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10月10日,贝时璋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一个世代种地打鱼的家庭。因家境贫寒,贝时璋8岁才到设在贝家祠堂里的家族学堂上学。临行前,母亲对他说:“孩子,男人要有出息、要成大器必须有文化,你一定要好好读书!”
1922年,19岁的贝时璋从同济医工专门学校(今同济大学前身)毕业,并赴德国留学。他先后在德国的弗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学习,1928年获得图宾根大学的博士学位。第二年,同许多怀着“科学救国”信念的海外学子一样,贝时璋返回祖国。他在浙江大学任教并创建了生物系,将先进的实验生物学带到了浙江大学,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有口皆碑。
在浙江大学一处不引人注意的小池塘,贝时璋关注着池水里游弋的丰年虫,取样并带回实验室研究。他发现,丰年虫在成长中竟然会发生雄性和雌性的性别转变!贝时璋详尽地研究了丰年虫中间性转变过程,他发现在中间性丰年虫原母细胞中,新形成的子细胞是利用母细胞卵黄颗粒为基础而形成的,当时他就把这种现象称作“细胞重建”。
1937年,贝时璋发表了一篇论文《关于丰年虫中间性生殖细胞的转变》,提出了“细胞重建”理论,这成为他在细胞学理论建设上的开拓性贡献。
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初,贝时璋受邀来到北京,协助筹划生物科学研究布局。1958年,他提出建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但是,来自生物学和物理学两大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却高度质疑生物物理学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必须有学科的交叉,才有可能将现代生物学引向深入研究的轨道!”贝时璋坚持他的观点。经过多方反复沟通和精心准备,国务院同意建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该所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物理学专业研究机构之一。这标志着中国正式确立生物物理学为一门独立学科。
晴空万里。乖巧的狗狗小豹和珊珊“汪汪”叫着,一路跟随在航天试验场白大褂阿姨的身后。1966年,随着5枚探空火箭的升空,它俩也踏上了太空旅程。待它们安全返回地面后,我国首次获得了太空特殊生存条件下,生物体失重、超重、高能宇宙射线等对生存影响的第一手实验资料。
这一天,贝时璋的办公室走进了两位来自国防科委的军人。
“贝老,我们是航天实验中心的。”他们高兴地告诉贝时璋,“继动物升空试验后,下一步就要把航天员送上太空。感谢您的生物物理科学研究对国家的支持啊!”
原来两年前,在贝时璋的领导下,生物物理所的科研人员冒着被辐射的危险,参加核爆炸现场动物实验,并进行长期辐射效应观察和小剂量照射动物实验,制定出我国辐射的安全标准。
1976年,贝时璋与其团队通过广泛、深入的实验,证明了细胞重建是普遍现象,并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细胞重建学说”,彻底打破了世界生物学界信奉多年的“细胞来自细胞”的理论。
做一个真实的科学家是贝时璋一生的追求。在他心中,失败不应该引起科学家的懊丧;一个实事求是、热爱真理的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本着客观的态度和求是的精神,做深入、系统的实验和研究,让真相水落石出。
贝时璋的一生都和中国的生物物理学联系在一起。“要为国家争气”是106岁高龄的贝时璋在逝世前留给中国科学界的寄语。虽然这位科学大师已离我们而去,但以他名字命名的“贝时璋星”依旧在苍穹闪耀,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国科技强国梦而不懈奋斗!