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中心校是桂林市叠彩区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位于大河乡新民村董家巷。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生源基本是附近村民的子女,其中部分为留守儿童。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2021年10月,学校开始在课后服务中推广棒垒球课程。学生们在体育教师莫建的带领下,从最基础的传球、接球开始学习棒垒球。半个多月后,莫老师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展现出了不错的打棒垒球潜力,于是萌生了组建校队参加比赛的想法。最终,经过挑选,17名学生脱颖而出,新民中心校棒垒球队正式成立。
在学校不大的操场上画上线,操场就成了简易的棒垒球练习场。每天课后,队员们都在这里训练,不断地练习投球、击球、接球、跑垒等技术动作。雨天,棒球吸水后变得又软又重,队员们不仅要使出比平常更多的劲儿才能将球投掷出去,还会弄得一身泥水;晴天,太阳光刺得眼睛都睁不开,队员们就眯缝着眼努力适应强光……无论严寒酷暑,队员们都坚持刻苦训练,没有一个人中途放弃。甚至闲暇之时,他们还会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村中小路上自己练习。“由于学校的场地有限,跑不开,我们日常只能进行内场战术训练。只有到赛前才会利用周末时间前往几公里外的四联分校,在那里宽敞的场地上练习。幸好孩子们都有成为冠军的梦想,即便训练条件很艰苦,他们也没有退缩,都坚持下来了。”莫老师感慨道。
经过训练,队员们的球技更加娴熟,彼此之间的配合日趋默契,许多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小胖墩”董瑞祥起初不能适应训练的强度,光是每天绕操场跑三圈的热身运动就让他打起了退堂鼓,但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经常打电话鼓励他。后来,他越跑越快,成为全队跑步速度最快的队员,体重也减轻了不少。
“胆小鬼”黄佳晨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刚开始训练时,他见球就躲。为了克服自己的不足,他抢着和力气最大的队员对练,有时挥棒的手臂已练到酸痛,也没有停止训练。现在,黄佳晨自信大方,面对任何对手都毫不畏惧。
原本的“动画片迷”蒋逸轩自打进入棒垒球队后,看的电视节目全部都是棒垒球比赛的内容,还让家长找来各种棒垒球赛的视频,一边看比赛一边做笔记。他不仅仔细记录了不同球队的战术打法,还在训练之余组织其他队员讨论战术。而他“动画片迷”的外号也因此变成了“小军师”。
2023年5月,训练了一年多的新民中心校棒垒球队首次出征,参加桂林市中小学生软式棒垒球赛。在比赛中,球队一路过关斩将,夺得1—2年级组别的冠军,并因此获得了参加2023年“奔跑吧·少年”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暨夏令营活动的宝贵机会。
在贵州兴义市举行的全国棒垒球比赛中,新民中心校棒垒球队是唯一一支来自广西的球队。队员们顶着7月的烈日,不怕苦不怕累,完成了5天7场比赛的任务。球队最终收获低年级徒手组的亚军,刷新了广西在该赛事中该项目该组别的历史最好成绩。新民中心校也因此被评为2023年全国软式棒垒球最佳实验学校。球队还有8名队员在该比赛中荣获单项奖励:董瑞祥被评为“优秀运动员”,黄佳晨、周欣颖获得“安打奖”,管俊祺、董家庆被评为“最佳本垒打运动员”,李彬珲、董嘉星、蒋逸轩被评为“最佳防守奖”。
新民中心校棒垒球队的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全国亚军,展现了新一代青少年积极向上、勇敢追梦的精神风貌。而他们那种坚持不懈、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也感染了学校的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