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同样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涌现出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设施。基于此,概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相关内容,探讨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阐述了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提升措施,旨在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影响因素;水利建设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7–0-03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水资源灌溉息息相关,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在干旱的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能为农作物提供水分补给;在雨水过多的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能及时将雨水排出,防止内涝[1-3]。基于此,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概述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第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较小,位于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末端,其只需满足一定区域内农田灌溉的要求。
第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多样性特点,其地域性较强,易受外界环境和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因此其类型多样。
第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其在雨季时使用较少,在干旱季节使用频繁。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2.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4]。在农业生产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助力农作物健康生长,从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农业经济得到发展,会反过来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优化水利建设。因此,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2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部分农村地区仍使用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此外,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缺乏针对性,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会造成土壤水饱和度不一等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会增大空气与水域的接触面积,增加空气湿度,为周围植被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生态多样性[5-8]。
3 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分析
在实践中,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有许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管理因素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管理工作是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9]。在实践中,相关人员没有对工程的各个参与方、投资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也未高度重视工程的整体规划,从而阻碍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同时,在工程项目开展中,部分相关人员并未考虑工程的需求及实际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地调动各项资源,导致工程产权分配不合理、工程管理纠纷频发等诸多问题[10]。这些问题均提高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
3.2 资金因素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资金必不可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非营利项目[2],融资困难,无法有效推进项目的有序开展。同时,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需保障资金链周转顺畅,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由国家和各级政府补助资金来源渠道不够丰富。
3.3 施工因素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相关人员要根据工程特征、综合项目类型及地质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施工方案,此举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规避风险[11-14]。另外,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仍采用常规的技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项目进程。
3.4 人员因素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中,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质量的把关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项目管理人员存在对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未制定科学的项目实施计划、监督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当前,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采用外部承包形式,这种方式存在明显弊端。例如,部分工程承包人责任感较弱,工作作风不严谨,监督力度不足,未能对各施工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从而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存在隐患。
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临的问题
4.1 项目施工建设不规范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集中在农田边、生活区,其既能保障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又能保障农业生产需求[15]。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多由农民组成,部分农民对施工项目的质量需求存在一些误区,且施工监理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使得水利施工出现一定的问题。在项目建成后,农民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保养。然而,在维修养护工作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标准,部分农民的维修工作落实不到位,给水利设施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4.2 工程设计不合理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大系统的建设工程,涉及诸多专业领域,对工程设计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子项目数量较多,加之受投资环境约束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者会选择比较经典的工程设计方案,常出现实际情况与工程设计相悖的情形。然而,对原工程设计方案的修改不但会延误工期,而且对工程品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4.3 资金投入不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少稳定的资金链、收益机制和资金奖励机制。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仅重视前期投资,项目管理人员的建设资金获取途径受限,资金来源单一,小农户难以获得灌溉贷款和资金支持。
4.4 缺乏有效的监管
当前,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监督的力度不足导致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施工中,施工企业的职业素养与规范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满足施工中的具体要求。加之个别施工方一味追求利益,若不进行有效的监管,不仅会对项目的运营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5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提升措施
5.1 整合资源,强化项目建设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明确各个施工内容的各项参数,分析项目占地面积及管线等各项数据信息,通过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整合各项资源,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施工材料符合国家的各项指标[16]。同时,施工单位要切实跟进工程施工的进度,保障各项工程有效开展。施工单位应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管理,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标准;在项目施工前要分析施工现场的具体信息,综合地质结构、项目内容要求,联合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进行细化分析,讨论项目内容,做好设计管理,确定施工方案之后要严格执行。
在项目施工中,施工单位要综合渠道线路及交通运输等因素,做好材料的管控工作,并根据实际状况对各个实体内容进行有序的调整和优化,切实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
5.2 建立健全相关运行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存在诸多问题,施工单位需要进一步制定合理的项目运行方案,完善相关设施。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之前,施工单位可以组织技术人员下乡进行宣传,使农民深刻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让农民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简单的维修和保护,从而达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在管理人员机制中,施工单位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表现良好的技术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表现欠佳的技术人员实施一定的惩罚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因区域差异,施工方式和施工队伍间的差异较大。为保证建设优质的农业灌溉项目,施工单位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筑施工的原材料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相关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物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在物料到达工地后,相关人员要对其进行有效检查,避免施工中使用劣质原材料,从而导致项目质量不达标。基于此,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测。此外,还要对工程施工的主体进行监督,使工程达到高品质、高质量的标准[17-18]。
5.3 开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解决资金来源问题,项目建设资金的筹/VsYdvNZppEnk34XDkxWWgBCdTZkkMnFIOPV0EuOkhY=集要以政府为主体,在此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立良好的资金筹集机制。一方面,要鼓励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在自己的农业生产基地中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可以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鼓励农村集体在政府的指导下,在村集体的耕种范围内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19]。同时,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可以提供设计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组织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给予现场指导。另外,还可以利用财政资金给予支持,以提高农村集体组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5.4 重视维护管理,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级别对其进行分权管理,全面落实各级的管理责任与义务。例如,在跨乡镇的工程建设中,要联合县级水利部门,设置专门的部门,对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20]。同时,做好财政预算管理工作,进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另外,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中要严格遵守各项标准要求,对项目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避免出现施工隐患等问题。
同时,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应提升综合能力,施工单位通过严格控制工作人员资质,做好项目培训管理工作,合理应用各项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升技术标准,以达到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5.4.1 有效落实水利工程维护工作
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有效、全面的后期维修工作方案。若在水利工程的养护和管理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小型农田项目就会失去其基本功能,进而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
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运行维护体系,并对运行维护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依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为了确保项目安全,相关部门须强化对项目的监管,明确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方的职责,确保项目高质量和高标准完成。
5.4.2 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控制
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控制的角度而言,在施工建设上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并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和施工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此举可以让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利用其质量管理的专业性确保建设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鼓励农业种植大户建设水利工程,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建设企业应与监理企业之间协同配合,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政府、企业和农村集体组织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实地质量监督,及时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减少质量问题对其建设和使用的负面影响。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性工程,相关部门和企业要提高对建设工程的关注度,全面分析施工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特点,制定完善的优化措施,全面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性,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彩.试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22(11):129-130.
[2] 田玲.关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5):64-67.
[3] 赵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5):83.
[4] 薛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52(12):87-88.
[5] 李万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8):87-90.
[6] 汤协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3(12):91-93.
[7] 张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9):115-116.
[8] 秦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南方农业,2021,15(6):218-220.
[9] 马隰龙,张力,朱冬桥,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6):221-222.
[10] 张学林,马艳丽,李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21(1):53.
[11] 刘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162.
[12] 杨晓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9):175-176.
[13] 余健.信息化技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32):84-85.
[14] 哈尼克孜·吐尼牙孜.节水工程建设对小型农田水利发展必要性的浅析[J].海河水利,2023(6):49-52.
[15] 曹丹丹.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2,51(6):4-5,16.
[16] 薛金强,姜敏.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化、生态化问题的探讨[J].智慧农业导刊,2021,1(17):5-7,11.
[17] 贺成吉.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1,12 (18):134-135.
[18] 张海波,王博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应对策略[J].河北农机,2021(8):31-32.
[19] 荣瑞兴.山东聊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施工质量管理[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14):42,44.
[20] 秦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南方农业,2021,15(6):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