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2024-10-23 00:00:00郭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10期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但实际增量可观,由以往的粗放型与扩张型发展状态转变为集约型与质量型,同时强调结构稳增长。经济的发展与国有企业发展存在良性互动,所以国有企业若想在经济新常态下稳步发展,必须将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化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管理工具,可以通过全面与全过程的预算工作,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有效控制,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在新发展环境下应积极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走入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经济新常态下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

在新时期下,经济发展走入新常态,各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有企业必须带着前瞻性思维对全面预算管理做到灵活运用,通过高质量与高水平的预算对内部财务与非财务等重要资源进行全面控制,同时开展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在最短时间内达成既定经营目标,实现国有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容易受诸多因素影响,所以国有企业一定要从多维度入手,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前沿理念的融入、预算编制水平提升、科学制定考核指标等有效途径,将全面预算管理内在价值充分发挥,为国有企业稳步与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经济新常态下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

全面预算管理是借助高质量的预算,为现代化管理工作带来辅助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具有一定的效益性、主动性与综合性。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预算对各阶段运营与发展情况进行实时了解,便于开展动态化的管理,将国有企业发展所遇经济问题有效解决,为各项生产运营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正确指导,将以往资源过度浪费问题减少,从而有利于国企运营成本全面降低。与此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国有企业主营业务成本、财务费用与管理费用等各环节的支出进行实时管控,将各类经营活动所具有的盈利能力提高,依托运营成本的降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1]。

(二)有利于明确发展目标

在经济新常态下,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国有企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管控工具,能够为国有企业各阶段的发展与转型提供最科学与最有效的办法,确保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正常来讲,国有企业发展目标涵盖利润率、产值与投资回报率等诸多内容,同时战略发展目标又包括短期与长期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及管理层人员会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自身发展实际,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战略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进行及时调整,减少经济、技术与市场等诸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短期与长期目标能够尽快实现。

(三)有利于实现稳健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管理与运营质量关系着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将预算编制工作做到严格规范,及时建立起具有完善性与健全性的预算体系。在体系的大力建设下,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国有企业不同时期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全过程控制,使得经济活动预算合理,减少经济活动与预算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在此前提下,国有企业发展风险具有可控性,势必推动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稳健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在经济新常态下,部分国有企业未能将全面预算管理与日常运营管理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足,仅仅将其视为对财务报告的改进和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无法将其内在价值做到最为充分地发挥,暴露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由于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势必会给全面预算执行与完善等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出现预算水平不高、资金过度浪费、资源分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阻碍国有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正常运行[2]。

(二)预算编制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已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及时完成相关制度的建立,但后续落实过程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预算编制工作缺少准确性与规范性,未能与国有企业具体情况相结合,使得预算编制合理性不足,给经济活动开展带来直接影响,也不利于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由于预算编制与国有企业实际经营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未能将预算所具有的决策支持作用全面发挥,部分决策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不足,无法将国有企业综合实力提高,更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

(三)缺乏考核结果反馈机制

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全面考核与考核指标的制定能够避免预算管理失真,确保国有企业运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评估准确。但部分国有企业虽然能够开展预算考评,却未能对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利用,也缺少完善的反馈机制,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结果。部分工作人员往往凭借经验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同时未能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不利于预算执行工作的调整与改进,使得问题扩大化,严重时将出现预算执行失败问题。

(四)全面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执行控制力度不足,未能对预算编制与执行等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与控制,存在预算执行低效的问题,不利于预算控制与管理水平的提升。部分国有企业员工也未能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特别是各部门员工思想缺少统一性,协调合作能力不足,无法完成部门信息的及时共享,给预算执行带来一定阻碍。除此之外,部分国有企业对费用预算未能做到足够重视,部分预算费用项目较为笼统,不能覆盖全面,从而给后续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增加难度[3]。

三、经济新常态下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更新管理理念,提高重视程度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若想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融入日常管理环节,必须对管理理念进行及时更新,从认知方面入手将全面预算管理所具有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进一步增强。具体而言,一是对全面预算管理做到足够重视,使其能够真正落实到各时期的运营与发展过程中,自上而下地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在管理期间,管理层人员应提前做好统筹安排,有重点地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将管理人员所具有的榜样作用与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充分发挥。各部门工作人员要在国有企业管理带领下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管理,推动管理工作的深入与高效开展。二是对外部市场环境要充分考虑,结合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对全面预算管理目标进行科学制定,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国有企业发展实际相符合,可以在各部门、各岗位中真正落实,将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责任感成功激发,助推全面预算管理成效的增强。三是对工作责任制度要及时建立并不断健全,对各部门具体工作范围进行科学划分,明确其职责,确保各部门可以围绕具体工作范围完成相应的工作。与此同时,依托预算管理实现部门之间的协调,让各部门用数据说话,加强沟通与交流,将各部门合作能力全面提高,依托通力合作,尽快实现预算管理目标。

(二)规范预算编制,发挥预算作用

预算编制质量对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效果有直接影响,需要国有企业对预算编制工作做到足够重视,通过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预算编制规范性与科学性。首先,设立具有独立特点的预算管理部门,部门成员需要完成预算编制工作,还应收集基础数据,做好审核预算,确保预算编制工作有序与高效开展。国有企业管理层应考虑预算编制水平的提升,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常态化与系统的培训,提升预算编制人员工作水平。在培训过程中,帮助预算编制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背景下的预算编制工作具体流程做到全面掌握,了解预算编制的注意事项。预算编制人员对工作的认识得以加深,其业务能力、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也将获得同步提升,能够完成高质量与高水平的预算编制工作。其次,创新预算编制方法,对预算编制口径做到严格统一,夯实工作开展基础。在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选择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国有企业的类型、整体发展状况、未来转型趋势等多方面内容做到全面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完成方法选择,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落实。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国企内部数据库的及时建立,对预算编制信息做到全面与快速收集,从多角度反映出国有企业各时期的发展情况,用数据驱动决策,确保重大决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后,严格审核预算方案,对方案具体内容做到细致化的分析与深入探究,将其中与国企实际情况不符的环节进行及时优化与调整,将预算方案所具有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4]。

(三)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完善反馈机制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反馈机制,及时将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到解决,使得预算管理工作发挥出真正作用。那么,在对反馈机制进行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预算考核指标的科学选择,将指标所具有的可衡量性提高,确保指标内容可以将国有企业预算执行具体情况进行最为真实和最为直观的反yax0eImhnPNAXdPc3Dsfwg==映。例如,从财务、成本效益与产能等多项指标的选择与制定入手,做好针对性考核。针对可量化指标,要能反映出企业的成本控制率、销售额等;针对可比较性指标,应掌握国有企业与同行业之间的差距,从而对改进方向与重点进行科学明确,同时要注意考核指标的选择要准确与公正。管理人员还需要从国有企业发展特征与管理模式出发,根据战略发展目标,完成指标体系的制定,对国有企业综合成本控制能力进行全方位考核,确保预算编制精细度提高,并根据考核结果对项目成本控制变动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预算考核结果完成部分决策的优化,让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另一方面要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不断提高,使得国有企业管理者及时对预算计划进行调整。那么,国有企业管理层需要做好沟通机制的建立,依托信息化技术与网络平台,做好数据的定期统计与实时分析,构建考核结果汇报机制与相应的讨论机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条途径,让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提高[5]。

(四)开展全面监管,加大执行力度

为进一步加大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度,国有企业需要结合全面预算管理职能特点,及时完成监管部门的建立,由专人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过程的跟踪与全方位监管,特别是对预算执行要做到细致化监管,对预算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做好针对性说明,整合审批文件资料,将预算资料不完整等问题有效减少。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做好激励与奖惩机制的健全,例如,对预算执行率高且执行效果好的个人、团队,应及时给予各种奖励,通过弹性工作时间、加薪、休假、升职等方式鼓励个人及团队继续努力;对预算执行差且存在较多问题的个人与团队,应通过培训教育活动对其思想与行为进行纠正,使其能够在日后工作中做好预算管理改进与优化。国有企业还要注意正向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落实,将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确保国有企业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此外,国有企业要建立具有动态特点的预算调整机制,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收集内部信息并加以分析,对市场趋势、竞争对手能力、自身运营情况、行业动态进行实时监控,依托实时数据分析,明确预算项目需要调整的方向,保证调整内容与幅度合理。为确保该流程具有灵活性与实时性,国有企业应赋予相关管理人员一定的决策权与自主权,让预算审批流程得以简化,从而做到快速响应,各部门员工可以根据预算目标完成各项工作,促进国有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妮芬.经济新常态下国企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活力,2024,42(03):124-126.

[2]邹黎.经济新常态下的国企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富时代,2023(11):46-48.

[3]陈金烨.经济新常态下国企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讯,2023(19):101-103.

[4]黄梦佳.经济新常态下国企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财,2023(09):8-10.

[5]林华.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3(0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