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树下

2024-10-21 00:00陈柏清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10期

假期带着一家人回乡下老家,车子刚在院子里停稳,儿子就跳下车,带着二伯家的小黄狗跑去村子里玩儿。

儿子离开城市里高楼鳞次栉比的束缚,如脱了缰的小野马,连蹦带跳。我和爱人怕他跑丢,连跑带颠地紧随其后。不知不觉我们跑上了一个小山坡,我抬头一看,满眼果树,银白杏颗颗浑圆饱满,覆着银色绒毛挂满枝头,煞是好看。李子也有牛眼大小,马上就要青碧转红,看得人舌底阵阵酸水涌动。眼看儿子跟小黄狗跑进了果园,我急忙呼喊:“儿子,快出来!”儿子正跑得来劲儿,不愿出来,爱人见状,拉住我说:“儿子愿意跑就跑呗,难得乡下这么开阔的地方,让他好好拥抱大自然,接接地气!”我扭头对爱人说:“这是人家果园!”“咱们又没摘人家果子!”爱人觉得我小题大做,不以为意。

我追上儿子,告诉他别人家的果园不能擅自闯入,即使没有摘果子,也要经过主人允许才能进入。被带出果园的儿子有些怏怏不乐。我就给他讲了一个瓜田李下的故事。

那时候我很小,上学的小学就在河对面。如果从我们家的南园子下去,跨过一条河沟,抄近道穿过果园过了河就是我们小学。如果走大路,就要走四里多地,多走一里多地。每天上下学,背着几斤重的书包,少走一里多地,对于一个瘦弱的七八岁孩子来说,诱惑还是很大的,尤其是那时物资匮乏,午饭很难吃饱,到了放学的时候,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看见同伴都从果园里穿过,可以早到家吃饭,内心难免蠢蠢欲动。某天就在同学的呼唤引领下,我也跨过“园内禁止穿行”的牌子,从果园穿过,并没有遇见谁来阻止。一来二去,也就习惯了,不再把那块禁止的牌子当回事儿。

有一天傍晚,我正和伙伴们边说笑边从果园里出来,就见同伴们一哄而散,我抬头一看,只见父亲正站在大道边凝眉看着我,我吓得一哆嗦,立马站住,低下头蠕动着嘴唇叫了声,“爸爸……”父亲没作声,背着手朝家走去,我心突突跳着跟在后面。我们跨过小河沟,上了土台子,然后是我们家的小菜园,穿过园子时,母亲在园子里摘菜,准备晚餐。我跟着父亲进了屋,父亲坐在炕沿上,他卷上一根烟,点燃,开口问我:“你从果园穿过来的?”我点点头说,“爸爸,我错了。”“你知道错了就好,”父亲声调和缓地说,“那你说你错在哪儿了?”“我不该从果园穿行。”父亲见状,叫我乳名,温和地说:“四妹,你记着,人家的果园写着禁止穿行,那就不要穿行。还有那个成语你学过没有,瓜田李下,什么意思呢?走在瓜田不弯下身来系鞋带,走在李子树下不抬起手来整理帽子。就是说,走在瓜田里或者李子树下,都要举止注意,不要让人家误会。孩子,爸爸知道你不会偷摘人家李子,可是要懂得避嫌哩,别让人家多心。”从那天起,我一直记得父亲的话,再没从果园穿行过,即使同学们怎样喊我,我也只是笑着摇摇头,像个独行侠,独自走在大路上。尤其果园里的果子成熟时,我更是走得远远的。有时管果园的叔伯看见我,会喊我,想摘几个果子给我,我都会拒绝。叔伯们背后说,看看人家的孩子,给果子都不要,跟村里那些总想偷摘果子的孩子可真不一样。

父亲关于“瓜田李下”的那些话,我一直记得,因此我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多年以来,行在路上,即使没有摄像头,我也不会闯红灯,因为我知道,不闯红灯不应该是因为害怕被拍,而是因为那些规则应该遵守,这是刻在心里的信仰与原则。与人相处我也懂得“瓜田李下”式的避嫌,不给人造成困扰,俗世红尘的行走,最大的智慧不是解决问题,而是不出问题。当这些正确的原则植根于骨子里就变成一种良好的素养,终会增益人生。

(编辑 高倩/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