依托信息分析模型,分析受众喜好情况,以此来确定新产品投入成本,综合考虑产品后续的生产标准,基于得到的综合分析结果,将新产品设计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在设计环节将产品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其次,制造企业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对于设计活动中的不同板块进行精细化分析,论证分析后对于不需要的设计模块进行及时剔除,从而在确保产品设计质量的同时减少整个产品的设计期限,降低设计环节所需投入的成本。除此之外,在设计活动开始前,需要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并且也需要做好审批流程优化工作,加快设计方案的审核速度,减少该环节的成本支出。

(三)材料采购成本

基于以往管理经验得知,在产品制造活动中,材料采购成本的综合占比相对较高,所占比率超过50%。在精细化成本管理活动中,首先,企业应结合以往采购经验,以及采购工作需求,设置负责对接各个部门的材料采购部门,并依托信息技术建立材料采购体系,在体系中会明确采购条件、采购量、单批次采购预算等,避免单次采购量过大,造成材料积压问题。其次,在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应基于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采购方法,目前常用的采购方法包括价值分析法、谈判法、杠杆采购等,基于所采购材料类型、采购数量等内容,筛选最适合的采购方法,以降低采购材料的成本支出,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润。最后,在企业开始采购活动前,需要提前做好采购规划工作,做好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该环节成本支出。应对供应商做好等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合作关系。例如,通过评估供应商经济实力、社会信誉度等内容,将供应商分为A-D四个等级,A级供应商为优先考虑的合作对象,D级为不合作对象,以年为单位重新评估供应商,在保证材料供给充足性和及时性的同时,减少材料供给成本[4]。

(四)产品生产成本

在企业运营活动中,产品生产成本控制也属于重要工作内容。要依据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开展产品生产成本控制。首先,企业在运营活动中,需综合分析企业自身资源储备情况、能力现状等资料,据此来确定满足企业生产所需的成本管理标准与分摊标准,在整个生产活动中,需要加强各部门信息沟通,保证费用报销、分摊等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次,在监督成本形成前,需要按要求做好成本汇总、统计与核算工作,实践中应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建立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设计并提供多类表格,包括材料成本报表、设备报表、自然损耗报表等,以此提高整理成本管理信息的直观性,便于成本监督管理活动的进行[5]。最后,实践中需充分结合企业运营需求,拟定配套的成本管控制度,在制度中将明确成本管控要求、管控标准、工作内容、奖惩方法等,从而为成本管理活动的推进提供可靠依据,将产品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五)产品物流成本

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成熟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产品物流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物流成本支出量也在提高。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为了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控水平,首先,制造企业需要积极引入新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对于物流管理活动的重视度,积极参与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工作,为精细化成本管理活动的推进提供可靠依据。其次,制造企业在开展物流成本管理活动时,应建立完善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遵循精细化理念将物流成本细分为“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等项目,以此来提高企业在物流成本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最后,基于先进设备的精密性、先进性较高,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应建立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覆盖先进设备订货、发货等环节,在此过程中需做好信息对接工作,提高各类信息的共享水平,将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六)质量管理成本

先进设备的生产质量要求更高,所需质量管理成本更多,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进行质量管理成本控制时,首先,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预防成本支出,通过增加预防性成本能够降低产品缺陷带来的资源浪费,充分发挥事前风险管控价值。从具体实践情况看,在前期拟定预算管理计划时,应适当增加预防成本支出,提高产品设计、生产质量,提高成品合格率,降低该环节的成本支出。其次,制造企业在工作中,需做好质量成本监督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做好监督目标和成本的分解,据此来提高监督工作内容的针对性与科学性。除此之外,在工作中应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明确奖惩要求和方式,从而发挥该机制的激励作用,创造良好的监督工作效益。

(七)销售费用成本

除上述提到的相关内容外,在制造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也需要加强销售费用成本精细化管理,避免不合理销售费用支出带来的经济影响。首先,企业管理层在充分整理企业销售资料、市场运行趋势等内容后,确定产品销售费用的管理目标,随后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对该目标进行分解,提高销售活动各环节工作内容的目的性。其次,基于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来控制销售费用,例如,某先进设备产品适用环境特殊,在销售阶段则可以适当增加差旅费预算,减少推销和广告费用,从而提高销售费用创造出的经济价值,减少资源浪费问题。最后,在销售费用的应用阶段,需做好费用应用过程的审核与检查,在发现不合理开支后,也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降低销售费用和预算销售费用之间的容差。

三、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

首先,企业领导层应树立良好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意识。充分认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精细化成本管理活动,并以此搭建可靠的内控管理制度,搭建可靠的成本控制组织架构,有序开展企业成本管控活动。其次,各部门员工应树立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先进的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方法、路径等,使其可以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高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结果的实效性。最后,制造企业应做好宣导工作,并深入挖掘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氛围,持续提升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除此之外,在工作中也需明确各员工职责,提高人员工作目的性,达到良好的成本管理效果。

(二)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

首先,搭建专业的成本管控机构。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明确各个部门的成本管控责任,并且对于成本控制过程应做好全面评估,基于评估结果优化成本控制方案和制度,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提供可靠依据。其次,完善成本控制评估制度。借鉴先进企业成本管理经验,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拟定可靠的成本控制评估制度。并且在成本控制策略的拟定中,需要以日、周、月、年为单位,做好相应的成本分析和考核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减少不合理成本增加问题。最后,企业在制度优化活动中,需做好优秀企业间的经验交流工作,通过对标分析的方式,了解目前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积极优化制度中的细节,满足企业成本管理需求。

(三)加强成本信息分析

首先,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利用平台可以自动完成企业成本管理数据采集、分类、整合、分析等工作,从中筛选有价值的成本数据,为管理层成本管理决策的拟定提供可靠依据。其次,在成本信息分析活动中,需做好成本分析与对比。科学选择成本分析工具,从制造产品、生产线、生产部门等层面,综合分析成本管理数据,筛选出成本支出较高的控制环节,有序开展成本管理活动。最后,在成本数据分析活动中,需要做好趋势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变化规律,并以此优化产品生产策略,提高企业控制成本管理水平。

(四)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首先,企业领导层应做好预算管理目标的拟定工作。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市场发展趋势、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等内容,拟定可靠的预算管理目标,利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次,企业应科学制定预算管理指标。在企业实践工作中需做好各部门上报预算指标的整理分析,筛选出合理的预算指标,提高所拟定预算指标的指导价值。并且在预算指标的拟定中,需综合应用弹性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增量预算法等,以提高所选预算指标的科学性。最后,企业应严格执行预算方案。对于出现差异的情况需做好相应监督,根据差异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序完成偏差调整工作,以保证预算管理结果的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先进设备制造业企业运营活动中,应积极引入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以保证各环节成本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若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出现成本差异的情况,企业需要深入分析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结合各环节成本管控要求与目标,拟定可靠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措施,以提升管理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除此之外,制造企业精细化管理活动中,需要从制度建设、流程重塑、监督审核等角度,加大成本管理活动的控制力度,以保证所拟定成本管理目标的顺利达成,推动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艳华.制造业企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探析[J].中国中小企业,2024(04):135-137.

[2]陈丽香.业财融合与制造业企业成本精细化融合管理探析[J].中国市场,2024(10):72-75.

[3]李佳丽.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4(03):139-142.

[4]陈明.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改进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10):87-89.

[5]罗小琴.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