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要以当代中国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建立独立自主地对外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需要,有利于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在国际舆论场的说服力。本质要求、目的、动力、贡献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内容体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传播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建构新时代人类文明观,构建有效的国际传播体系,倡导公平正义国际新秩序伦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关键词〕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国际传播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24)05-0018-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研究”(19ZDA170)
〔作者简介〕宋才发,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广西南宁53000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集中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1〕,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决定》第四十一条强调,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2〕本文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的实践经验,着重就当下和未来如何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话语体系问题略陈管见,以请教于大家。
一、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大势所趋
(一)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党中央提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识〔3〕,它对于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现实问题意义重大。苏东剧变以后,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中国共产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这就是党中央为什么要提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背景和缘由。新时代新阶段建设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自然包括“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在内,它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围绕新时代思想舆论斗争展开的时代性课题〔4〕。自2016年习近平提出“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5〕的命题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研究,可以说随着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已是大势所趋,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做好对外传播工作多方面的需要决定的。尤其是在建设中国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中国需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当下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6〕。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历史性的大变革、大转折时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全党全国人民学懂、悟透、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今天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如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既是针对西方现代化潮流的冲击,由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应对的需要,也是为了争取一个更好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自党的十二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四个重要概念。在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7〕的概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词汇是“自己的”,它理直气壮地体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自主性”。随后出现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表明它已经跳出仅从“道路”来谈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圈圈,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实现了从过去的“话语依赖”到今天的“话语自主”转变, 标志着中国在国际上拥有了实现现代化的话语权,这是需要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把它向世人讲清楚的〔8〕。然而理论体系的特点在于“理”,话语体系的特点在于“话”,“话”是“理”的呈现,“理”是“话”的内核,理论是通过实践来证实和展示的,在人际交流和国际交往中,“理”和实践都需要通过“话”把它们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这即是说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既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需要,更是今天强调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依据所在〔9〕。
(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有利于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在国际舆论场的说服力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正确认知、增进价值认同的契机。“现代化运动”这个世界潮流把各个国家卷入其中,中国也不例外。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0〕在西方现代化潮流的巨大冲击下,中国开始一次次具有被动防御性的回应。粗略数来第一次是“洋务运动”,从“器物”层面对西方现代化予以回应;第二次是“戊戌变法”,从“制度”层面对西方现代化予以回应;第三次是“五四运动”,从“文化”层面对西方现代化予以回应。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改变了过去对西方现代化潮流的被动性防御,进而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应对,中国才探索性地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11〕。邓小平率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2〕,才能够实现属于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3〕。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当代的实践表现与自信表达,体现了“走自己的道路”的重要性与正确性。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实践在思想理论层面上的外化表征形式,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增强信心、凝聚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已构成国际社会“想要听”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的前提。话语体系是认知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工具,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性质、基本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战略等多维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的阐发,实现了以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话语阐释伟大实践取得的成就、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的效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了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实践原创性精神,以党的最高层次发声的方式,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误解和误读,为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话语辩护〔14〕。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有利于凸显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有利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凝聚共识的力量。中国话语建设是从意识形态建设的场域中首先提出来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必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要义和实践伟力,以利于在全党全社会强化政治认同、凝聚价值共识〔15〕。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譬如,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根据时代规律和人民意志变革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坚持“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创新;坚持话语批判与话语构建的有机统一,在批判错误思潮话语中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等等〔16〕。这些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价值共识,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说服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要以当代中国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映射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作为交际工具的话语具有“展现、加强、再生产社会中的权力和支配关系,并使其合法化、或者对这种权力和支配关系进行质疑和颠覆”〔17〕的作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守正价值”,在于消解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话语霸权,掌握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对外传播的主动权,向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性质和规律诸多问题。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首要的和关键的问题,是必须跳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话语的固定框架,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充分表达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叙事的新变革和新风格。中国必须尽一切力量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善于运用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戳穿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学术外衣”〔18〕,阐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19〕。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式话语体系,需要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跨越中外文化差异的边界和藩篱,瞄准国内外民众关注的热点,及时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具有中国底气和中国特色,能够自觉抵制和驳斥西方“流行话语体系”中隐含的价值偏见,摆脱中国话语体系的边缘化地位,有力对抗西方话语霸权,不被西方的话语标准所迷惑和同化。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什么我国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学术、理论、话语,处于西方学术、理论、话语的“学徒状态”。加之国内有些崇拜西洋文化的所谓专家学者,热衷用西方话语来解读中国发展道路,习惯用西方理论来裁剪中国现实,这就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之中〔20〕。“理论上的搬运工”和“话语上的学徒工”状态,说到底就是缺乏中国底气、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对于全方位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当下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能否按照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一步。构建中国式话语体系不只是要“走出去”,而且要“走进去”,达到能被他国受众认可、接受和理解,起到入耳入脑落地生根的效果,这是衡量“走出去”得失成败的基本标准。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三大倡议”等举措,比较好地表达了中国诉求、传递了中国理念、展现了中国担当,赢得了更多国外受众的认同〔21〕。
(四)建立独立自主地对外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话语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进行话语构建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概念,涵盖现代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双重内涵,是以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对过去由西方界定的现代化概念的重新定义〔22〕,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颠覆性的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三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和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3〕。2021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4〕习近平在这里所论及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指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一致、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相匹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表里的文明形态,本质上就是“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25〕。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打破了对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依赖,独立自主地开启了人类新的现代化历史的帷幕〔26〕。话语权说到底就是说话权、发言权,意味着话语权主体在话语叙事上的权利与权力的统一〔27〕。中国牢牢地掌握了自身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的主动权,表明它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利与话语权力的统一体。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西方话语霸权,解决了少数西方国家“丑化中国”“矮化中国”甚至“妖魔化中国”的问题,纠正了中国在国际舆论场域的某些“失语”“失踪”“失声”“失真”问题〔28〕,结束了看别人脸色过日子的“学徒生涯”,独立自主地建立起了全新的话语体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经百余年,但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自主构建和对外传播才开始起步,与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相比较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唯有不断增强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权的影响力〔29〕。
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内容体系
(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覆盖五十六个民族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0〕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把社会公平正义放在重要位置,“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公平正义”同时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共有的价值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设,需要持续推进公平正义的话语创新,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语义表达和内容结构看,公平正义和中国式现代化,都形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进程中,而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又为公平正义提供了理论视野和问题场域。习近平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31〕。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宏伟事业,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无疑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各民族群众有条件、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人都拥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和提升产业链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2〕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和少数贫困落后地区来说,要通过科技帮扶等举措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资源的均衡分配和有效利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33〕。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不断优化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环境等老百姓关切的事情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之中,才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并且转化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4〕。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资源和财富公平分配的核心动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需要释放新质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积累功能,发挥新质生产力促进财富公平分配作用,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水平。在全体人民普遍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配方式的合理界定,有利于公平公正地分好“蛋糕”,构建资源生产与分配方式的正当性价值规范。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用“新的真正民主”绘就人类走向全面自由发展的通途。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揭露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和不合理性,旗帜鲜明地指出只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共产主义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遵循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不是彼此对立的,社会内在矛盾的尖锐性失去了存在的土壤〔36〕。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7〕。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认为,如果没有“真正的共同体”,就不可能有“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告诉人们,“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38〕“在这个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 〔39〕。这种联合是双向的,既是扩大个人有限力量的相互成就,也是生成个人权力有限边界的相互限制,是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辩证统一。现代社会的“政治解放”,应当进一步发展为“真正的人的解放”,在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的同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政治解放”转变为“人的解放”,本质上发展了价值主体的存在状态,因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高形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40〕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发明创造、技术创新,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就要摒弃“以物为本”的观念;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要坚守人的自由、自主、自决的伦理底线,滥用技术将会带来不可预测的伦理灾难〔41〕。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突出强调“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理念,这是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现代化思想紧密相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之中,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法治社会中民众日常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42〕。由此可见,由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体现出来的话语立场、概念论断等,确实为今天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依据和语义参照〔43〕。
(三)“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决定》指出,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4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系统科学地回答了如何通过科技现代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问题。2023年9月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指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45〕。习近平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标志性新技术引领的技术革命视阈下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要素赋能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4v2cE/AdBm0yXjgsx+5hbHg==6〕。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47〕。经济社会发展质态变革的实质,说到底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到在一些关键性核心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起码要有条件和能力解决外国“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不能长期困扰在严重受制于人的“关键性短板”之中。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既要通过“补短板”实现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性;又要守住大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在某些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的开拓者和领跑者。在人类社会进入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前提下,由于处在“无人区”的科技创新具有更加突出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当世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结构迭代动能转换的情况下,这种不确定性就使得我国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在某些领域率先实现赶超或突破〔48〕。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基础研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世界各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尺,是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引擎,对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习近平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49〕。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和人才高地作用,充分认识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积极构建独立自主的知识体系,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创新源〔50〕。
(四)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贡献
“文明交流互鉴”是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的应有之义。理论创新的源头在于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根本在于知识互鉴,中华文化影响世界文明发展有史可鉴。即使具有世界影响的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现当代西方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与中国文化的融摄与互鉴〔51〕。卡特(T.F.Carter)在《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中认为,中国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罗盘针)对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其深刻的影响〔52〕。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未来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53〕。文化走向世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内涵,是随着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诉求,当世界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强大存在时,意味着形成了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54〕。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从表面上看,好像这些都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自己有权决定如何构建。但是当中国政府提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时候,这就突破了表面的自为性,使之进入了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之中。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以辩证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话语体系为语境,在批判中靓丽出场并构建独立自主的话语体系,对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系统性的回应〔55〕。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可以不受其他文明的影响,是在孤立和隔绝的状态下发展并传承下来的。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的精华〔56〕。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秉持“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的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而不同”追求的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57〕。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58〕世界上每一种文明几乎都有它的独特性,应当尊重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明的多样性。承认和正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价值认同,有利于寻求和确立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最终达到和实现价值追求的最大同心圆〔59〕。从这个视角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既要彻底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又要以西方人能够听得懂、读得懂的话语来推介中国式现代化,否则就失去了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实用价值。〔60〕
三、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传播体系
(一)建构新时代人类文明观
新时代人类文明观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的灵魂。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识和形态,是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尽管各国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不尽相同。透过世界近现代史发现,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通过残酷的对内剥夺,血腥的对外扩张和野蛮的殖民政策实现现代化的。二战以来,霸权主义者不仅频频利用其军事力量直接干预别国内政,而且还利用技术垄断、货币霸权、资本输出及债务陷阱等手段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61〕。西方现代性是以资本为中轴的现代性,一切都是为了赚钱和发财的资本自我增殖本性,推动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扩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法绕开资本,但是遏制私人资本消极因素的肆虐,绝不能任由资本无序扩张、野蛮生长,走到人类对立面主宰人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制度、目标、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诸多内容的总结和提炼〔62〕,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和弘扬。在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基因里没有侵略因子,有的只是“守望相助”“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理念。中国永远不会走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中国人民视整个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殷切期盼〔63〕。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铲除了滋生生态异化的土壤即“资本主义私有制”,认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64〕,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公有资本取代私有资本居于主体地位,公有资本是人民力量的来源,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超越了资本逻辑的主宰本性,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65〕,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不仅改变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通过引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部分改变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重构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北关系范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为落后国家或民族提供了既保持独立又推动社会发展的方案,对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摆脱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66〕。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6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民为邦本”“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传统理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历史沿袭和价值追求,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滋养〔68〕。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69〕。
(二)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权是一套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话语叙事的系统,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是基础要素,决定了国际社会是否愿意听;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核心要素,决定了国际社会是否听得进;中国话语对外传播能力是支撑要素,决定了国际社会是否听得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要赓续传承历史文脉的中华现代文明。《决定》强调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70〕。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传播体系,是当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71〕习近平还指出,我们之所以能讲好中国故事,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底气、有本钱,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现在有底气、也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72〕。其实要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很不容易,如何把“中国故事”讲好?如何让人入耳入脑就显得更为重要。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全党同志,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73〕。“历史自信”的对外叙事,不只是要讲出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更要注重其传递的价值观念等话语信息,能否被海外受众有效接收并形成认同〔74〕。百余年以来,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基于历史事实进行叙事和分析,不断提升洞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完整连续的历史记载便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华文明”的坚实基础。经过夏、商、西周的长期酝酿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儒、墨、道、法、名、阴阳诸家为代表的“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了古代思想史上第一个多元竞流、蓬勃发展的阶段。诸子百家提出了天、道、性、命、仁、礼、法等核心概念,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随着秦汉“大一统”政治夙愿的实现,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使得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轴,基本命题、核心概念相对稳定的中华思想体系逐渐生成〔75〕。保存至今的先秦典籍,有不少就是这方面历史的专门著述,是先人为后世留下的追溯中华文明起源、探索中华文明基因的宝贵资料。譬如,浩繁史籍中的《春秋》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史记》叙述了三千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时间跨度达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众所周知的以《史记》为首的“二十四史”,更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文明的连续记录。所有这些完整的、连续的历史记载,造就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意识,为我国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提供了厚实的、丰富的历史素材。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的文化演进品格,既塑造出富有高度历史感、时代感的中华文化,也造就了中华文明革故鼎新的文化发展方式。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思想生成模式,造就了中华文明承前启后的思想演进和传播特性。当下要讲好中国故事并建设现代化的国际传播体系,前提是要把握好具有突出连续性、赓续传承历史文脉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对中国历史记忆的正面传递,让世界各国人民通透了解一个更加完整全面的中国。诚如习近平所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76〕。这种继往开来的思想演进和传播特性,不仅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极为重要,而且对保证中国古代思想在传承演变中的稳定性、准确性也非常重要,思想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决定着文明所能达到的高度。
(三)倡导公平正义国际新秩序伦理
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的高度期盼和崇高目标。社会公平正义既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价值保障,又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更是衡量、评价国家制度、法治建设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77〕。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里,作为思维方式的传统文化,事实上影响着国家的外交行为,中国文化外交的核心魅力,从汉唐乃至明清一直长盛不衰。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体现的是“防御性”外交,古人修筑万里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力图把敌人挡在长城之外。从话语表达来说,它是中国内向化思维的重要体现。公平正义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理论构建和话语表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发展进程需要不断构建和创新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用以阐释说明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和人的活动的合道德性。譬如,人们善恶观念的建立,就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活动的道义原则和伦理规范,公平正义伴随社会进程不断实现理论构建和话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进程原本就是不断追求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构建和实践的过程,公平正义伦理价值观念不仅需要被认同,而且需要得到实践拓展。社会如果能够以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为引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那么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激发,社会秩序就能得到维护,社会就能良性有序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完善公平正义追求的过程,也是实现公平正义话语创新和实践拓展的过程〔78〕。追求公平与正义是爱好和平国家在国际秩序层面的共同理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是我国新时代人民外交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任务,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体系的偏斜日益显露,是导致全球不平等的制度性根源。过去数十年全球治理体系并没有很好地反映新格局,贸易和投资规则未能跟上新形势发展需要,“机制封闭化、规则碎片化”问题十分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世界行为主体力量对比朝着均衡方向发展的同时,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也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限定在共生共存的秩序范围内,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和话语体系,本质上就是一种国际公平正义的行为。当下和未来国际秩序的建立,不应当是霸权主导的单边主义,国际规则的制定也不应当以某一个国家的利益为中心。必须坚持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原则,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引导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中国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大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多边合作机制中,必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沟通协调、相互支持,维护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正当权益,促进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脉相承的。《决定》指出,“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9〕。“文化除了时代性之外,还有地域性和空间性,就是说不同的地域和空间产生的文化是有差别的。”〔80〕譬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有机融入人类现代文明体系,从而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藩篱,跨越了中西方意识形态分歧,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话语,前瞻性地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等一系列的时代之问〔81〕。2015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峰会上,第一次全面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需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阐释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也明确地表达了中国对待国际法和国际法治的立场和态度〔82〕。明确表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83〕。2024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84〕。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作为国际法的中国官方表达,既契合当代国际法理念、思想与价值的演进,也是面对全球化大趋势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回应。国际法理念是国际法主体对于国际关系如何存续与发展形成的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聚焦国际法主体和人类的终极问题,体现了国际法主体和人类的共同利益,彰显了国际法思想和共同意识,尤其是反映了国际法主体和人类的共同期待和诉求。与此同时,人类共同利益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价值追求,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是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体系相适应的人类价值需要,有利于通过国际法“以制度维护国际安全,以规范促进国际公正,以共识促进国际发展”〔85〕,促使国际法主体建立和提升和谐的国际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国际法正当分析的标准和依据,有利于强化国际法的正当性并增强国际条约、国际法制度和国际习惯法规则的权威力量,已被联合国相关组织载入国际法文件之中〔86〕。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6月28日习近平在纪念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谋求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 〔8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国际社会不同类型国家,在国际法律关系范围内地位一律平等,“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88〕,体现了国际法思想和国际法意识是重要的国际法理念。
〔参考文献〕
〔1〕 〔2〕〔6〕〔30〕〔44〕〔70〕〔79〕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
〔3〕 李利平.构建对外传播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N〕.新华日报,2024-03-22.
〔4〕〔9〕〔60〕 李君如.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的构建〔J〕.理论视野,2024,(1).
〔5〕 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时事报告,2016,(6).
〔7〕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
〔8〕 〔11〕韩庆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兼论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成功创造和构建起来的〔J〕.哲学研究,2023,(8).
〔10〕〔37〕〔38〕〔3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294,119,121.
〔13〕 〔23〕〔53〕〔64〕〔73〕〔8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4,21-23,46,23,1-2,61.
〔14〕 艾四林,陈钿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的三重维度〔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
〔15〕 〔55〕〔68〕〔81〕刘世强,杜敏敏.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及其世界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23,(10).
〔16〕 袁银传,刘秋月.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
〔17〕 卢永欣.语言维度的意识形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1.
〔18〕 〔43〕吕丹红,祖金玉.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基本问题论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4).
〔19〕 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2,(17).
〔20〕 唐爱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J〕.百年潮,2024,(4).
〔21〕 许加彪,张海霞.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话语体系〔J〕.新闻战线,2021,(19) .
〔22〕 〔26〕〔29〕李智.自主构建和对外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J〕.人民论坛,2023,(18).
〔2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5〕 〔65〕陈曙光.现代文明的西方逻辑与中国重撰——现代化的视角〔J〕.哲学研究,2024,(3).
〔27〕 〔28〕付高生,龚剑飞.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权的丰富内涵、构建境遇与提升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24,(4).
〔31〕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
〔32〕杨二美.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J〕.党政研究,2024,(4).
〔33〕 侯冠宇,张震宇.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
〔34〕 郑功成.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N〕.人民日报,2024-07-04.
〔3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36〕 王洪波,王亚杰.恩格斯对“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形成的独特贡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
〔40〕 陆卫明,刘艺娃.马克思主体性视域下的全人类共同价值〔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
〔41〕 丛斌,郑晓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目的〔N〕.光明日报,2022-06-27.
〔42〕 〔56〕〔59〕雷磊.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J〕.法治社会,2024,(3).
〔45〕 杜尚泽,崔佳,张晓松,等.“东北一定能够重振雄风、再创佳绩”——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纪实〔J〕.奋斗,2023,(18).
〔46〕 〔84〕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24-06-25.
〔47〕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 ,2024-02-02.
〔48〕 刘伟.科学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J〕.经济研究,2024,(3).
〔49〕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50〕 刘伟.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N〕.人民日报,2022-07-19.
〔51〕曹顺庆,刘诗诗.文明互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识〔J〕.社会科学研究,2024,(2).
〔52〕 Thomas Francis Carter,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25, p.xii.
〔54〕 黄力之.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
〔57〕 大学·中庸〔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33
〔58〕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9-05-16.
〔61〕 〔63〕巴志鹏.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逻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
〔62〕 李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国价值之多维阐释〔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
〔66〕 崔桂田.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9-06.
〔6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5.
〔69〕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5-16.
〔71〕习近平在全面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72〕 张峰.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讲中国故事〔J〕.人民论坛,2015,(25).
〔74〕 程丙.历史自信的叙事逻辑辩证及其对外传播向度〔J〕.贵州社会科学,2024,(5).
〔75〕 杨艳秋.贡献多元视角 提供丰富材料 深化对中国历史连续性的认识〔N〕.人民日报 ,2024-07-01.
〔76〕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77〕 江必新.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社会公平正义〔J〕.政法论坛,2023,(5).
〔78〕 廖小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公平正义的话语创新与实践拓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
〔80〕 楼宇烈.中国的人文信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41.
〔82〕 〔86〕徐冬根.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寓意及贡献〔J〕.广东社会科学,2023,(5).
〔85〕 赵骏.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J〕.中国社会科学, 2014,(10).
〔87〕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4-06-29.
〔88〕 何志鹏.新时代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发展〔J〕.中国法学,2023,(1).
【责任编辑:刘彦武】党政研究2024.5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scourse System Compatible with Chinese Modernization: Studying and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20th CPC Central CommitteeSONG Cai-Fa18
〔Abstract〕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20th Central Committee emphasized the need to build a more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mote the restructuring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deepe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for mainstream media.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serves as the external expression of its knowledg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discourse system must be rooted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s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reating an independent and self-sustaining framework for conveying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o the world. Building such a discourse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China’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increasing the persuasiveness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 the global public sphere. The content of this discourse system is shaped by it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bjectives, driving forces, and contributions. Major initiatives for building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clude: developing a new vis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 constructing an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dvocating for the ethics of a fair and just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promoting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 words〕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20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discourse system,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