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能源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阐释出发,分析了目前能源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信息化管控水平较低,对此,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能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财务风险
一、能源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财务内部控制是运用财务手段实施企业内部监督与管控的现代企业常用管理措施,对能源企业而言,做好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项目之一[1]。能源企业是国家的支柱型企业,因此做好能源企业的经营管理十分重要。财务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领域运用财务方面的审计、核算、监督、控制等手段加强内部资金流、资源流管控,以有效地监督管理,防止内部舞弊,避免资金资源不当配置和调用的管理措施[2]。通过加强能源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让能源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更加稳健,减少因为在经营管理上出现的意外和负面因素而可能导致的一系列风险。
(一)能够确保企业正常运行
能源企业如果出现资金资源配置不当,一些资源闲置就可能得不到有效利用或一些资源供给不及时,从而会导致企业面临经营稳定性方面的风险,由于能源企业在运营上有高度的连续性要求,任何危害企业经营连续性的情况出现,都有可能让能源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通过运用财务手段加强内部监督与控制,保障各项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才能更好地维护企业正常运行。同时通过加强内控,可以防止管理人员做出因为滥用职权、岗位不作为、职务侵占、营私舞弊等不良行为而为企业带来的风险损失。避免因为管理措施不到位,管理人员失职可能造成的经营风险,这在保障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上是非常必要的。财务内部控制在内部监督与管控上具有其他管理措施不具有的作用和功能,能源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不仅是维持企业经营健康性的要求,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保障企业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的必然要求。
(二)能够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通过实施内部控制,能源企业还可以运用财务措施对各类会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审查,发现失实、空缺、错误的会计信息,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防止因为会计信息统计核算方面出现的错误而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意外风险。因为在能源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决策层管理人员主要通过基层传递上来的各类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如果会计信息统计不够真实准确,传递不及时,信息内容出现错误,必然导致能源企业决策层在经营管理上被误导,无法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决策,而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及时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查校验,就可以及时发现会计信息失实的问题,纠正一些错误和不实的会计信息,从而防止企业的决策层依据错误失实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做出错误的管理决策[3]。所以通过加强能源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提供保障。
(三)能够确保能源企业资产安全
由于能源企业属于典型的重资产企业,资产管理一直以来都是能源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上的重大项目,但是因为资产管理的具体工作涉及固定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并购控股管理等多个项目,企业的决策层必然要对负责管理人员给予授权才能实施有效全面的资产管理,这就造成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问题,负责能源企业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往往不是资产的所有权人,而这些具体负责管理的人员,如果利用手中掌握的职权去侵占资产、挪用占用企业资产为自身谋取私利,很有可能为能源企业带来巨大的资产损失。所以,通过建立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资产管理的情况进行及时监督与控制,可以防止管理人员在资产管理上营私舞弊和做出不当的管理行为,对维护能源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四)能够帮助能源企业防范、化解风险
通过实施内部控制,还可以让能源企业有效实施内部运营情况的监督,以有效的财务手段,发现某些环节的运营异常,如资金不足、应收账款回收超期、原材料库存量过低、资源设备市场采购价波动变化等,从而以及时的管理决策进行应对,防止经营管理上的一些异常情况为企业带来意外风险。
二、能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的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及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前提是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我国能源企业大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些企业中重要岗位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并未完全分离,存在高管人员同时兼任董事会董事的情况,因此企业依据自身的财务系统进行内部控制,可能会面临需要监督的对象是财务部门的上级领导,甚至有权管理财务部门,撤销财务部门做出的决策的问题。如果能源企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就会导致内部控制一旦需要监督控制的对象是上层管理人员,内控监督可能会受到行政干预而失效,加之很多能源企业设置了党委,一些企业领导同时还是党委成员,如果负责财务内部控制的负责人在党委中处在下层,而党委领导是被监督的对象,很有可能受到党组织关系影响而导致内部控制不力或失效[4]。另外,能源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是企业内部制度环境的构成要素,如果财务部门通过监督发现某管理人员失职,但是因为制度设计其失职行为让其遭受的处罚太轻,而失职为其带来的非法所得数额超过处罚的损失,也会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情况发生,因此,如果能源企业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存在不合理的设计,就会导致内部控制环境不佳,从而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目前很多能源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上,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风控管理办法,通过审查各项财务指标,分析可能存在的内部管理问题,但是因为传统财务指标在信息反应的及时性、有效性方面比较滞后,所以能源企业的风控在风险评价上也存在滞后性的问题,同时因为缺乏对投资项目风险的评估指标,无法有效评估能源企业的项目投资端风险,这就使得能源企业的内部控制在风险评估上存在漏洞和不足,只能评估自身的财务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融资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等有限的经营管理风险,而无法评估企业投资风险、运营安全性风险、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管理人员道德风险、需求端风险等跟外部活动有关的风险,能源企业运用财务风险控制手段建立的风评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必然会导致企业在风险识别与监督控制上存在不足。
(三)信息化管控水平较低
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大量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当中,为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通过引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建立电算化的财务管理系统成为潮流趋势。目前多数能源企业都建立了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在能源企业中,传统的依靠财务人员纯人工进行会计信息统计核算的工作业务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科技化发展的需要。在内部控制方面,以往由企业每月汇总财务信息制作报表,会计人员通过定期查看报表信息实施内部监督与控制的落后管理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当今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很多能源企业虽然购置了信息化的办公设施、通信设备,但是很多负责内部控制的财务人员思想陈旧,管理理念落后,不了解信息技术,财务电算化方面专业能力低下,不会使用现代化的信息化财务数据管理模式进行会计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在内部控制上依然采用每月看报表的落后工作方法,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很低,新技术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这必然影响到能源企业内部控制的及时性和工作效率。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为了更好地构建能源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能源企业应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有关内容,对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系统化建设与完善。首先要党政分离,把党务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跟企业经营管理分开,避免两个系统相互干扰,导致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被行政关系、党务关系掣肘,出现内控失效的问题。其次要建立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的管理体制,对于企业的常务董事、监事,应避免让其兼任企业的管理职务而设立专门监事会,负责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监事会会同独立于企业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建立独立于企业管理系统的内控监督委员会,再针对具体项目的内控监督问题,建立工作组,委派专门人员负责中层以上管理岗位的内部审计监督与控制,企业的重大投资项目、资产管理项目由监事会直接负责实施内控监督,这样才能通过完善管理体制,消除管理上相互掣肘的问题,为能源企业更为有效地内部控制创造理想环境[5],其审计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与此同时,能源企业应秉持现代科学管理思想,完善内部控制程序。在某些具体项目的风险评估上,由隶属于监事会的工作组出面进行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初步认定缺陷→汇总缺陷→系统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审批→执行方案的程序进行内部控制。这样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的风险评议和内部控制程序,摆脱开人为操作因素对内控有效性的影响,才能构建最理想的能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二)加快风险评估机制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施能源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加强风控评议机制的前端建设,采用有效措施及时识别风险,发现问题,让内部控制同时具有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功能,才能更好地完善能源企业的财务内控系统,避免以往仅依靠事后发现问题再处理可能导致的内控不及时、损失扩大等方面的问题。对此,能源企业应建立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应对方案制定→处理执行→效果回顾为程序的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机制,同时进行信息化建设,构建采集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数据信息的平台系统,实时评估经营管理上各项指标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进行风险分析,从而尽早识别风险并针对性地加强事先的风险预防与控制。还要建立针对内部风险、外部风险的风险评估子体系,针对市场价格波动因素、投资风险、资产折价风险、汇率风险、技术升级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税务筹划风险等各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实施评估,通过建立系统化的风险评估机制,让企业可以更为全面有效地识别各类风险,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从而维护企业经营的健康性和稳定性。
(三)合理配置数字技术
能源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一定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建立内部财务管理系统平台,把企业的各个部门经营管理信息进行联网实时采集,并运用SQL数据库技术、云存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财务系统中各类数据进行管理,以程序自动分析的方式评估各类风险,识别内控问题,通过对原有的财务管理团队进行专业化培训,让财务人员全面掌握信息技术、财务电算化技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内控监督理论等,提升企业财务部门的现代化水平。同时能源企业可以跟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软件公司合作,提供技术服务,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内控管理中心。成立“数据采集层—数据库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层”多层数据自动化管理机制,让风险识别和预警等常规的监督工作由系统自动完成,这样可以让能源企业形成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智能化内控机制,从而更好地运用科技的力量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云淦.基于新能源企业财务管理关注要点的研究[J].商讯,2023(02):45-48.
[2]刘喜明.新能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现状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2(21):155-157.
[3]张清波.完善能源企业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对策探析[J].财会学习,2021(17):68-70.
[4]元丽星.新常态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5):226-227.
[5]郝英伟.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2(31):136-138.
作者简介:汪梦琪(1992.08-),女,汉族,安徽桐城人,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