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CAWSmart智能自动气象站是针对中国气象局“云+端”体制专门设计、研制的新型智能化自动气象站。针对CAWSmart智能自动气象站的系统构造、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智能站安装调试的要求及方法,总结了智能站的维修思路,为业务人员使用和维护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CAWSmart;智能自动气象站;工作原理;安装调试;维护维修
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7–0-03
CAWSmart智能自动气象站是针对中国气象局“云+端”体制,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功能、统一结构、统一方法、统一规范的设计思路,专门研制的新型智能化自动气象站。智能自动气象站采用了“云+端”和 ZigBee新组网模式,丰富的智能化新功能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实现对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温湿压测量准确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并具有低功耗、高可靠、高精度、高稳定、易扩展、易维护等特性。智能供电系统可以提供充足可靠的供电保证,能够满足现有气象基本要素的观测要求,为地面观测系统提供有效的气象观测数据[1-3]。
1 系统构造
CAWSmart智能自动气象站主要由智能集成处理器、智能测量仪、智能节点控制器、太阳能供电系统、外围设备及配套软件组成(图1)。
1.1 DPZ6智能集成处理器
DPZ6智能集成处理器是CAWSmart智能自动气象站的前端数据处理核心设备。智能集成处理器由硬件和嵌入式软件组成,硬件包含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高精度实时时钟电路、大容量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ZigBee模块、通信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SD卡接口、检测电路、指示灯和供电接口等,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满足各种复杂气象探测系统的数据处理要求。嵌入式软件负责按观测要求,可实现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上传、时钟同步等功能。
1.2 智能测量仪
1.2.1 DWZ1智能气温测量仪
DWZ1智能气温测量仪主要由感温元件、信号智能处理电路和电源电路3部分组成。感温元件采用金属铂(Pt)制成的热敏电阻,属于正温度系数元件。该元件在0 ℃的电阻值为100 Ω,故称为Pt 100。它可将环境温度变化体现为电阻值的变化,阻值随着温度上升呈线性增加。信号智能处理电路集信号采样、数据计算、数据质控、数据存储、故障检测、数据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电源电路则可提供仪器所需的电源宽压输入,保证设备工作稳定。
1.2.2 DHC1智能湿度测量仪
DHC1智能湿度测量仪主要由湿度感应元件、信号智能处理电路和电源电路3部分组成。湿度感应元件采用高分子薄膜作为电介质制成电容,其介电常数随着高分子薄膜所吸收的水汽变化而变化。介电常数改变后,湿敏电容的电压也会发生变化,测量湿敏电容两端的电压值即可换算得到湿度值。
1.2.3 DYG1智能气压测量仪
DYG1智能气压测量仪主要由压力感应元件、信号智能处理电路和电源电路3部分组成。压力传感器元件采用沟槽蚀刻硅谐振技术,可将压力转换为频率信号。
1.2.4 DEB1智能风测量仪
DEB1智能风测量仪主要由分体式的风向和风速感应部件、信号智能处理电路和电源电路3部分组成。风向测量主要利用低惯性的风向标作为感应部件,风向标随风转动,带动转轴下端的风向码盘转动,码盘按7位格雷码编码,通过光电扫描输出7位格雷码信号。风速测量利用低惯性的风杯作为感应部件,其感应部件随风旋转并带动风速码盘转动,对码盘进行光电扫描,输出相应的电脉冲信号。
1.2.5 DSDZ3智能翻斗式雨量测量仪
雨水通过面积为314 cm2的承雨口汇集,先在上翻斗积蓄起来,再以相对恒定的雨强进入计数翻斗,当盛水量到达设计指标时翻转,另一侧翻斗继续盛水,循环运转。计数翻斗上安装有磁铁,当翻斗进行翻转的瞬间,磁铁驱动干簧管进行吸合和释放的动作,产生一个开关量信号,每个开关量信号相当于0.1 mm降水量。通过智能集成处理器、计数器等对开关量信号进行测量累加,可实现对降水量的自动化测量。
1.3 智能节点控制器
在未组网状态下,智能节点控制器可实现上电自动检测,识别出当前所连接的智能测量仪类型,并根据智能测量仪类型及ID,自动生成MAC地址进行自动组网。也可以根据连接智能测量仪类型及ID进行手动组网。组网后智能节点控制器可实现与智能测量仪的点对点数据传输。由于是点对点通信,智能节点控制器与智能测量仪类型固定、ID固定。如需更换其他类型的智能测量仪,则需要先退网再重新组网生成新的MAC地址,才能进行点对点传输[4-5]。
1.4 太阳能供电单元
电源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时,由太阳能电源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刀片开关及蓄电池4部分组成。
1.5 通信单元
DPZ6智能集成处理器内置通信模块,将数据通过TCP/IP数据通信方式,依照特定的通信协议格式,通过4G无线网络定向发送给中心站服务器。同时,通信模块也可通过无线网络接受中心站的控制指令,完成特定的任务操作。
2 智能站调试设置
调试线(一端为DB9孔,一端为3芯端子)一端接计算机,一端接DPZ6集成处理器“调试口”。打开1个串口调试工具软件。选择正确的串口号。通信参数:19200,N,8,1。设备上电后会自动输出版本信息,等待2 min左右即可读取分钟数据。
2.1 获取所有智能传感器的SN序列号
将智能节点控制器通电,检查设备黄灯闪烁情况。当4个节点控制器都闪2下后,发送 SN,YALL,FFF↙命令获取SN序列号。
智能站会回复5个SN序列号,其中,YTBR代表雨量,YHMS代表湿度,YWPD代表风,YTMP代表温度,YTPS代表气压。
2.2 设置IP地址、端口号、区站号等参数
(1)设置中心站的 IP 和端口号:SETCOMMEXT00 10.76.116.178 1415 (此处有 27 个空格)CMNETT!↙。(2)返回:SETCOMMEXT00OK!——表示设置成功。(3)区站号:QZ,YIIP,000,A1234↙。(4)日期时间:DATETIME,YIIP,000,2023-08-31,12:34:00↙。(5)气压传感器海拔:ALTP,YIIP,000,00612↙。
2.3 获取智能站数据并检查
设置完相关参数后,在串口调试助手的命令发送端输入READDATA,YIIP,000↙命令,点击发送按钮,返回值:<YIIP,000,F>↙表示读取失败,正确返回:当前数据。
3 维护与维修
3.1 节点控制器异常
即智能站站点出现中心站数据子电源电压状态缺测,相关要素数据缺失。现场直连智能传感器发命令有数据回复,直连节点控制器发命令没有任何响应。此时,需要更换节点控制器(图2)。
调试设置:打开智能站新型站串口测试工具软件(图3)。“串口名称”处选择正确的串口号,波特率默认19200,点击“打开串口”。此时串口状态应为绿色。
(1)节点控制器退网:勾选“智能站设备更换”—“更换节点控制器”—“显示详细指令”。 点击“节点控制器退网指令”—“发送指令”,确认所有节点控制器状态灯均为闪烁4下的状态。(2)打开允许入网窗口:点击“打开集成处理器允许入网窗口”—“发送指令”。(3)重启节点控制器:点击“重启各节点控制器”—“发送指令”,当所有节点控制器状态指示灯均闪烁2下时,组网完成。(4)获取传感器真实SN号:勾选“更换集成处理器”—“显示详细指令”。点击“读取传感器的真实SN号”—“发送指令”,等待软件回复所有智能传感器的真实SN号。
3.2 智能传感器异常
智能站站点出现中心站要素数据缺测现象,相关节点控制器子电源状态正常。现场直连智能传感器发送命令无任何回复。此时,需要更换智能传感器(图4)。
调试设置:当4个节点控制器状态灯均处于持续闪烁2下状态时,选择“智能站设备更换”,进入“更换传感器”界面。(1)在“步骤一”,手动选择需更换的传感器类型。(2)点击“步骤二”—“发送指令”,获取新传感器的真实SN号。(3)在“步骤三”处,框内会显示读取到的传感器真实SN号,点击“手动写入配置文件”,将获取到的SN号写入DPZ6智能集成处理器。(4)点击“步骤四”—“发送指令”,重启DPZ6智能集成处理器。此时可听到集成处理器发出轻微的“咔嗒声”,2 min后可尝试进行调试。
3.3 集成处理器异常
智能站出现中心站所有要素和状态数据均缺测。现场直连DPZ6智能集成处理器无任何回复。经排查供电正常,此时,需要更换智能集成处理器(图5)。
调试设置:(1)退网操作:执行退网操作时节点控制器应保持开机状态。勾选“智能站设备更换”—“更换集成处理器”—“显示详细指令”。点击“退网命令”—“发送指令”,观察节点控制器状态灯,确认所有状态灯均为闪烁4下状态。 (2)组网操作:点击“组网命令”—“发送指令”。(3)重启操作:点击“重启各节点控制器”—“发送指令”,当所有节点控制器状态指示灯均为闪烁2下状态时,组网完成。(4)获取SN号:点击“读取传感器真实SN号”—“发送指令”,获取所有传感器的真实SN号。(5)写入SN号:获取智能传感器SN号完毕后,需要将所获取到的智能传感器SN号写入DPZ6智能集成处理器。点击“读取传感器真实SN号”—“写入配置文件”,将获取到的SN号写入智能集成处理器。当收到《YIIP,000,T》的回复时,代表智能传感器真实SN号已成功写入DPZ6智能集成处理器。(6)设置 IP 地址,端口号,区站号等其他参数。(7)所有设置操作完成后需重新启动DPZ6集成处理器及所有节点控制器,使设置项生效。
4 结束语
介绍了CAWSmart智能自动气象站的结构、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方法,台站业务人员可以参考介绍的方法,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维修,提高设备维护维修的能力,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非,田世芹,孙亚丽.智能电源在自动气象观测站保障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6):90-92.
[2] 雷莹,陆扬,李迪,等.气压传感器智能检定系统研究和实现[J].科学技术创新,2022(25):37-40.
[3] 许兵甲,黄飞龙.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自动气象站设计[J].广东气象,2022,44(4):74-76.
[4] 黄飞龙,谭晗凌,霍亚.物联网与自动气象站深度融合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2,30(3):217-221.
[5] 苏睿,闻春华,苏涵智,等.新型自动气象站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设计[J].气象与减灾研究,2021,44(3):22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