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后,除了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外,康复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四肢骨折有哪些康复护理措施呢?
注意保持固定
在四肢骨折并治疗之后,医生会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固定。一般来说,如果患者骨折并不严重,无需手术治疗,在复位之后可以使用石膏对患者进行固定。在石膏还没有完全变干之前,患者一定要避免挤压石膏,如果挤压石膏可能会导致石膏出现变形,不但会影响固定效果,更会压迫患者的肢体,造成血运不畅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注意保持固定部位的平稳,比如上肢骨折的患者可以用绑带将骨折部位吊起来,不但能够避免骨折部位的抖动,还可以促进静脉血液的顺利回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固定物出现异常,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更换固定物,避免影响骨骼的愈合效果。
注意合理补钙
我们都知道,钙元素具有增加骨量,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因此骨折患者应当注意合理补钙,通过补钙来促进骨骼的顺利愈合。首先,患者可以多吃一些钙元素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菠菜、芹菜等蔬菜,鹌鹑蛋、鸡蛋等蛋类,酸奶、牛奶等奶类或相关奶制品,羊肉、牛肉等瘦肉类,大豆、豆腐等豆类或豆制品以及虾皮、海带等水产品等,这些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其次,如果饮食中摄入的钙元素不够,患者也可以服用钙剂进行补钙,可以选择碳酸钙或者枸缘酸钙。需要注意的是,补钙虽然重要,但不能过量,患者每天应当保持1000毫克左右的钙元素摄入,但尽量不要超过1500毫克。
注意增强日晒
在骨折之后,很多人都知道要补钙,但是部分人并不知道维生素D摄入的重要性。在补钙的同时,维生素D可以说是钙元素的“好兄弟”,因为维生素D直接影响了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效果,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D,则无法有效吸收钙元素,补充的钙元素也无法起到促进骨骼愈合的效果。维生素D与钙元素补充的方式不同,绝大多数维生素D补充都是由日光照射补充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选择适宜的天气接受日光照射,让太阳直射自己的皮肤,不要使用玻璃隔绝,因为玻璃会隔绝大部分紫外线。除此之外,瘦肉、动物肝脏、鱼类、蛋类、奶类、谷物类等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患者也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补充。
注意卧床护理
首先,如果患者腿部出现骨折,在愈合之前无法下床,在卧床期间一定要注意定期翻身,建议每隔三至四小时就翻身一次,减少局部皮肤受到的压迫,从而预防压疮。其次,骨折患者不能使用太软的床垫,因为这样可能会增加骨折部位的受力,因此患者应当选择硬板床,如果硬板床无法适应,可以睡柔软的床垫,但需要在骨折部位下方垫上硬板,防止骨折部位出现移位,同时也能够减少皮肤部位压强,预防压疮。最后,患者在卧床期间还可以适当抬高腿部,比如将腿部适当吊高,保持15度左右的夹角,能够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血栓形成。
注意预防疾病
在四肢骨折之后,患者可能无法像平时一样活动,活动量变得更少,此时身体抵抗力也会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预防疾病。首先,患者应当注意天气的变化,适当增添衣物,不要让自己着凉,也可以通过暖气、空调等设备来调节室温,将室温保持在23℃左右。如果室内过于干燥,则需要适当加湿,湿度保持在50%左右。其次,在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一定要做好防护,尽量不要出门,即使需要出门活动也应当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避免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最后,患者还应当在饮食中加强营养物质的补充,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瘦肉等食物,为身体补充维生素、纤维素以及优质蛋白,提高身体抵抗力,从而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提高安全意识
在四肢骨折之后,患者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避免再次出现骨折。很多四肢骨折都是由于跌倒或外力撞击等因素导致的,在四肢骨折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行动不便的情况,此时更要加强安全意识,避免再次受伤。首先,患者在生活中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行走,比如拐杖,或者在楼梯、浴室等容易摔倒的地方加装一些扶手,通过辅助行走来减少跌倒的风险。其次,如果患者能够正常行走,也应当注意安全,不要做一些危险行为,并且远离存在潜在危险因素的环境,避免受伤。最后,患者也需要注意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防,降低危险可能带来的后果,比如在乘坐汽车时,应当合理佩戴安全带,提高安全意识。
注意定期复诊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虽然在治疗后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大多数患者都能痊愈,但康复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判断骨折治疗的效果。首先,患者在生活中应当注意观察骨折症状的变化,包括疼痛的剧烈程度、淤血是否消散等,并根据症状变化来判断骨折恢复效果。其次,患者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前往医院复诊,让医生判断骨骼愈合的效果,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包括抗感染药物、镇痛药物等,促进骨骼的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